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沂水旅游”关注我们
12月21日晚20:00,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共同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山东篇,在CCTV-1播出。
“山东篇”从临沂琅琊古城开启,总台主持人龙洋携手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以及演员惠英红,漫步特色非遗街区,带观众看山东特有的非遗绝技,互动学习非遗技艺,品地道鲁味美食,以非遗视角遍览齐鲁之地。
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央视镜头走进临沂,一起看看在节目中亮相的临沂非遗吧!
清脆空灵的童声唱响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将我们带进“好客山东,亲情沂蒙”。《沂蒙山小调》是一首山东省的经典民歌,属于小调,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山东临沂沂蒙山望海楼脚下的费县薛庄镇上白石屋村。
由临沂当地市民演绎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龙灯扛阁”“鲁南五大调”和临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打花棍”轮番上演,好不热闹。
“龙灯扛阁”发源并流传于鲁南地区,现在仅在临沂市河东区九曲街道三官庙社区保存流传下来,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一种民间龙舞和扛阁结合在一起表演的广场舞蹈。一般在春节期间表演,过去都用于祀神和求雨。
“鲁南五大调”是一种大型声乐套曲,因集中流行于山东省临沂市的郯城县及马头镇一带,故又称“郯马调”,也称“淮调”“五大调”。包括《淮调》《大调》《玲玲调》《满江红》和《大寄生草》五个曲牌。这五个曲牌中又包括了“五景”“五盼”“七多”“七赞”“八恨”等曲目。在演唱形式上,多由一个人演出,配以民间管弦乐器和瓷碟、瓷碗、瓷酒盅、竹筷等物品,打击出节拍伴奏。
“打花棍”属于临沂地区民间文化遗产。起源于秦汉时期,清朝末年流传到临沭并在此古代民间广泛流传,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深受老百姓喜欢。
跟随嘉宾穿街过巷,漫步在临沂琅琊古城里搭建的颇具齐鲁特色的非遗街区,多个临沂非遗项目逐一亮相,众多临沂非遗传承人秀出绝活儿。
色彩丰富的煎饼做成了好看又好吃的煎饼花,一块小小的沂蒙煎饼不仅能“卷”,还有不少“新花样”。沂蒙煎饼是山东沂蒙山区民间传统家常主食,也是久负盛名的地方土特食品。沂蒙煎饼具备营养丰富、松酥柔软,便于存放、易于携带,薄如纸、绵如布,色泽金黄、口感香甜等特点。
一碗热气腾腾的香糁,一根金黄酥脆的油条,加上咸淡适中的咸菜,就是临沂人一天美好的开始。糁的制作十分讲究,主要以麦米熬制而成,再加入牛肉、羊肉、鸡肉等肉类,佐以葱姜蒜、花椒、八角等调料,经过长时间的炖煮,各种食材的精华相互融合,形成了浓郁醇厚的汤底。
临沂炒鸡,是临沂地方代表性特色美食,家家户户都会炒鸡,家家户户都喜欢吃炒鸡,俗话说“无鸡不成宴,无鱼不成席”,到山东临沂就一定要去品尝一下临沂炒鸡。临沂炒鸡历史悠久,风味独特,选用优质土鸡,肉质鲜嫩,口感极佳。独特的烹饪工艺,将鸡肉与秘制酱料完美融合,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每一块鸡肉都经过精心烹制,保留了鸡肉的鲜美,又增添了独特的风味。
临沭柳编,编制手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一种,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它运用柔韧的柳条,经过匠人的巧手编织,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形态,既实用又美观,深受人们的喜爱。
费县手绣流行于沂蒙地区,是一种以针引线在纤维织物面料上绣制装饰花纹的传统手工技艺,需经打袼褙、画样、剪样、贴布、绘图、绣制、合边、填充、缝合、串珠、整理等十几道工序方可完成,制品包括香荷包、虎头帽、虎头鞋、耳枕、肚兜等。
琅琊草编,以琅琊草为原材料,因颜色泛黄,又称作黄草。该草经过“曝晒煞青,堆放变黄,露水漂白”等工序加工,通过精湛的经纬编织技术,制作出草帽、草鞋、草垫等各式生活用品。这项技艺已经在古郯大地传承了六百余年。
彩印花布,也称为“花包袱”“包袱皮”,相传源于秦汉,历经代代相传,明清、民国时期在临沂地区盛行。过去,彩印花布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老辈人穿的衣服、日常用的门帘、闺女的嫁妆以及用于订亲、结婚、走亲访友的包袱,都是用彩印花布制作的,它在农村使用最为广泛,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堪称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这一技艺于2016年列入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临沂非遗
不仅是传统与现代交融
更是展现了临沂文化的独特魅力
好客山东,欢迎光“临”
欢迎各位来临沂感受非遗魅力
来源:文旅临沂
注:部分图片来源自网络,及截取自《非遗里的中国》山东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沂水旅游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