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 编:张溪冉
来 源:能源向新力(ID:xinhuaenergy_)
11月20-22日,以“新格局 新未来——构建智慧补能服务生态体系”为主题的2024中国汽车充换电生态大会在山西太原召开。
新华社客户端·能源向“新”力编辑部也来到了太原,与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以下简称“充电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进行了独家对话。
充电场站如何从“比价格”到“比服务”
仝宗旗表示,现在整个行业都在“打价格战”,比如充电的服务费、充电设备的费用,包括如何把服务做得更好,甚至可以提供一些包括预约制等在内的增值服务,一部分私家车主会根据服务去买单,那么如何做到差异化就变得尤为重要。
在当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随着私家车主比例的上升,这对充电场站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仝宗旗认为:“充电场站需要根据不同车主的充电需求和出行行为,来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
比如对于高档小区的车主,需要提供更快速体验更好的充电服务;对于不同类型车辆的车主,充电场站需要根据不同场景提供不同功率的充电桩,以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充电场站还应该采用包括快充桩、慢充桩、移动充电机器人和自动充电技术在内的多种充电技术,以适应不同场景和车主的充电需求。这样的技术多样化不仅能提升充电体验,还能增强充电场站的竞争力。
在他看来,引导车主养成良好的充电行为习惯也很重要,比如充完电后及时挪车,在节假日高峰时段避免集中充电,采用多种充电途径,以确保新能源汽车车主拥有更好的充电体验。
今年5月,《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及场站测试评价规范》系列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这是一个完全开放的评价体系,可以面向所有的企业,在仝宗旗看来,规则的制定,其实可以触发企业自发的整改行为。
“我们希望通过对电动汽车充电场站星级服务标准的推广,让企业自发认识到,变成四星、五星级充电场站的必要性。二三星级很多评价项目里有分值不高不达标的,企业为了达标就要去改造场站。我觉得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也是推动了企业和行业的进步。”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日益增加,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在环保方面的行动和举措也被时刻关注。对此,仝宗旗表示,随着电动汽车逐渐推广,今年的销量预计会超过1100万辆。充电基础设施在整个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中都起到一个非常关键的一环,只有大家的充电体验更好,充电安全,充电便利,车主们才能去买新能源汽车,才能推动整个交通行业向“双碳”目标的一个演进。
充电桩下乡路怎么走
随着国家政策推进县域补短板,和新能源汽车市场向三四线及农村地区下沉,充电基础设施在农村地区的需求在日益增长。此前,国家能源局也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示范县和示范乡镇”申报工作的通知》,力求在政策方面最大限度地支持“充电桩下乡”。
尽管当前三四线城市以及乡镇充电桩建设项目已经在很多地方展开,但从规模数量以及质量来看,依然与一二线城市有着差别,充电基础设施如何去维持县域内车辆的补能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对此,仝宗旗表示,面对电网支持力度、土地使用权等挑战,县级或市级政府需统筹规划,解决土地和电力问题;同时,由于乡村地域广阔,企业运维成本较高,建议与当地教育机构合作培养专业人才,提高运维效率;面对电车和充电桩这种老生常谈的“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地方政府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且适度超前布局充电基础设施,避免资源浪费;此外,政府也在推动县域补短板试点工作,探索充电桩下乡的有效模式,以促进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和应用。
中国充电桩企业的国际机遇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数量的激增,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的补能设施,也拥有着巨大的海外出口潜力,中国充电桩企业如何“走出去”,也是市场正在关心的问题。
对此,仝宗旗表示,国外的电动化速度也很快,尤其是东南亚的一些地区,它的市场其实潜力还是非常大的,中国的车企和桩企都有比较大的优势。我们也希望能作为中国的一个行业机构和组织,能带领中国的企业在海外跟当地国家的一些政府机构和协会组织等进行交流,来了解当地法律法规、人文政策,甚至是投融资的环境。但是由于海外布局涉及的周期比较长,可能会选择一些热点的地区优先进行资源对接与合作。
充电桩出海或许是“真蓝海”,但是要求企业既要懂技术,又要懂政策和规则。如何根据市场需求和政策风向调整产业布局,对诸多企业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风险之中或许蕴含着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