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纬36度到北纬18度,一棵棵苗子、一粒粒种子,经过稻田镇农户的手,在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落地扎根,“生长”为辐射海南20多万亩土地的甜瓜大产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稻田镇(海南)果蔬产业流动党员党支部坚持“为驻地作贡献,为家乡添光彩,为组织增活力”的服务宗旨,团结带领3000余名稻田群众到海南种植甜瓜,在两地间架起了2700公里的交流桥,不仅做大了海南“甜蜜”事业,而且实现了增收致富,切实做到了党员“流动”不“流失”、“有位”更“有为”。

01.搭建平台 流动党员有了“家”

乐东黎族自治县地处北纬18度黄金地带,自然资源丰富,是海南重要的果菜供应基地,瓜果菜出岛量占全省的四分之一。20多年前,该地广阔的市场空间吸引了稻田镇一批有眼光、有见识的农户来到海南“开疆拓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2003年稻田尝试种下第一粒种子,到目前3000余名种植户聚集、扎根于此,在20余年的甜瓜产业路上,虽然农户们积攒了一些种植发展经验,但面对更多的是土地流转难、销售价格波动大等各种难以预料的困难。”稻田镇西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海南果蔬产业流动党员党支部书记,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瓜菜协会副会长张德敏说道。

甜瓜种植户们的困难,时刻牵动着稻田镇党委的心。为更好地支持海南甜瓜“飞地经济”产业发展,2020年6月,稻田镇在乐东县成立了稻田镇(海南)果蔬产业流动党员党支部和稻田镇蔬菜合作社联合会海南果蔬分会。

“感谢党组织千里迢迢到海南建‘家’,让我们这些在外打拼的党员也有了依靠。”随着稻田镇(海南)果蔬产业流动党员党支部的建立,在海南打拼多年的张德敏,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在异乡找到了“家”的感觉。而与他一样身在海南的稻田镇20多名流动党员、3000多名异乡游子也有了主心骨。自此,“飞地”成“阵地”,“单打”变集群,“寿光模式”在海南进一步扎根推广。

02.凝聚流动党员 振兴一方产业

创业漂洋过海,党建千里领航。支部成立后,党支部委员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引导流动党员思想“不掉线”、工作“不掉队”,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取暖”,实现了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近年来,稻田镇(海南)果蔬产业流动党员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致力于团结凝聚稻田镇流动党员,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协会”发展模式,创新推行“订单式”营销模式,与大型商超进行购销合作,把分散的农户整合起来,实现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品种种植、统一销售渠道,全力打造寿光甜瓜飞地品牌。截至目前,稻田在海南的甜瓜种植面积达到4万亩,年产量5.6亿斤,总产值16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以党建为抓手,把一切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的要素资源集聚起来,同时加强对流动党员和在外能人的服务,把流动党员党支部建成党群之家和承接两地发展的‘桥头堡’。”张德敏说,随着甜瓜在海南的种植规模扩大,稻田群众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有效带动了当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蹚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飞地经济”模式。

03.服务全方位用心更用情

如今,一箱箱甜瓜从海南运往全国各地,大批大批的寿光大棚在海南平地而起。而在“飞地”上建起来的党组织,也始终坚持把党建工作做到实处、展现实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行千里外,组织在身边,服务全方位,用心更用情。党组织就像纽带一样,让漂泊异乡的游子紧紧连在一起。2023年4月,“乐东九所-寿光稻田跨区域党建联建基地”成立,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组织共建、党员共管、发展共促”新模式,在党建互学、项目互联、人才互通上深化交流,积极向流动党员和家乡群众提供产业发展信息、技术指导和发展规划,以及政策咨询服务。

“党支部针对性地开展与甜瓜产业相关联的主题党日活动,并积极开展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引荐项目、宣传推介等活动,引导在外的党员及群众当好家乡形象宣传员、群众致富信息员、招商引资联络员,为家乡建设牵线搭桥,为推进家乡发展贡献先锋力量。”张德敏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党建搭台,蔬菜唱戏。“飞地经济”打破了区域限制,加快了发展要素的双向流动,而党员流动到哪里,党员之“家”就建到哪里。如今,“飞地”党支部成功为流动党员“筑巢安家”,让乡村共富愿景照进现实。

“在海南的稻田镇甜瓜种植能手们,有眼光、有胆气,凭借敢闯敢试、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海南培育起一家家‘绿色工场’,为党旗增添了‘中国香瓜第一镇’的光彩。”稻田镇党委副书记李素玲说,如今,稻田镇(海南)果蔬产业流动党员党支部的党旗在乐东黎族自治县高高飘扬,让流动党员们“安心”又“暖心”。

图片均为资料图

来源:寿光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