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他被孙先生以及后世誉为“护国大将军”,他是再造共和第一人,是朱老总在黑暗之时的指路明灯,是我国近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他就是我国的人民将军,民国第一军神——蔡锷!他在军事和战争实践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是我国第一个享受国葬的人,在他的葬礼上,孙先生、梁启超等著名人士纷纷写下挽联。
而他生平做的两件大事,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那么这两件事究竟是什么呢?又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云南反清起义
蔡锷,湖南人,1882年生人,家中世代从农且生活贫苦。六岁那年,蔡锷在私塾中读书,仅用了四年便将四书五经背了个遍,被私塾的先生称作为“神童”。十一岁那年,跟随舅母熟读一些圣贤史书,十三岁便跟随父亲前往城中参加院试。
没想到,年仅十三岁的蔡锷竟然真的考上了秀才。那个时候正值甲午战争,民族危机十分的严重,以变法图强为主旨的维新运动在全国兴起。蔡锷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慢慢地便有了自己的思想。
于是,他师从梁启超,跟着梁老师学习先进的思想与知识,了解当时国家的现状与分析以往的治国经验。在相处的过程中,梁老师对他十分的欣赏,两人至此结下了终生的师徒以及手足情谊。
十六岁那一年,在维新变法的背景下。湖南地方须选出学生出国留学,蔡锷凭借第二名的名次在留学的名单当中。但世事无常,在选定为留学生的第二个月,就爆发了“戊戌政变”,康有为与梁启超等人逃到了日本,而谭嗣同等“六君子”遭到了严重的迫害。
至此,维新运动失败,学堂被改,学生尽散,留学的事情成为了泡影。在经过一番波折之后,蔡锷终是踏上了去日本留学的路上,在日本他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不断地学习新思想与军事理论。
1904年,蔡锷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回国,因他优秀的学历与超人的学识,东南各省都争相聘用他。后来,他在江西的左军随营学堂做监督员,后又辞职返回湖南,在湖南省任军队的教员。
此后,他便在一直担任着操练新兵的职责,他练得兵爱国、民主色彩明显。而另一边,为了扎稳脚跟,团结内部,他处世行事,力求稳健、冷静,避免轻举妄动。就连广西那边的同盟会与他联系,他都是避免直接接触。可就是这样还是遭到了怀疑与不满。
后来,蔡锷离开广西,前往云南,在云南他写下了《曾胡治兵语录》一书,主要是有感于当时民族危急和清军的腐败,希望能对新军的训练有所“挽回补救”。他的心一直是向着新思想,新革命的爱国之心。
1911年八月,武昌起义爆发,这一场主要目的为推翻清朝统治的起义,很快便燃到了云南。云南方面的革命军加紧了相应活动。同时同盟会的一些成员在昆明举行了第一次秘密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策划响应武昌起义。
随后,昆明又连续召开了四次会议,在这几次会议中,蔡锷与会者歃血为盟,立下誓言。在最后一次会议上,确立并推举蔡锷成为起义军临时总司令,视为新军的骨干人员。九月九日起义正式打响,在经过起义军积累的战斗,于第二日中午攻占了五华山、总督署等。起义获得了空前的胜利,至此云南各地脱离了清政府的腐败统治。
两天后,起义军在云南建立了军都督府,蔡锷被推举成都督。都督府成立后,向全省声明云南要实行新政策。而正是因为昆明的起义成功,才使得云南尽快脱离了清政府的掌控,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清政府彻底从中国的历史舞台中退出。
护国军起义
可就在袁世凯将蔡锷调至北京后,蔡锷发现一切都变了,或许是他从来都没有看清袁世凯这个人,他受到了袁世凯的监视。
后来他逃离北京摆脱了袁的控制,回到云南并发起了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的统治。他担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并在川南与北洋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并且在护国战争中,蔡锷扮演了核心领导者和军事指挥官的关键角色。
1915年,袁世凯的复辟行动遭到了蔡锷的强烈反对,但是袁世凯好似并不在乎,坚持要复辟。于是蔡锷等原国民党骨干分子,在经过激烈的商议之后决定,共同策划反袁战争。在蔡锷的组织下,统一了各派力量,加强了党员们反袁的决心。
之后,护国军更是在蔡锷亲自指挥下北上,与袁世凯的北洋军进行了多次战斗。他指挥的护国军虽然在人数和装备上不占优势,但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士兵的英勇作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胜利。
从而牵制住了北洋军的主力,阻止北洋军的继续推进,推动了全国反帝制运动的发展壮大。在全国的讨袁压力下,袁世凯知晓自己已经是强弩之末。虽然很不甘心,但也被迫宣布取消帝制,并与蔡锷达成了停战协议。
只不过,虽然签了停战协议,但袁世凯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复辟苗头,为了使历史不再重演,蔡锷与唐继饶等人对袁进行了声讨,全国各地反袁的声音此起彼伏,而北洋军内部也早已分崩离析。
1916年的6月,袁在一众的谩骂声中忧郁而亡,至此护国战争以胜利结束。而蔡锷的这次护国战争,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政治走向,避免了国家重回帝制的倒退,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只是,蔡锷在护国运动中因军务劳累而病重,因没有得到妥善的治疗,他的声音全失,整日无精打采,也不愿意进食。为了治病,蔡锷还曾到日本接受先进的治疗,但都于事无补,最终死在了日本的医院里,享年34岁。
蔡锷的死,引起了全国上下的悲痛。为了表达对蔡锷的崇高敬意,国民政府决定将蔡锷以国葬祭奠。在葬礼期间,许多领导人与百姓都纷纷相送,蔡锷的去世也成了全国人民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