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九旬“刀王”吴天惠 千锤百炼铸匠心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裴艳 见习记者 贺静

12月20日早晨,在灵武市北门附近的一个岔路口,吴天惠骑着自行车缓缓而来,把车停放在灵州吴氏铁匠铺前。

再有十几天,吴天惠将迎来94岁生日。平时,他依旧喜欢来铁匠铺给56岁的儿子吴建云搭把手。铺子里,儿子早已点好火等候父亲。吴天惠拿起工具,开启一天的劳作。

吴天惠1931年出生在灵武郝家桥一个普通农家,16岁时爷爷抱着“荒年饿不死手艺人”的想法,把他送到姚德俊门下。“那时候,姚师傅制作的锹、刀在灵武赫赫有名,制作工序严格得很。”老人回忆着,眼中满是追思,“他用料精良,从选料到成品,每一步都有讲究,我跟着师傅一锤一锤敲,慢慢入了门。”因悟性高、手脚勤,吴天惠深得师傅的喜爱,技艺逐渐成熟,打制的刀具背宽刃薄、轻便锋利,在坊间备受好评。

1968年,叶盛黄河公路大桥在施工中遇到难题,挖掘河床砂石的机器抓挖部件大量损耗。当时,施工方找了几家大型机械厂都束手无策。吴天惠和灵武的几名技术员接下这个任务,他们对照图纸反复琢磨,日夜赶工。“那时候一天下来腰直不起来,手和胳膊震麻了,吃饭时拿筷子手都抖。”可就是凭着这股韧劲,他们按时交出高质量部件,解了燃眉之急。

退休后的吴天惠舍不下老本行,在家附近开起铁匠铺。春耕秋收时,农户们络绎不绝,拿着损坏的农具来修理,或者定制特殊配件。没图纸,吴天惠就凭经验,端详着旧件,脑海中构思修复方案,“打铁靠的就是经验,眼睛一看、手一摸,就知道咋弄”。

随着年岁增长,吴天惠体力渐不如前,传承的重任落到儿子肩上。吴建云12岁时就跟着父亲学艺,最初他觉得打铁只是“叮叮当当”使蛮力,在父亲的指导下,领悟到这是一个有门道的技艺。“挑选原料,看料的柔软度,这是第一步。接着捋坯、掌火、成型、砧平、起槽……十几道工序,错一步都不行。”吴建云说,“泥水匠有图纸,木匠有尺量,铁匠靠的是脑子里无形的图纸,一锤一锤‘写’出想要的样子。”几年前,吴建云和父亲为一家影视城打制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等18种兵器,完美还原了冷兵器的质感。

铺子内,炉火正旺,吴天惠用火钳从炉内取出烧红的铁片放到铁砧上。吴建云瞅准时机,抡起錾子用力一击,铁片应声破开。紧接着,吴天惠迅速拿起准备好的钢条,精准嵌入开口,吴建云趁热打铁,手中锤子雨点般落下,将钢条与铁片融为一体。吴建云额头上汗珠滚落,顾不上擦,他紧盯铁片,手中动作不停。待用铁片打制的菜刀初现雏形,他把握好火候,将其放入旁边水缸淬火。“嗞”的一声,白烟腾起,铁片瞬间变色,一把夹钢刀淬火完毕。

吴氏父子打造的铁器,品质上乘,价格也不低。“一把菜刀要经过千锤百炼,就像揉面一样,手工揉的面细腻入微,力道渗透到内部肌理。在菜刀硬度的把握上,也颇有讲究,硬度低了会卷边,硬度高了容易出现豁口,干的时间长了,就能精准把握火候。一把手工菜刀卖300元,虽说贵,但是耐用,一把刀用上几十年没问题。”吴建云说,父亲家里的菜刀和砍刀都是上世纪50年代打制的,比他的年龄还大。

今年8月,内蒙古鄂尔多斯的巴图齐鲁找吴建云定制了两个推土机上的铲刃。他说,是建材市场的人推荐他找吴师傅。作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建云经常能收到全国各地用户的订单,订购的产品有刀具、农具等。

打铁辛苦,吴建云面临着无人传承的困境。“现在年轻人肯吃这份苦的少,我带过不少徒弟,都转行了。”吴建云无奈地叹息,但手中的锤子从未放下。好在这门技艺得到认可,吴氏铁器锻制技艺成功申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让父子俩看到了希望。“打铁就像做人,千锤百炼才能站得住、走得远。咱这手艺不能丢,得传下去。”吴天惠说。

来源:宁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