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罗乾波

出品 |波哥看楼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纵观国内农村合村并镇的事件和案例等,其过程中决定成败及其效率的主要问题,还是合并政策和模式的问题,尤其是拆迁和补偿等问题是其中的核心所在。

虽然,大家都看到了农村的衰败现状和有较强烈的合并的意愿,但最后能否达成和有效推进,拆补方式,就是其中的一大关键要素。

对村民而言,就是价值的称量,合不合理,能否得到村民的普遍支持,不然,这个事情很难推进下去,甚至还会惹得一身骚。

据波哥看楼市观察:

国内的合村并镇,实际上早在几年前就在很多地方开始了,也不是一个什么新生事物了,因此在事件、案例和话题等方面,国内村民都已经经历过、或已经听说过了,也有一定和足够的认识等,因此,在大的基础上还是比较扎实的。

但是,“合村并镇”在国内多年的发展变化中,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过程中又能给人哪些思考呢?

下面,就来聊一聊,以供各位朋友参考。

据波哥看楼市分析,其过程和变化,大致可以简单划分为三个阶段:

◢1.0阶段:2020年以前,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自行在整合

这个阶段,经济态势尚好,基本都是区域,或市或县城等依据自己当地的乡村规划等,在推动,处于萌芽状态,觉得怎么有利于自己区域的发展,在主动或被动进行合并行动。

缺乏普遍性,没太多好讲的,此略。

◢2.0阶段:2020—2024年,一二三产互相角力,更多偏重腾笼换鸟

这个阶段,迎来了口罩三年等问题,整体局势在不断下行,逐渐凋敝的村落,在经济贡献上日益走弱,很多地方开始以二产来取代一产的空间,例如,彼时加上当时很多的所谓的土地集约化的口号下的推动,很多地方特别是那些平整类土地规模比较大和有一定生态资源的区域等,纷纷成为各类产业落地的首选之地,政府为了实现招商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合村并镇的趋势。

但,这个过激的模式引起了较多的反噬,特别是山东的模式,在2020年上半年,强行违背村民意愿把村民赶上楼以腾出土地去发展产业园等,后面被举报和问责,而被快速叫停,后面当时的代省长李干杰都出来发声和解释了一大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后,国内的合村并镇的事情,各地都被敲打了,以山东为前车之鉴,而快速又回归到乡村和村民意愿等角度上来了。

尔后,在充分吸取山东的教训后,2020年11月份,江苏在国内首先推出了一套比较严谨和规范的合村并镇的政策和操作模式,其中,把很多模糊不清的东西进行了有效的梳理和规范,而慢慢变成了许多地方抄作业的典型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体上分析,从山东到江苏模式,据波哥看楼市观察,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

区域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地位难以取代,过度的GDP的思考,并不会利于区域的整体发展,尤其是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国情下,农民这么多、土地如此广袤,叠加过去很多地方的产业招商的内卷等情况,最后,众多地方政府期望的二产并没有那么有价值,反而又把农业搞残废了,因此,对区域经济而言,是一个比较大的伤害。

山东案例的情况,其实在国内许多区域都存在,现在回过头去看,很多的所谓产业园基本也是要死不活的,这还不讲大环境的剧烈变化,就是同质化产业程度太高,这些产业园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因为,你有我有大家都有,能够把某个产业做起来才怪。

按经济学经典理论,就是严重缺乏比较优势,最后只能内卷,而把大家都搞死,除此,没有例外。

因此,在此阶段,也引起了很多地方政府和国家层面的深度思考,乡村振兴任重道远,产业结构、人口布局、村民就业和收入的持续性等问题需要综合思考和科学规划,要充分考虑其综合性和平衡性,不然就会成为一盘臭棋。

故而,后面很多地方发力合村并镇时,就变得更加温和与更加科学了。

如今,国家为应对激烈的外部冲击,倡导大力发展内循环和提振内需,农村及其市场的地位,就变得更加重要了,估计再也不会出现以前那些缺根筋的合并模式了。

◢3.0阶段:2024年及以后,城乡统筹规划,二元结构需要更加合理的深度融合和依存

即使按国家制定的新型城镇化5年计划,假设2亿农民都进城了,但在农村区域仍然会有3亿人在生活和发展,而且,未来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农民都搞进城市里面,这不太现实,即使发达国家也做不到。

主要是因为,各产业是有相关的价值和分工的,退一万步讲,未来的人造大米或人造猪肉,你会去买和吃吗?

老外可能做得到,但对崇尚自然和遵循天生天养规则的中国人来说,在文化和心理上就都难以接受。

同时,中国的地形非常复杂,除了北方等相对平原型区域外,很多地方都是丘陵和山地,也并不适合机械化的耕作模式,最后的主力还得靠人去劳作才能去实现耕种价值。

另外,从国家战略层面来考虑,每个省要保持一定的农业份额和比例,这不仅仅是产业布局和结构的客观需要,也是战略安全和民生发展的现实类重大需要。

这既有避免粮食结构的单一的问题、也有布局不合理不安全的问题,更有导致很多地方很多村寨村民返贫的严重问题等,不然,最后的最后,必然会引发更严重的系列问题。

因此,我们认为,未来国内村庄的合村并镇这些事情,将会更加稳妥和科学合理,村民和县域经济的发展会不断得以改进和优化提升,因为农业的地位独一无二、其重要价值不可取代,而且必然会延续久远等,故而,从这个角度来看,合村并镇就不再是一个小事了,关乎国计民生,关乎国力的强弱和走向等,谁敢轻视和敷衍之?

改不出效果,弄得民怨沸腾,当地主政官员的好日子也基本会结束了;

并不出生机,如跟以前一样,老百姓必然会居而不安,定会问题频发;

合不出效果,缺乏产业支撑,如依然人产保障不到位,必成空中烟花。

因此,合村并镇只是手段和形式,什么4合1、6合1、10合1、20合1等等,只是需要和表面上的热闹,以及业内不少朋友在提的所谓社区化管理后的治理结构的改变等,其实,在波哥看楼市看来,这些都是次要问题,并不是根本问题。

因为,合村并镇的目的和最终的归节点,就是要出效果出成绩,说白了就是四个字——安居乐业,其他的讲再多,都是不甚靠谱的广告,难得其实。

比如,在合村并镇之后,很多人都在讲物业费和养老的问题等,都觉得村民入住后会增大生活成本,这肯定会发生。

此外,我们能不能换个角度来思考一下:

合村并镇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让村民生活的更好吗?

譬如,在创造就业方面——

那么,是否可以合理安排一定数量的中壮年或个别身体好的年纪较大的人来从事物业保安或保洁等工作呢?

而不是由先政府简单去外聘一个所谓的物业公司来管理,毕竟物业的活也没什么技术含量,除技术类外,很多岗位一般人都干得了,尽心尽责就行。

譬如,在养老方面——

是不是可以拿出一定足够的空间来建立一个社区养老中心,而不是一个所谓的人员混杂的社区活动中心,等等。

对这些方面,如果你去仔细看很多地方的规划方案和建成的社区,满眼望去基本都是房子,密密麻麻的一大片,楼挨着楼、道路狭窄,没什么绿化等,同时,也很少看得到公共休憩场地、社区养老中心等配套等,当地各地政府把成本控制做到了极致,你说这样的合村并居,村民们会从心里面接受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讲别的,连居住区和房子都搞成这样,很让人怀疑,在整合之后,地方能把区域性的产业规划和帮助人们提升就业和收入这些事情做到位,小中见大,如此而已。

搞社区规划和产业规划,本质上是相通的,不要说什么我们为了省钱就这样干了之类的屁话,实际上反映的是——很多地方,对村民的未来包括居住环境包括就业等问题思考的就那么一点点,而且,产业规划更难,这怎么让村民有足够的信心呢?

由此观之,目前国内的合村并镇的模式,在补偿、合并、社区打造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提升和变化,其中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但整体上看,波哥看楼市觉得,这还是一个进行式,距离国家的要求相距甚远,仍然需要不断去努力优化和进化。

毕竟,乡村无小事,不可马虎行之。

据波哥看楼市观察,农村合村并镇模式的演化和更迭,是客观和主观下的共同产物,既要看到历史和趋势变化下的合理嬗变,不能只站着说话不腰疼;也要基于众多条件,去观察出相应和合理的优化等举措,在变与不变、在变与可变之间去找到合理的平衡,可能对国内乡村的合村并镇的大事件来说,具有更多的客观价值和现实意义。

毕竟,民意、民生、民富、民强,无论是什么时代和社会,作为经济产业大体系中的农业和农村市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相应价值,其他要素难以替代。

比如,高科技再怎么发达,就比如说是机器人,还得要补充电能或要去加油等,何况是要以生物能为主导取驱动的人类呢?

除非到了玄幻小说所讲的辟谷境界,但在小说的逻辑上,即使上仙等也做不到一辈子或几千年去辟谷,这都充分说明了一个通俗的道理:

人是铁,饭是钢,一日不吃饿得慌。

今天,说的有点多了,其实归纳起来,即为:

合村并镇,只是具体的手段和方式;但,绝不是最后的目的和所需结果的核心要求。

外在和内核,一定要彻底弄明白,才不会走入误区,而成为他人嗤之以鼻的反面案例或谈资。

我们观察到:

合村并镇的3.0时代,虽然来了,但距离乡村振兴和国富民强依然有较大的距离,需要我们一起共同去不懈努力。

最后,与君共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预告

到底,什么样的模式,才是有效的、和才会得到广大村民的普遍支持呢?

对此,明天咱们再来分析,敬请期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为「波哥看楼市」(ID:bgkls2023)原创文章,其版权归我方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的敬请点赞和转发为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