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六年(1136年)年末,赶到前线的岳飞带着岳家军成功击退伪齐大军,其中岳飞麾下的张宪大败五万伪齐军,另一位牛皋也击败数万伪齐军。最终,擒获伪齐将领数十人,俘虏士兵数千人, 缴获马三千匹,以及不计其数的衣甲器械等物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绍兴七年(1137年)二月, 获此大功的岳飞又一次奉诏入朝见高宗赵构。

赵构问话道:“卿得良马否? ”岳飞抓住机会说:“臣有两匹马,一匹能吃能喝,但不是精料不吃, 不是洁水不饮, 跑得又快又远;另一匹吃得不多, 且吃不择食、饮不挑水, 还没跑就不行了。”岳飞这是在告诉赵构用人之道, 表示自己是良马, 要驭使就要有条件。赵构也极为赞同, 说“卿今议论极进”。

岳飞又陈述了北伐之志。但此次他显得更为节制, 以前跟着喊“迎二圣”很上心的岳飞, 现在只说“异时迎还太上皇帝、宁德皇后梓宫, 奉邀天眷归国, 使宗庙再安, 万姓同欢, 陛下高枕无北顾忧,臣之志愿毕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过时的政治口号,他也学会不提了。不论是“二圣”还是“渊圣(宋钦宗)”通通不说了,只把钦宗包括在所谓的“天眷”之中,这都是岳飞的进步。

赵构亲自批奏表扬岳飞,“事理明甚,有臣如此, 顾复何忧”。

岳飞受到的荣宠还在升级,赵构下令“中兴之事, 朕一以委卿,除张俊、韩世忠不受节制外,其余并受卿节制”。随后下令将王德、郦琼的部队隶属岳飞指挥,并令晓谕王德等人:“听飞号令, 如朕亲行。”

这是把全国近五分之三的军队都交给岳飞统一指挥,如果赵构本人愿意出兵,那么岳飞能从川陕、荆襄、淮西三大战场对金国主动出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构之所以如此大方, 也是因为这一年从金朝回来的使者报告了宋徽宗已经病故的消息。这才让“号恸避踊, 终日不食”的赵构,在一时的感情冲动之下, 又是重用岳飞, 又是“移跸建康”, 从而表示自己“北望中原, 常怀愤惕, 不敢自暇自逸”的报仇兴复之意。

赵构这种上头的情绪, 可以说是来得快, 去得也快。怒火冲上来的时候, 就给岳飞“进止之机, 朕不中制”“中兴之事, 朕一以委卿”等各种承诺。

等冷静下来, 回归理智的赵构很快就意识到这事不妥, 担心岳飞不受控制。同时右相兼都督的张浚、枢密使秦桧也各怀私心地在赵构身旁吹耳边风。张浚是想自己“谋收内外兵柄”, 认为诸将的兵权都应该纳入他的都督府, 哪能轮到岳飞呢? 秦桧则是从根本上不支持主战, 支持主和。

无一例外,三人都认为不能将兵马大权交由岳飞北伐。于是赵构只好厚着脸皮,给岳飞下首诏说:“淮西合军,颇有曲折。前所降王德等亲笔,须得朝廷指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下来赵构不再亲自出面, 由右相兼都督的张浚给岳飞做工作。朝廷如此出尔反尔, 岳飞相当愤怒, 表现得很不客气。

当张浚提出这支兵马可由张俊、杨沂中等人率领时, 岳飞毫不客气地一一驳斥, 认为张俊“暴而寡谋”, 杨沂中“岂能御此军”!这让张浚很不高兴, 当即发脾气:“浚固知非太尉(岳飞)不可! ”

岳飞既委屈又愤然地表示:“都督以正问飞, 不敢不尽其愚, 岂以得兵为计耶?”随后又一次任性地自行解除兵权, 自顾自地步行回庐山, 要服满此前未完的丧期。张浚恼羞成怒, 先向赵构告状说:“岳飞积虑, 专在并兵, 奏牍求去, 意在要君。”

赵构固然恼怒, 可因为自己出尔反尔在先, 心里到底觉得理亏,还是克制着再请岳飞出山。委屈巴巴的岳飞“累召敦促, 不肯起”。赵构又派宣抚司参议官李若虚、统制王贵去请岳飞, 并给出严厉警告,“同去敦请飞依旧管军, 如违, 若虚等并行军法”。

面对固执的岳飞, 李若虚说话也很重:“是欲反耶? 此非美事! 若坚执不从, 朝廷岂不疑宣抚。且宣抚乃河北一农夫耳! 受天子之委任,付以兵柄, 宣抚谓可与朝廷相抗乎? 宣抚若坚执不从, 若虚等受刑而死, 何负于宣抚, 宣抚心岂不愧?”这样好说歹说, 磨了六天, 委屈的岳飞妥协了。

但在复职之前, 岳飞还得先到建康府向原本亏负他的赵构请罪,请求“明正典刑, 以示天下, 臣待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壹赵构的态度相当微妙:“卿前日奏陈轻率,朕实不怒卿。若怒卿,则必有行遣。太祖所谓‘犯吾法者, 惟有剑耳’! 所以复令卿典军,任卿以恢复之事者, 可以知朕无怒卿之意也。”一方面再三表示“朕不怒卿”,不生你气; 另一方面却又有意无意地提到“犯吾法者,惟有剑耳”,暗示岳飞若再犯过错,将不会轻饶。可以说是绵里藏针,宽慰里夹着警告。

随后让赵构意想不到的是, 他一直疑虑猜疑的岳飞没反, 但那位被各方大佬肆意争来抢去的郦琼却被逼反了。郦琼因赵构、张浚的胡乱划分, 害怕自己被架空免职, 被迫提前下手, 杀了张浚派来的吕祉,带领全军四万余人, 并裹挟十余万百姓投降金人的傀儡伪齐刘豫, 影响非常大, 史称“淮西兵变”。

这下赵构慌了,现实真如岳飞此前所言,张浚选定的书生吕祉果然没法胜任。值此关键时刻,他能想到的还是岳飞,“闻琼与卿同乡里,又素服卿之威望”,希望岳飞能重新将郦琼争取回来, 显然为时已晚。

“淮西兵变”的惨痛现实,让赵构悔恨不已,张浚引咎辞相,秦桧却乘势崛起,并一步步当上了宰相。

这也让赵构更加敏感和警惕, 这些军队的头领及部署是不可靠的。他们名义上是国家的军队, 但实际上还是私家军队, 什么“刘家军”“韩家军”“张家军”等。哪怕是以精忠著称且战斗力超强的“岳家军”, 因岳飞在军中强大的个人影响力, 其私人化程度甚至更高,相应的危险程度也更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构对各将领及其军队, 势必会加强防范之心。所以当岳飞表示“淮甸迫近行在, 臣愿提全军进屯”时, 赵构果断拒绝了, 只让岳飞本人及参谋薛弼前来“入觐”。

这样极度敏感的环境, 岳飞非但不谨小慎微, 反而引爆了又一起踩雷事件。这时岳飞听说金国欲在汴京立钦宗之子, 也请赵构立太子以安定人心。“立太子”这种涉及皇权交替的极端敏感的话题, 向来都是随大流为好, 能做到缄默不言则更好。更何况南宋朝廷,赵构本人对这一事件的态度更是微妙。

赵构的亲生儿子在苗、刘兵变时早夭了,赵构本人在丧失生育能力后又一直没能恢复, 所以当时暂定的候选人是赵匡胤的七世孙赵瑗。但赵构本人还奢望自己能再生一个孩子, 所以对于立赵瑗为太子这事,他能拖则拖。

与岳飞同行的薛弼深知此事敏感又危险,劝岳飞说在外领兵的大将,应明哲保身,避嫌不参与立储大事。但岳飞义正词严地回答:“臣子一体,也不当顾虑形迹。”“不当顾虑形迹”,可见岳飞在政治上确实是幼稚、懵懂、颧干页到了一定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岳飞得见赵瑗时, 更是雷上加雷,《宋史》记录了这一段:“飞退而喜曰:‘社稷得人矣, 中兴基业, 其在是乎?’”不难想象,这种话势必将传到赵构耳朵里。这让赵构怎么想呢? 立储大事, 我还没定, 你岳飞倒先拍板了? 再者, 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遇见赵瑗就是社稷得人了,那我赵构是让社稷蒙尘了?

果然,等到岳飞面见上奏“立太子”一事时,赵构就冷冷地警告岳飞:“卿言虽忠,然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当预也。”眼见岳飞面如死灰, 赵构毕竟是赵构, 还能强忍情绪, 让薛弼去劝解岳飞:“飞意似不悦,卿自以意开谕之。”

尽管如此,赵构对亲信左相赵鼎提到此事时, 也是止不住地恼怒。赵鼎这般在官场多年的重臣, 当然知道利害,赶紧表示:“飞不循分守, 乃至于此。”

此时,不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岳飞的内在性格,都令岳飞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岳飞自己或许始终没能意识到,亦或许他意识到了,但他“也不当顾虑形迹”,并不在乎。

还令岳飞有所忽视的是,自淮西兵变后主和派的秦桧为右相,赵构本人也愈发偏向主和。绍兴八年(1138年)的冬天,赵构甚至将赵鼎在内的宰相统通罢免,让秦桧独揽大权,从而全力向金人求和。

从根本上来讲,赵构一系列重用岳飞、韩世忠等武将的行为,本就是为了让宋金形成一个平衡, 从而让主和的秦桧能够更有资格向金国议和。

对于赵构于大敌当前时不得不用武将以战求和的心思,武将里的张俊、老江湖韩世忠也都逐渐明白,于是张俊该见风使舵的就见风使舵,韩世忠该隐退不做的就隐退不做。所以这二位武将在当时也都算善终。反过来讲,如果他们也不合时宜地去唱反调,闹北伐,那势必也将被赵构清除掉。

意识不到赵构的心思,且舍命要北伐的就只岳飞一人。同样是出兵打仗,赵构本人是为了以战议和,而岳飞则是要收复中原,决战到底。对于岳飞等武将,赵构其实也努力过,试图让武将也接受议和。

绍兴九年(1139年),当秦桧同金国第一次议和成功时, 赵构特地升张俊为少傅、韩世忠为少师, 对于最固执的岳飞,则将其从正二品太尉提为从一品的开府仪同三司,试图通过升官的方式, 来抚慰众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他人都老实接受了, 唯独执拗的岳飞连上四折, 表示拒不接受,这让他断绝了自己最后的退路。直到赵构强令岳飞接受, 岳飞才不情不愿地接受。但随后岳飞又以身体不好, “微躯之负病”为由, 提出“就营医药”的请求来辞官, 继续发泄情绪。

在赵构看来, 这是典型的给台阶不下, 故意让朕难堪, 让场面尴尬。如此一来, 赵构对执拗、傲慢又不近人情的岳飞的厌恶, 渐渐地超过他对金人的厌恶。由于此时南宋与金国已经成功议和, 对于赵构而言, 不听话的岳飞给他带来的威胁, 同样也胜过金人的威胁。如果时局从此稳定下来, 赵构固然可以惯岳飞一时, 但注定不可能这样惯岳飞一辈子。

很快, 意外发生了, 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 因金国内部政变, 新的掌权者金兀术和金熙宗单方面撕毁和约, 由金兀术亲自统领十万大军, 分四路南下攻宋。

金人毁约又举兵的消息传来, 赵构既惊又惧, 赶紧又给众人升官, 此前从一品的开府仪同三司的岳飞晋升为正一品的少保, 与太保韩世忠、少师张俊前去迎敌。赵构频频催促岳飞“多差精锐人马, 火急前去救援”, 但同时也警告岳飞只是救援, 并划定了范围“侯到光、蔡”, 也就够了。

惊喜交加的岳飞, 自此开启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北伐, 这次北伐, 就将赵构划定的范围抛诸脑后了。相对而言, 这是岳飞历次北伐中形势最好、战果最佳的一次, 同时也打得相当惨烈。

绍兴十年七月, 岳飞所率的岳家军在最前线多次同金兀术的“铁浮图”“拐子马”等精锐部队进行硬碰硬的较量。曹州一战, 大破金军二十万。郾城一战, 又破金军十二万。其中, 郾城战役里的小商河一战尤为惨烈, 岳飞部下杨再兴壮烈殉国。等找到杨再兴的尸体, 并将其焚烧后, 得到的箭镞竟有两升。这也是一个缩影, 一个岳家军打起仗来不要命的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 北方的抗金义军也和岳家军连成一片, 号称“河北忠义四十余万, 皆以岳字号旗帜”, 大批金军将领也或明或暗地投降, 其中就连金军的悍将韩常也密遣使者, 表示“愿以五万众降于岳飞”,并且他早已深刻地认识到“今之南军, 其勇锐乃昔之我军; 我军, 其怯懦乃昔之南军”。就连金兀术本人也锐气全失, 不得不承认并感叹说:“自我起北方以来, 未有如今日之挫衄! ”

综合以上情景, 让大喜的岳飞又一次放出豪言:“直抵黄龙府, 与诸君痛饮尔! ”之所以将“喝酒”说是豪言, 也是因为当初岳飞好饮,而赵构曾鼓励说:“卿异时到河朔, 乃可饮。”而如今的岳飞是真看到了希望, 看到多年以来的理想似乎就近在咫尺, 已唾手可得。

七月十八日, 金兀术率领十万大军驻扎于开封西南四十五宋里的朱仙镇, 岳飞的岳家军也抵达了距离朱仙镇四十五宋里的尉氏县。期间有过一次规模很小的战役。当岳家军前哨的五百名背嵬军①铁骑抵达朱仙镇时, 双方有过一次短暂交锋, 金军又一次溃不成军, 几乎丧失了抵抗的勇气和能力。

这使得金国的战争狂人金兀术都直欲弃汴京而去, 但金军中一位书生却提醒金兀术说:“自古未有权臣在内, 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 以愚观之, 岳少保祸且不免, 况欲成功乎? ”金兀术认为很有道理,于是暂留不动。

诚如这位书生所言, 战争形势最好的时候, 也是岳飞个人命运最差的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朝内的秦桧及时出手了。秦桧让张俊等其他部队统通撤回, 然后报告说“岳飞孤军不可久留, 乞令班师”。同时, 秦桧也让手下人纷纷上奏说:“兵微将少, 民困国乏, 岳某若深入, 岂不危也。愿陛下降诏, 且令班师。”

果然, 即将直捣黄龙却又孤军深入的岳飞, 得到的不是鼓励, 不是嘉勉, 而是赵构一道又一道用词极为严峻的退兵诏令, 以及一日之内连续下达的十二道金字牌。岳飞愤然落泪, 下令班师, 仰天长叹:“臣十年之力, 废于一旦! 非臣不称职, 权臣秦桧实误陛下也。”

这时候岳飞终于明白朝廷就是不愿他抗金成功, 但他也不敢归罪于赵构, 只能指向秦桧。与此同时, 百姓拦住岳飞的坐骑痛哭。岳飞也哭着取诏表示:“吾不得擅留。”但岳飞最终还是决定留军五日, 以掩护当地百姓迁移襄汉。

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 回到朝廷的岳飞心灰意冷, 很快就被削去兵权, 罢官赋闲。而失去兵权的岳飞, 顿时成了案板上任人宰割的肉, 秦桧及其党羽毫不客气地一拥而上。

终于,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万俟卨等官员通过秦桧向皇帝上报奏状,提出将岳飞处以斩刑, 张宪处以绞刑, 岳云处以徒刑。如此惩罚, 已是秦桧、万俟卨等人能想到的极限了。

赵构当日赶紧亲自批复:“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令杨沂中监斩,仍多差兵将防护。”赵构这样急切,因为这一日再不杀,马上便是来年开春,于规矩就不好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此紧迫的用刑时间,如此残酷的用刑方式, 以及对岳云的加倍处罚、对各种细节的嘱咐, 都不难看出此时赵构已将内心的残忍和快意统通释放宣泄出来, 这一天他大概也是等得太久太久了。

当日, 岳飞“毙于狱也, 实请具浴, 拉胁而狙”,还在大狱里就先被猛击胸肋而死, 根本没等到被押往闹市斩首。时年, 三十九岁。

壹至于次要一点的张宪和岳云被拉到临安闹市, 当众处斩。这还没完, 事后赵构下令将岳飞和张宪的家属流放到广南(岭南) ,并且很耐心很细节地嘱咐“差得力人兵防送前去, 不得一并上路”。做完这一切, 赵构才心满意足。

不久, 已与南宋议和的金国诸将闻讯, 都松了口气, 酌酒相贺“岳飞之死”, 庆祝“和议自此坚矣”。

值得注意的是, 绍兴和议在十一月就已经达成, 但岳飞却是在万俟卨,时任右谏议大夫,秉承秦桧的意图,打击主战派, 并主导了岳飞之狱。他诬陷岳飞虚报军情及逗留淮西等罪名, 导致岳飞父子和张宪等人被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二月被处死的。也就是说,岳飞并不是宋金议和的必要条件,尽管金人曾经提过“必杀飞,始可和”,但最终也并没有坚持执行。所以岳飞之死,不是金人非要岳飞死,而是赵构要岳飞死。

清人俞正燮就在《癸巳存稿》中说:“(赵构)所以杀武穆者,非为和议也, 正以卨、俊言, 示逗留之罚与跋扈之诛,杀之有名,可以驾驭诸将,又恶其议迎二帝,不专于己,故杀之。”也就是说, 对于赵构来讲,岳飞是死于逗留不前和跋扈不驯,死于不听话。

再来看看赵构心心念念达成的绍兴和议吧:

南宋向金称臣赔款,金朝册封赵构为皇帝。每逢金主的生日及元旦, 南宋均须遣使称贺, 宋每年向金纳贡, 其中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自绍兴十二年(1142年)开始, 每年春季运送至泗州交纳。

其中最为讽刺、最为痛心的一幕是, 此时南宋割让的唐州、邓州以及商州、秦州的每一寸土地, 无不是曾经岳飞带领无数将士在战斗中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自此, 那些“过河过河”“待从头, 收拾旧山河”的豪壮呐喊声彻底远去了,取而代之的是“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这样咿咿呀呀的柔靡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