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是从什么时候如此流行的?
让我们先从一个稍有失雅,但的确需要各位重视的话题开始——耳垢。
亚洲人群中更常见的是干性耳垢,而欧洲和美洲人群中更常见湿性耳垢。这种特征是由ABCC11 基因的特定变异决定的。就我个人而言,前二十年的生活中相当典型的干性耳垢在最近的几年里却出现了变化:我的耳道会在佩戴入耳式耳机时感觉到瘙痒,并且耳垢的形态也变得湿性起来。
这个情况只是稍显不适,并没有严重到让我去咨询五官科医生的程度,但对照时间节点,我觉得自行诊断也可以确定这种变化的原因:在 AirPods 问世之后,我越来越习惯性地佩戴入耳式耳机了。
而这种情况似乎是社会性的改变:身边的朋友、同事,公交地铁上的乘客,亦或是偶遇的路人、外卖小哥,似乎我们碰到的每个人都会有一副自己的真无线耳机时刻挂在耳朵上。
让我们回想 2019 年之前:我并不是个必须的耳机用户,算不上音乐发烧友,即便是偶尔需要佩戴耳机,比如在工作时播放点 BGM,在起身去卫生间或者茶水间时也都会一把将耳机扯下,因为它并不足够方便,同时也会影响我和环境或者同事之间的交流。
而在这之后呢,TWS 出现了,先是索尼降噪豆,然后是 AirPods,耳机越来越方便,价格也越来越低,越来越普及;AirPods Pro 之后继续引导了市场的潮流,降噪和通透也变成了标配功能,TWS 的适用场景更多了,降噪功能让我们在嘈杂的环境里习惯佩戴耳机;通透模式则使得我们在日常的环境甚至都懒得将耳机摘下来了。
在此之外还有社交媒体的爆发,曾经我们只有打电话和听音乐时会戴上耳机,而现在,手机上越来越多的短视频让我们随时会需要「听」这个行为,而为了避免被定性为「外放素质低的人」,耳机变得更加重要了。
我猜 Apple 自然是了解这些入耳式耳机泛滥的情况,也因此才会在 9 月份的发布会上带来了听力受损检测功能。
我得到的这份检测结果至少说明了并非长期佩戴 TWS 耳机就必然会造成听力损伤,只要有良好的使用习惯。但耳道健康问题却依然是实打实的,并且与我相同感受的应当大有人在。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 OWS 类耳机在有着先天音质劣势的前提下,仍然会在两年内迅速发展,拿下了真无线耳机接近两成的市场。
OWS(Open Wearable Stereo)开放式可穿戴立体声耳机这一概念,最早由目前已经被字节跳动收购的深圳科技公司 Oladance 提出。严格来说,开放式耳机曾经属于头戴式耳机的一个子类,并且更多的应用在专业监听耳机上,例如 PHILIPS SHP9500 就是非常经典且以物美价廉被大众消费者熟知的一款开放式头戴监听大耳。
现在被定义为 OWS 耳机的产品很明显借鉴了类似头戴式开放耳机的发声工作原理,即发声单元并不入耳,而是在耳道外通过空气振动传递声音,几年前一度流行的智能眼镜也是类似的发声方案;而在此之外我们可以看到更多其他音频设备的特色,比如「可穿戴」则是选择了类似 TWS 耳机的佩戴形态,并且进一步参考骨传导耳机和 beats PowerBeats 这类挂耳式耳机与耳朵的固定关系来完成稳定佩戴。
Oladance 推出的第一款 OWS 耳机
显而易见 OWS 继承了开放式耳机的优点——不会侵入耳道造成不适,长时间佩戴减少对听力造成的伤害,保留获取外界声音信息的空间;当然与之对应失去的是良好的密闭性来隔绝外部环境音,因此也更难实现降噪等功能,音质也很难做到与 TWS 同等的优秀,以及有一定的声音外泄。
所以与其说完全替代 TWS,不如说 OWS 是在入耳式耳机之外提供了一种更轻松的选择。
▍为什么是 Nothing Ear (open)?
反复的介绍关于 Nothing 这家公司的设计风格可能会是件很无聊的事,尤其是近几个月你可以在各种社媒上不断刷到对这家硬件厂商在设计上的赞赏。但如果要论证为什么 Nothing Ear (open) 是我最终的选择,确实难以避免的,还是因为 Nothing 独特的工业设计。这也是在OWS 品类流行近两年后我才终于决定入手一款的原因。
市面上其他热销款 OWS 耳机,为了避免拉踩嫌疑我难以提出具体名字,但从观感上,它们其中一部分过于简陋,而另一部分又主张「时尚」设计,因而在我主观看来过于忽略了电子产品的科技属性;同时这种所谓的时尚,多数时间也并不精致。
我猜这是从 TWS 时期就产生的路径依赖的设计缺陷——一些音频厂商倒是一如既往的在产品的工业设计上有自己的追求,而安卓手机厂商们,则热衷于借鉴 AirPods/AirPods Pro 的成功而在大的风格化上无限贴近,为了差异化最终象征性做一些补丁,而这些尝试又毫无例外的非常突兀。这让市面上的 TWS 耳机一度都是些「看起来像 AirPods 但又有一些丑陋」的山寨产物。
曾经非常有特色的 Galaxy Buds 系列也在今年走上了致敬 AirPods 的路……
所以当 OWS 领域没有 Apple 的标准答案时,大家看起来都不会设计了,要么摆烂直接做成深圳小商品风,要么点缀一些草率的金属质感装饰去打时尚牌。
这种情况可以用很简单的办法来判断:大部分迭代更新过的 TWS 耳机,每代产品间很少有强关联的设计语言;而如果这家品牌同时推出了 OWS 产品,那两条产品线之间在设计风格上更是毫无延续。
作为一家将鲜明的工业设计风格作为名片的科技公司,Nothing 显然不在此列。从第一款手机产品开始 Nothing 就有着很明显的千禧年前透明设计复兴主义和博朗风格,这种对过往经典的延续结合时间叙事的错位,在今天的电子产品中反而行成了一种独特的复古未来气质。
近些年我们并不缺少打着「设计」旗号却只懂故弄玄虚的营销家,毫不讳言起初的 Nothing 会让我有类似晚期锤科的空谈无实与草率收场的负面预期,但几年之间,还是可以感受到这家公司越来越鲜明的文化风格和日渐得心应手的设计功力。到最近推出的 Ear (open) ,则是令我彻底沦陷的一款产品。
Nothing Ear (open) 与其他 OWS 耳机在设计上最大的区别,是将覆盖耳道的部分通过造型和材质进行了分割拆解,而并非常见的一整个大胶囊式+丝印 LOGO 的单调设计。并依靠家族化的透明视窗,给这部分主要展示区域带来了更多的细节。这让耳机看起来更加轻盈纤细,佩戴时不会有形似二十年前好莱坞影片中特工们耳边常见的蓝牙耳机的时代割裂感。
这部分的设计与交互亦息息相关。我们在其他 OWS 耳机上更常见的是直接敲击「胶囊」的侧面进行控制,这依然是继承自 TWS 的设计惯性——然而这种交互形式在 TWS 耳机上就已经让我感到困惑,因为这种正对耳道的敲击会让认非常不舒服,并且有些操作还需要恐怖的双击、三击。OWS 避免侵入耳道而减弱了这种不适,只是撞击吃痛的位置变成了耳屏,并且「敲击」带来的晃动依然会非常影响佩戴的稳定性。
Nothing Ear (open) 则在腔体的顶面使用了一种类似 AirPods Pro 的「捏」来触发控制,通过提示音给出确认反馈,并且同样支持双击、三击和长按。这种手指不用移开只通过压力的变化来进行交互的方式是稳定可靠的,相比之下敲击,尤其是多次敲击的误判漏判概率让我一直很恼火。
在实际的佩戴中,这家公司的品牌名可以很贴切地形容耳朵的感受:Nothing。
除了在头部产生运动时由于惯性发生的细微摩擦会让你感知到耳机的存在,更多静止的时刻下,优秀的重量分配和仅 8.1g 的单只重量会让你完全感受不到异物感,这是一种比初代的 AirPods 更夸张的忘记自己正在佩戴耳机的体验。而即便是在我这段时间的骑行和跳绳等更剧烈的运动过程中,Nothing Ear (open) 的佩戴依然稳定。
另外与眼镜的配合也是这类挂耳式产品需要关注的设计点之一。笔者习惯佩戴的较纤细的金属眼镜腿在与 Nothing Ear (open) 的配合上几乎没有影响。我更习惯于将耳挂置于镜腿相对于头部的外侧,看到也有其他博主似乎是反过来的位置关系,这应该取决于不同眼镜腿的宽度了。
充电仓的设计也是 Nothing Ear (open) 的特色之一。这种细长的造型让盒子可以更纤薄,在耳机还没拿出来时就引导人产生了更轻巧的心理,也最大化了 Nothing 的透明化风格特征。一如既往的「不那么普通」,是我看到这个盒子第一眼的感觉。
可惜盒子上面没有做无线充电,对于笔者来说是个小痛点。不过在 OWS 品类里大家似乎都选择抛弃了无线充电,这确实是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耳机产品的核心——声音表现
对于耳机来说「好听」一向应该是最关键的指标。但如我们开头所言在 OWS 上面则并非如此。受限于开放式设计无法完全封闭声场,OWS 耳机在低频表现和细节还原方面往往难以与传统的入耳式耳机或头戴式耳机媲美。Nothing Ear (open) 不支持 LDAC 或者 LHDC 编码,也未通过 Hi-Res 小金标认证,如果你对这些比较在意,似乎还是选择入耳式的 TWS 耳机比较合适。
好在作为长久的 AirPods Pro 用户,我对耳机音质也并无太高的要求。在我听起来二者有着近似的白开水表现,Nothing Ear (open) 在声音的包裹感上会稍差一些。
而总之如果想要更沉浸的享受音乐,我会直接选择手里的另一副三单元圈铁耳塞。
一个让我意外的情况是,与入耳式耳机不同,佩戴 Nothing Ear (open) 时的风噪效应会有非常大的改善。自从将 AirPods Pro 一代更换为二代之后,由于抗风噪性的开倒车让我进行骑行时只能将耳机音量相比之前进行调高,也因此即便耳机在通透模式下,由于风噪干扰和大音量的媒体声,我在骑车时对周围环境音的识别能力也更差。而其他的 TWS 耳机如 Enco X 等一样有着很糟糕的风噪表现。
而目前看起来开放式的 Nothing Ear (open) 则完全没有恼人的风噪问题。这进一步增加了 OWS 耳机在运动场景相比 TWS 耳机的优势。
最后一个话题是关于漏音。过往的骨传导耳机、智能眼镜等非入耳穿戴音频设备都需要面对这个问题,OWS 耳机也不例外。
Nothing Ear (open) 使用了一种类似「反向降噪」的方式,依靠反向声波来抵消声音的外泄。为了自然的进行漏音的相关测试,我在某次驾驶车辆时(新能源车辆,无发动机噪音)选择佩戴了 Nothing Ear (open) 并用正常音量播放媒体内容,同时依靠帽衫对耳机进行遮挡,持续 20 分钟的路程坐在副驾的同行人员并未察觉到 Nothing Ear (open) 的存在。
当然,在极为安静的室内环境中——比如回到家将耳机摘下却并没有断开连接,而你可能因为点开一条短视频却听不到外放音而误以为音量太低,于是不断尝试调高音量,这时如果耳机仍然放置在附近,像是搁在桌面上或者一米左右的距离内,其漏音问题就会变得相对明显。
▍设计驱动的未来,Nothing 能走多远?
借着 Nothing 这样又一家以设计驱动的智能硬件品牌,我们不妨来聊聊:
性价比已经是过去式了吗?
随着消费升级和审美觉醒,越来越多的用户愿意为更优秀的设计支付溢价,这种现象正在逐步改变传统「性能堆叠+低价」的市场逻辑。
设计或许是连接品牌与用户的最短路径。
好的设计不仅是一种视觉呈现,更是品牌价值、技术积累和文化内核的具体表现。它能够在无需言语的情况下,快速建立用户对品牌的认知与情感联结。
但设计又不可避免的具有主观色彩,滑落成为了一部分人刻意的故弄玄虚。国内市场从来不缺这类表演家,当其挥舞着「设计至上」「工匠精神」的旗帜呐喊时,我们如何辨别他的初心?
好消息是消费者正在变得更有判断力。当设计有希望成为行业竞争的核心时,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单薄的故事和苍白的口号,而是那些能够真正让人心动且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好设计。
Nothing 不是第一家把「设计」当做名片的智能硬件品牌,但却是目前为止看起来走的最平稳的。
我觉得最大的区别在于,曾经的前辈们是急于教育市场的,却自命清高以无人赏识为借口而不断的退步妥协,在产品逐渐丧失初心后依然呐喊空洞的宣言,将自己进一步禁锢在了自嗨幻想中,不断发出小布尔乔亚的无病呻吟。
Nothing 则是机智地跳脱到了没那么内卷的海外市场,赢得了持续进步的空间,安稳等待那款击中更多人心脏的产品诞生。
于我而言,这款产品就是 Nothing Ear (open) ;而对更多人来说,尽管它可能还未到来,Nothing 依然有足够的时间去等待。
https://sspai.com/post/94504?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
作者:zachal
责编:北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