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费整整七十万,为日本人立碑?”

2011年,一位东北老兵颤抖着手指着报纸,眼泪夺眶而出。

老人怎么也无法相信,他的家乡黑龙江方正县,竟会斥巨资为侵略者树碑立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满洲开拓团纪念碑

这一消息令无数网民发出怒吼:“这哪里是友好,分明是对民族尊严的亵渎!”

为此,五位来自五湖四海的普通人,千里奔赴至方正县,直接将“鬼碑”砸成稀巴烂。

他们的壮举震惊全国,但也面临法律风险。13年过去了,这五位壮士如今何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一座碑,万人怒

方正县城东的炮台山下,一片郁郁葱葱的园林静静矗立。

这里自1995年起就被冠以“中日友好园林”的美名,成为当地对外展示的一张名片。

2011年7月30日,园林中心广场上,一座崭新的石碑在烈日下熠熠生辉。

碑身由上等花岗岩雕琢而成,高约三米,通体呈灰白色,棱角分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满洲开拓团纪念碑

碑文正面用中日两种文字醒目地刻着“满洲开拓团纪念碑”几个大字。

碑身下方密密麻麻地列着数百个日本人的姓名,字迹清晰可见。

细看之下,赫然发现其中不乏曾在战争中犯下累累罪行的侵略者。

而这样一座“鬼碑”,却堂而皇之地矗立在中国的土地上,仿佛是对历史的一种莫大讽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碑上的名字

纪念碑落成当天,日本驻沈阳总领事身着笔挺西装,带领一众随员专程前来参加揭幕仪式。

他面对碑文,深深鞠躬,声称要向“先人们”致以“深切悼念”。

更令人愤慨的是,他情绪激动地宣称:“方正县乃日本人灵魂的栖息地。”

讽刺的是,这座耗资七十万的纪念碑竟成了日本人的专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人不仅被禁止靠近观看,就连想要踏入园林半步都会被立即驱赶。

每到日本人来此祭拜,整个园区就会被完全封锁。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方正县政府还下发了一份莫名其妙的通知,要求当地所有商户在店铺招牌上强制标注日文。

这一举措被包装成“增进中日友好”的善意之举,却遭到了当地居民的一致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日友好园林

面对汹涌的质疑声浪,方正县政府试图以“展现民族大爱,昭示和平”来解释立碑初衷。

然而,这种说法立即遭到了民众的强烈反对。

有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建碑的真实目的是吸引日本投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源:法制网2011年8月10日发布

这种用民族尊严换取经济利益的做法,在网络上引发了新一轮的愤怒声浪。

舆论压力不断升级,各大主流媒体纷纷对此事进行报道和评论。

最终,方正县县长不得不宣布暂时关闭园区,以平息公众怒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五壮士,义愤行

河北网友陈福乐,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方正县立碑的新闻时,内心的怒火再也无法平息。

他是一名普通的工厂车间工人,心里却怀揣着民族大义,头脑中产生一个疯狂想法:砸碑!

于是,陈福乐通过网络,找到了其他四位志同道合的人。

五人在网上反复讨论,制定了周密的行动计划。

“我们不能让先辈流的血白流!”这是他们的共同信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源:中国新闻网2011年8月5日发布

8月2日夜晚,五人背着沉重的工具包,在漆黑的山林中艰难前行。

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园区的监控摄像头,时而弯腰潜行,时而快速奔跑。

夜色中,只有微弱的星光指引着他们的方向。

经过数小时的跋涉,他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壮士

远处,那座令人作呕的纪念碑在夜色中若隐若现。五人屏住呼吸,悄悄靠近碑文。

陈福乐率先行动,他从背包中取出装满红漆的桶。月光下,红漆的颜色显得格外刺眼。

他深吸一口气,双手紧握桶身,猛地将红漆泼向碑文。

鲜红的油漆如血般迅速蔓延,瞬间模糊了那些美化侵略的文字。

油漆顺着石碑流下,在地上汇成一片猩红的小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喷油漆砸碑

紧接着,其他人也迅速行动起来。他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大锤,开始对碑文进行破坏。

“砰!砰!砰!”沉闷的撞击声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

每一击都像是在为历史讨还公道,碑文上的字迹逐渐被凿平,曾经光滑的石面变得坑坑洼洼。

五人轮流操作,汗水很快浸透了他们的衣衫。尽管手臂酸痛,但没有人停下动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源:京华时报2011年8月4日发布

而就在他们即将完成“改造”时,巡逻的保安发现了异常。

刺眼的手电筒光束突然照射过来,打破了夜的宁静。

五人来不及收拾工具,只能停下手中的工作。

很快,刺耳的警笛声划破夜空,警车呼啸而至。

五人被当场抓获,但他们的脸上没有丝毫惧色,眼神中反而流露出一种坚定和释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喷油漆砸碑

血泪史,岂容忘

要理解这座纪念碑为何如此刺痛国人的神经,就不得不回溯那段血泪交织的历史。

所谓的“满洲开拓团”,实则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一把锋利匕首。

从1905年开始,日本就在中国东北悄然实施移民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满洲开拓团

起初只是零星试探,但在九一八事变后,这支伪装成“和平队伍”的侵略先锋迅速露出了獠牙。

他们不仅强占农田、打砸抢掠,更是残酷镇压任何形式的反抗。

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曾经安居乐业的中国农户被迫面临两种命运:

要么离开世代耕种的土地,沦为流离失所的难民;要么留下来,却沦为殖民者的奴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开拓团”成员通过各种不平等契约,强迫中国农民将收成的大部分上缴。

他们还控制了粮食收购价格,垄断农业生产资料,将昔日的土地主人变成了贫困的佃农。

更令人发指的是,“开拓团”还在文化层面大肆渗透。

他们在占领区建立日语学校,强行推行“皇民化教育”。

中文书籍被成批焚烧,传统文物遭到系统性破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幸存者回忆,那时的中国儿童被迫每天清晨面向东方鞠躬,歌颂天皇。

任何不从者都会遭到残酷惩罚,轻则体罚,重则被视为“反日分子”遭到监禁。

“开拓团”还积极参与了日本军方的各种暴行。

在战争期间,许多“开拓团”成员充当了日军的向导和翻译,协助军方搜捕抗日志士和平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些“开拓团”村庄甚至成为日军的军需补给站和临时驻地,直接参与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

这支所谓的“和平移民”队伍,实际上是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急先锋。

他们不仅掠夺了物质财富,更试图从精神上彻底征服这片土地的主人。

如今,在中国的土地上为这样一支侵略队伍树碑立传,这不是在打那些老兵的脸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警钟长鸣,勿忘国耻

然而,方正县的立碑事件并非个案。近年来,类似的文化渗透事件频频发生:大连的日本风情街、南京的夏日祭、教材中的“和风细雨”……

这些看似无害的文化符号背后,是否暗藏着某种危险的倾向?

当我们沉醉于“他国文化”的温柔乡时,是否正在不知不觉中丧失着民族的记忆与尊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们祭拜“日本开拓团民亡者名录”纪念碑

五壮士的行为,虽然在法律层面存在争议,但无疑唤醒了国人的历史记忆和民族自尊。

在随后的审讯中,他们并没有试图狡辩或求饶,而是坦然承认了自己的行为,直言不后悔!

消息传出后,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声援浪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源:北京晨报2011年8月5日发布

无数网民为他们的勇气点赞,称他们是“新时代的爱国者”。

有网友写道:“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让我们这些人汗颜。”

有律师主动请缨,要为五人提供免费法律援助。

甚至有企业家表示愿意支付他们可能面临的罚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壮士

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方正县政府不得不重新审视这座争议碑文的存在意义。

最终,他们决定拆除这座碑文,并承诺将重新规划纪念园区,以更加客观公正的方式呈现历史。

五位“壮士”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获释。尽管有企业家提出重金酬谢,但他们都婉言谢绝了。

陈福乐代表五人表示:“我们做这件事,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民族的尊严。我们希望,每一个中国人都能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信源:中国广播网2011年8月8日发布

结语

13年过去了,五位壮士已经回归平凡的生活。他们的生活或许平凡,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我们。历史不应被遗忘,更不该被歪曲。五位普通人的壮举,让我们重新审视了什么是民族的底线,什么是不可逾越的尊严。

在这个和平年代,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捍卫民族尊严的战斗永远不会结束。我们需要永远铭记:有些事情,可以妥协;有些底线,永不退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壮士

【参考资料】
1.法制网-2011.08.10-《开拓团立碑事件中的方正县:立碑意欲何为?》
2.中国新闻网-2011.08.05-《砸“日本开拓团”碑五男子:将继续砸碑行动》
3.京华时报-2011.08.04-《日本“开拓团”纪念碑被5人砸并猛泼红油漆》
4.北京晨报-2011.08.05-《赴方正县砸日本开拓团碑青年:一天不倒还要去拆》
5.中国广播网-2011.08.08-《方正县委书记未因开拓团立碑事件被免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