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12月23日电 记者获悉,在经过1个多月的调试后,位于成都简阳的中国五冶集团(成都)建筑科技产业园钢结构智造基地内的智慧化生产线日前正式投产。该生产线包含了自动组立、自动输送、激光自动跟踪等技术;全面达产后,整个基地年生产能力可达16万吨,为“成都造”在高层和超高层钢结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桥梁钢结构以及异形钢结构领域增加竞争优势。
图为沱江特大桥施工现场,简阳市交通运输局供图
走进基地内部,焊花四溅,桥式起重设备在空中循环往复,来料、下料、拼装、总装各种工序井然有序。产线上,六边形状超千吨的巨型钢构件正进行拼装。板单元自动焊接系统和焊接技术工人配合默契,将钢构件的精度控制在毫米之内。
“六边形状钢构件就是金简仁沱快速路跨沱江特大桥塔桥顶端部分。”指着设计图,五冶钢构基地相关负责人周博文说,“塔顶是整个大桥曲面造型最出彩的部分,也是对钢构件精度要求最高的部分。按照建设进度,目前我们加班加点忙生产,为12月底大桥进行主塔合龙打好基础。”
图为智慧化生产线全景。简阳市交通运输局供图
在车间的另一侧,是成都市武侯区成乐扩容项目机场互通主线桥的钢构件,这是一座绿色环保的桥梁。现场,工厂内尚未完工却已“生锈”的钢桥正如同积木般被组装。
“大桥采用的这种看似生锈的钢材其实是耐候钢。它可以耐受大气腐蚀,并自动产生致密稳定锈层,实现‘以锈防锈’,为桥梁提供的“防护衣”。”周博文介绍,“在加工过程中,钢盖梁的变形控制是整个项目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对钢构件精度要求最高的部分。按照建设进度,确保本月内完成约1500吨主桥钢构件的顺利出厂,为年底建成打好基础。”
和机器轰鸣、人员繁忙的一、二车间相比,试运行的三、四车间略显安静,科技感十足。
图为智能化型钢生产线。简阳市交通运输局供图
“一、二车间主要进行大难特异钢构件生产;三、四车间主要侧重于利用智能化产线,提升标准型钢构件生产效率。”周博文说,“比如像H型钢自动化产线、激光切割机、焊接机器人工作站等智能化钢结构生产线的投用,将生产效率提升20%左右。”
在集中了自动组立、自动输送、激光自动跟踪等多项先进技术的H型钢自动化产线上,一块钢板从上线到成品实现自动化生产,一气呵成。“H型钢构件广泛运用于厂房、高层等建筑。如果是采用传统工艺,需要20个人左右来完成,现在仅需5个人左右简单地操作和监控设备就可完成。”周博文表示。
在焊接机器人工作站,8条机器臂火力全开,在钢构件的细节处进行精准焊接。“这是焊接机器人工作站,采用3D视觉扫描传感技术,实现自动化焊接,一个技术人员就能操作2台机器臂。此外,机器臂每天能焊接400米焊缝,是人工焊接效率的3倍,同时焊缝更加平整、美观。”周博文说。
大屏上,焊接、切割、拼装等多个生产环节情况实时显示,钢结构全生命周期智慧管控平台也同步上线。
据了解,该平台包含管理平台和数字孪生系统,其中管理平台涵盖材料管理、工艺管理、工厂管理、设备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23个功能模块,实现从项目立项、设计、采购、制造、运输到现场安装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数字孪生系统集成公司生产线信息化生产,实现生产过程透明化、可视化、精细化。(何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