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0月,一份烈士评功请示报告摆在了彭老总的案头上,其中一位烈士的情况引起了彭老总的重视。

关于这名烈士的评功等级,有关部门的意见却不尽相同,他所在的15军团为他申报了三等功;司令部在深思熟虑后,修改为了一等功。

有人提出异议,认为这位烈士在战场上并未放一枪一炮,也没有亲手消灭一个敌人,授予他三等功已是顶天了。

当彭老总仔细阅读完这份报告后,他的眼眶不禁微微泛红,含泪说道:

“一等功......一等功是远远不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剧照

唯一一封家书

“那天,他说想吃家里做的菜,我就赶紧做了两道菜送了过去,没想到,他这一去,就再没回来......”

邱少华回忆起与二哥邱少云最后一次见面的场景,仍旧历历在目,每每谈及,邱少华止不住的心痛。

邱少云,一个出身贫苦农家的孩子,父母的早逝,让兄弟四人不得不相依为命,为了生计,邱少云兄弟早早地外出找活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邱少云的四弟邱少华

“那会儿由于长期挨饿,吃不上饭,我的个子只有锄头那么高,二哥(邱少云)便承担起了大部分农活。只要有吃的,他总会先让我吃。
起初,我们兄弟俩以种地为生,一年过去了,收成也不好,没办法,二哥只能给地主家当长工,干了很多活:木匠、泥瓦匠、跑堂的......”

那个年代,留给的邱少云的,只有无尽的苦难,给地主家当长工时,被拳打脚踢是家常便饭;

在面馆打工挑水时,由于高烧,身体无力,被老板连人带桶一道扔了出去,嘴里骂骂咧咧不断。

老板可不会给一个员工出钱治病,眼看邱少云失去了“利用价值”,老板便串通乡公所,将他绑去卖给了国民党军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这样一张壮丁图片:他们个个骨瘦嶙峋,每个人的脖子上都戴着锁链,可想而知邱少云的境遇了。

邱少云性格执拗、不服输,可双拳难敌四手,他的反抗换来的是更加残酷的折磨。

邱少云有想过逃跑,并且也行动了,可跑了一夜,还是被国民党抓回来了,甚至国民党军官在他的背上被刺上了“川”字标记。

弟弟邱少华得知后,一下子慌了神,这天,他突然收到了哥哥托人传来的消息,说想吃家里做的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弟弟急忙做了两道菜送了过去,他没想到,这竟是他与二哥邱少云的最后一次见面。

从这之中,他便再没了二哥的消息,也不知是生是死,直到1950年2月的一天,他收到了二哥寄来的家书。

他这才得知,二哥参加了解放军,即将要奔赴朝鲜战场打“美国佬”去了,邱少云什么也没留下,唯一的物件,便是这封家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邱少云写给弟弟的家书

一张照片背后珍藏的战友情

“邱少云的个子比我高,身体也比我壮实,部队除了学习就是训练,非常艰苦,一个月后,我们调到了不同的连队......”

据邱少云的战友陈大权回忆,那会儿同一个班关系好的,在分别的时候,会互赠东西。

有的是一块毛巾,有的是一张照片,他与邱少云在分别时就互赠了一张照片留作纪念。

至今,陈大权的手中保存完好的共计12张,只不过由于年代久远,再加上有些照片后面没有名字,陈大权也分不清是哪张照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据邱少云的四弟邱少华回忆,邱少云生前一张照片也没有留下,之后的那些图片、雕像都是参照家人的样子设计的。

由于信息有限,这张照片始终未能得到确认,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张照片的背后,珍藏着浓浓的战友之情......

邱少云加入解放军后,才意识到什么是真正的人民军队,这里官兵和睦,亲如兄弟,邱少云打心眼里拥护共产党。

朝鲜战争爆发后,邱少云随军入朝参战,与其他九位战士组成预备队,在学习军事技术的同时,做一些运送弹药、抬伤员等战斗保障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一次战斗中,邱少云刚将弹药运送到九连阵地,就看到这样悲壮的一幕:

连长朱斌的大腿被炸断,躺在战壕中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眼看弹药运送过来,朱斌挣扎着起身,准备发起下一轮战斗;

除此以外,指导员王明思、班长锁德、郭安民等战士均已负伤,可谁也不肯下阵地,他们的眼神中没有丝毫退缩。

这时,朱斌对邱少云说道:“郭安民伤得不轻,又是个文化人,要好好保护,你把他背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邱少云重重地点了点头,背起郭安民就下了山坡,在将他送到卫生所后,邱少云又投入到了运送弹药的工作之中。

1952年9月,邱少云所在的九连接到了夺取391高地的任务,为部队南进打开道路。

这个高地,地势险峻,敌人防守严密,想要攻下它,绝非易事:

东面与我军在西方山麓接近、西面地处开阔、难念是大平原、北面距我军哨前阵地不远、中间还有个小湖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山上尽是敌人修的碉堡、暗堡,周围也设置上了6道铁丝网,如果我军贸然发起冲锋,还不等摸到敌人,就会被消灭了。

为了拔除这一“毒瘤”,众人开始就这一情况商讨策略。邱少云认为,冲锋不可取,要趁着敌人松懈之时,伪装潜入过去,待时机成熟,再发起进攻。

邱少云的这一提议,得到了多数人的一致认同,在进一步完善了战略部署后,战士们带足了粮食、弹药于深夜秘密潜伏在了391高地的前沿。

这是一次无声的较量,战士们必须保持绝对的静默,哪怕是最微小的动作,都可能暴露目标,引来致命的打击,就连呼吸都得小心翼翼,彼此交流只能用手指比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士们明白,但凡有谁不小心发出了一点声响,敌人一旦有所察觉,迎接他们的,是数不尽的子弹。

第二天午时,地堡中突然钻出了八九个敌人,向着邱少云潜伏的地点走了过来,随着敌人的脚步越来越近,战士们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之后看到他们径直走向了一旁的河沟上,开始刷牙洗脸,有的一边抽烟一边向四处张望。

没多久,这几名敌人便开始往回走,正当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时,意外发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在最后面的那个敌人刚好踩到了潜伏的一个战士的身上,这柔软的触感吓得他兹哇乱叫,一边胡乱地向草丛开枪一边跑向山顶。

众人的心都紧张到了极点,这要是被敌人发现,一切的准备都会功亏一篑,郭安民急中生智,发出了几声蛙鸣。

但这几声枪响还是引来了敌人的警惕,他们立刻抄起机枪向茅草地里扫射,接着又驾驶敌人开始对茅草丛一顿狂轰滥炸,战士们仍旧咬牙坚持,一动不动。

即便是这样,敌人仍不放心,又搬出了火炮向茅草地袭去,就在这时,郭安民注意到,邱少云身边的茅草着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火势也越来越大,邱少云浑身都着起了火,大家的心都揪了起来,邱少云为保证行动顺利进行,硬是一声不吭,纹丝不动,没有发出一丝声响。

他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着整个行动计划的成败,守护着战友们的生命安全,任由大火将自己吞噬,邱少云牺牲时,年仅26岁。

战友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火在邱少云的身上燃烧,每个人的眼中都噙满了泪水。半个小时后,烈火才渐渐熄灭。

敌人见一直没有动静,这才放下心来,又钻进了地堡里。下午5点30分, 3颗信号弹腾空而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潜伏在391高地附近的五百多名战士一跃而起,嘴中高呼:“为邱少云报仇!冲啊!”

战斗结束后,战友们在邱少云牺牲的地方,发现了他用双手在泥土中抠出的深深痕迹……

“一等功是远远不够的”

1952年10月,一份烈士评功请示报告摆在了彭老总的案头上,其中一位烈士的情况引起了彭老总的重视,这便是邱少云的。

关于邱少云的评功等级,有关部门的意见不尽相同,在当时也有过小小的争论。

他所在的15军团为他申报了三等功;司令部在深思熟虑后,修改为了一等功。

有人则提出了异议,认为邱少云在战场上并未放一枪一炮,也没有亲手消灭一个敌人,授予他三等功已是顶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老总得后,仔细阅读了这份关于邱少云的报告,彭老总看后,眼眶不禁微微泛红,含泪说道:

“一等功......一等功是远远不够的......”

接着,彭老总提笔在上面写下了三个字:特等功。

在彭老总看来,邱少云为了全体战士们的生命安全,为了计划的顺利进行,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

这样的钢铁意志,授予一等功是远远不够的,邱少云身上的精神,不正是我党能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军魂所在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邱少云被授予特等功,同时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的称号。邱少云凭借超凡的意志,超越了人类本能的极限,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据邱少云的四弟邱少华回忆:二哥邱少云牺牲后,自己还不知情,还如往常一样在地里插秧。

那日恰逢市集,一位邻居从集市归来,神色匆匆地奔向田间,带来了那个令人心碎的消息:

“你家邱少云牺牲在朝鲜战场了!”

邱少华闻言,整个人仿佛被定格在原地,心中充满了难以置信与深深的绝望,泪水不由自主地滑落脸庞,他不敢也不愿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3年6月,郭安民等人来到了安葬邱少云的地方,轻轻地拂去了他身上的泥土,为邱少云穿上了一件崭新的军装。

大家小心翼翼地将邱少云抬上担架,再抬上吉普车,在飞机的运送下,邱少云终于回到了家,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的烈士陵园中。

结语

在战场上,邱少云为了全局的胜利,不惜忍受烈火焚身的剧痛,始终保持沉默和静止,这种超乎寻常的毅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让人肃然起敬。

真正的英雄不仅仅是那些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杀敌立功的人,更包括那些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为了大局而牺牲个人利益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考资料
唯一在世弟弟回忆邱少云:他说会带着光荣花回来. 中国青年网
郭安民:我与邱少云一起潜伏391高地. 文史春秋
他,没有留下一张照片,却感动无数中国人. 警苑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