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史汉玉
从1972年底入伍,到1983年上半年调离,我在贺兰山战斗、生活10年有余。回忆过去,恍如隔世。有些事看似荒诞不经,却是亲身经历;看似琐碎小事,却有某些启示;看似遥远落后,却有珍贵之处。于是,便将点滴回忆整理成若干小故事,以便闲暇时慢慢品味,亦或与朋友、战友分享。
(一)“斗”为上“册”
人到高中时期,思想认识等方面便趋向成熟,并开始考虑个人前途问题。1972年10月,面临高中毕业后何去何从?一时成为我和同学们思虑的焦点。当时,高考尚未恢复,高中成为最高学历,毕业便意味着失学。毕业后有两条路:有门路的同学可以找个临时工,没有门路的同学只能回归农田。恰在此时,公社(即人民公社,同现在的乡镇)来了接兵连,并明确规定:兵员可以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优先挑选。这一消息,就像一颗炸弹在沉闷的同学中炸起了波澜。大家欢呼雀跃、争相报名,志在成为军中一员,并从此走上全新的光明大道。
当年,在我们公社计划征兵40多名,但公社仅应届高中生就有近百名。再加上社会青年,入选比例大约6:1,还是特别有竞争性的。
然而,在那个年代想当兵就得善于斗争,首先要跟自己斗。我们家是有名的贫困户,父亲去世早,母亲带着姐姐、我和弟弟艰难度日。这一年,姐姐已出嫁。我作为长子,毕业后理应回家顶立门户、兴家旺业。如果因当兵而离家,似乎有逃避之嫌。可转念一想,当时农村的生产条件极其落后,所有农活全部靠手工、靠体力。加上土地盐碱化、肥水欠缺,农作物产量很低,真正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劳作吃半年。在这种条件下,我即使回家务农,既改变不了农村面貌,也改变不了家庭和个人现状。思来想去,当兵是唯一的有效出路,且别无选择,必须坚定不移。
那时农村的行政体制是公社归县上管,公社以下是生产大队、大队以下是生产小队,属于集体所有制。分配制度,也并非完全的按劳分配。一般是“人五劳五”或“人七劳三”。就是说:生产队所有集体财产包括粮食和柴草,按人口分配50%或70%,按劳动量(每天登记工分)分配50%或30%。劳动力多的家庭,对劳动力少的家庭颇有意见,认为劳动果实由他们创造,按人分配那部分削减了他们的收入。听说我要去当兵,不少人议论纷纷,认为我家劳动力少,我毕业后应回家干活。
一个星期天参加生产队劳动时,我故意凑到队长跟前。队长说:“听说想去当兵,以后就不回农村了?”我说:“服役期满就回来,我还是你的社员。可咱队里一些人好像有意见,不同意我当兵。”队长笑笑说:“应征入伍、保家卫国是国家大事,生产队谁也无权阻拦!”队长就是队长,经常去上级开会受教育,是个懂政治的人。他的话,顿时让我心上的石头落地。
一天,班主任老师上课时突然插了一段话,说近几天部队接兵的同志要来学校了解情况,其中一条是了解学习好、写字好的同学,并顺便参观学校和各班的黑板报。这期黑板报的办报机会,可以让给真心想当兵的同学。我们班的黑板报,一直是我和另一名同学负责的。听了老师的话,我当即站起来说:“老师,我要当兵,这期黑板报还是我来办。”老师扫了一眼全班,见没有异议便对我说:“好,你准备准备。”这期黑板报,从内容选择到版面编排、从艺术字运用到颜色调配,我都格外下了功夫。那天来学校了解情况的,正是接兵连的指导员。他在我们班黑板报前良久驻足、仔细观察,并问老师出自谁手?老师报了我的名字,指导员对随行人员说:“记上这个名字。”我知道后暗自高兴:看来已初选入册了。
跨过一道道坎儿,自以为顺利过关。不成想,体检时却绊了一跤。不知是过于紧张,还是平时就有问题,测量血压为93 / 135,不符合征兵条件。我一听急了:“医生,是不是错了,我从来都没有高血压呀!”医生见我焦急上火的样子,想了想说:“你先冷静,去休息休息,一会儿再来复查一次。”同学们听说后纷纷出主意,一个同学说喝醋能降血压。于是,同学们帮我凑了1毛钱,到附近供销社打了半碗醋,我咕咚咕咚喝了下去。不知是醋酸起了抑制作用,还是醋意压制了紧张心情,复查居然顺利通关。
其二是家人的思想也需要统一。当年弟弟还在上学,尚提不出什么意见。但姐姐很支持,她说:“你长大了路要自己走,你真想当兵就放心去。你当兵这几年,我的户口不往婆家转。和以前一样,我参加咱生产队劳动,给家里挣工分。”姐姐的态度令我很感动,大大减轻了压力。然而,没想到最大的阻力却来自母亲。她不是反对,而是担心。一天放学后,我走到家门口听到有人说话。止步一看,原来是接兵排长正在进行家访。只见母亲不停地抹眼泪,排长见状连忙说:“如果实在舍不得孩子,那就不让他去当兵了。”闻听此言,我蹭地一下窜进屋大声喊道:“谁说不让我当兵?”我的突然出现和大声喊叫,着实把他们吓了一跳。排长忙对我说:“没说不让你当兵!你去玩吧,我跟你母亲再说几句话。”我盯着母亲说:“娘,你可不能拉我后腿。”母亲连说:“我同意,我同意!”
一路抗争一路歌,我的名字终于被县武装部和公社正式列入当年度《应征入伍新兵花名册》。当穿上崭新军装的那一刻,自卑的我终于露出了自豪的神情。我在日记本上写下感言:莫道命运天注定,人生一路须抗争。三分运气是机遇,七分打拼定输赢。
本刊独家原创 抄袭剽窃必究
作者史汉玉 山东商河县人,1953年7月生 ,1972年11月入伍,曾任陆军第二十师六十团营部书记员,师宣传科和兰州军区干部部干事,四十七集团军干部处处长,兰州军区西安企业管理局副局长等职。后转业到西安碑林区委宣传部工作。
原文编辑:曹益民 赵苏平
本文编辑:徐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