日本占领东北后,由于形势的限制,无法直接吞并该地区。因此,日本寻求扶植一个代理人。起初,他们考虑了几位北洋政府的重要人物,但这些人都不愿意充当汉奸,他们都以各种方式推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洋政府群像

最终,日本找到了已经退位的宣统皇帝溥仪,他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后一直居住在天津租界。日本代表土肥原贤二联系了溥仪,并表示有帮助他恢复帝位的计划。溥仪非常高兴,尽管受到其他前清贵族的反对,他坚决和日本人前往东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土肥原贤二

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溥仪出任伪满洲国执政。两年后,溥仪再次成为皇帝,但这次是伪满洲国的皇帝,而不是之前的满清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伪满洲国皇帝

至今保存下来的是"建国忠灵庙",它只是"建国神庙"的一个分祠。在"建国神庙"中,供奉的不是玉皇三清、观音菩萨或祖先列宗,而是"天照大神"。这种供奉实在是荒谬至极,然而在伪满政府的领导下,这种荒谬的事情却一再上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国忠灵庙

1940年5月,伪满洲帝国的皇帝溥仪专程前往日本,特地迎接"天照大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天照大神

1940年夏天,在东北大众的唾骂声中,溥仪发布了他生涯六个诏书中的第三个诏书,即由"国务院总务厅"嘱托日本汉学专家佐藤知恭撰写的《国本奠定诏书》。

诏书称:

“自建国以来……莫不皆赖天照大神之庥,天皇陛下保佑。……”,

最终将"天照大神"确定为"满洲国"的"国神",学生、士兵必须熟记此诏书,未能背诵或背诵错误的将受到批手板等惩罚。这不仅是日本在东北进行奴化教育的宣传材料,也是用以镇压百姓反抗的最高司法依据。同时,发布了《建国神庙、建国忠灵庙祭祠令》。随后的《建国十周年诏书》中,将日满关系由"盟邦"改为"亲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靖国神社

最初,这里供奉了24,141个"日满英灵"的灵位,其中包括日本武藤信义元帅以下的19,877人和伪满陆军中将朱家训以下的4,264人。到"满洲国"消亡时,这里总计供奉了48,050个亡灵。

伪满政府还颁布了《对于建国神庙及其摄庙不敬罪处罚法》,其中规定:"对于建国神庙有不敬之行为者,处一年以上有期徒刑","对于建国神庙之摄庙有不敬之行为者,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当时路过此地的百姓必须保持端正的行为,不得打闹嬉笑,乘车经过时都要起立垂首致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国忠灵庙

该法令的颁布使东北人民信奉日本"天照大神"变为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行为。对日本人来说,这样做可以加强他们的民族意识和本土意识;对中国人来说,宗教思想使人们的思想受到强制性的控制和教化,从而削弱反抗意识,使他们安心做"良民"。

忠灵庙的用地最初是刚从兴仁大路(今解放大路)迁来的大佛寺建设用地。由于忠灵庙的建设,命运多舛的大佛寺新建的山门和院墙均被拆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溥仪与日本天皇

忠灵庙昔日的规划不仅仅是一个建筑群,还包括东到人民大街、南到繁荣路、北到南湖大路、西到南湖东侧湖滨路的40多万平方米的广大区域。除了庙宇建筑群外,还设有"手洗所"(祭拜净手之地)、庙务所、水系、公园、绿地等设施。

伪满洲国建国忠灵庙由伪满国务院建筑局设计和监理,三田组负责施工。工程于1936年9月5日动工,1938年10月举行上梁仪式,1940年9月18日正式宣告建成。工程造价为140万元伪币,共动用劳力140,591人次。

建筑群包括参道、外庭和内庭三个主要部分。建筑的方位朝向特殊,面向西北,背靠东南。

在风格上,建筑采用了东方庙宇模式作为主基调,材质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白花岗岩和仿石墙基,红漆柱,蓝琉璃瓦顶。造型严谨,庄重古朴,具有独特的风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国神社

1945年日本战败后,看管忠灵庙的日本人匆忙逃离,导致该地被遗弃。主体建筑后来划归解放军空军第一预科总队,即原空军长春飞行学院。目前建筑的内廷部分仍然得以保留,并于1987年被列为吉林省级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的例证,它提醒着人们勿忘国耻,珍惜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