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以前,任弼时在党内的知名度并不高,为什么能在七大成为中央五大书记之一?
这与他的经历和对确立毛泽东的中央领导核心的巨大贡献有关。
任弼时比陈赓大将小一岁。陈赓在党内的资历与任弼时差不多,都是1922年入党,但是,任弼时比陈赓在党内的地位上升快得多。任弼时于1921年由毛泽东等人派往苏联进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这一经历使得他变得很特别。1924年秋,他学成回国,在团中央工作,但于1927年在党的五大上当选中央委员(才23岁),毛泽东则为中央候补委员;在八七会议上,他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则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在党内比毛泽东的地位高。
但是,他的知名度远远没有毛泽东高。
在30年代初,任弼时在苏区中央局的地位也比毛泽东高。
年轻的任弼时虽然带着强烈的留苏色彩,且一度反对过毛泽东,但是,他追求真理,很快就认识到毛泽东思想的正确,以后便坚决站在毛泽东和真理的一边,在长征中,坚决反对张国焘的分裂主义。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王明回国,与党中央争权。1938年3月,党中央派任弼时赴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中国抗战形势与毛、王之争,任弼时全面、系统地讲述了毛泽东的正确路线,使得共产国际支持了毛泽东。随后,他接替王稼祥担任驻共产国际代表。1940年3月,他随去苏联治病的周恩来一起回到延安。
在延安,他参与党中央领导工作。
胡乔木说:
“弼时等同志回国,主要是准备召开七大。”
1940年五六月,党中央决定任弼时担任党的七大筹委会的秘书长。但是,因为发生皖南事变,党的七大便拖延下来了。以后,他分工主管党群口和情报工作,并协助毛泽东领导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
1941年“九月会议”上,中央政治局决定任弼时兼任党中央秘书长,实际上负责中央书记处的日常工作。1942年初,张闻天到基层作长期调查,中央书记处的日常工作则完全由任弼时负责了。
1943年3月,党中央在延安召开政治局会议,20日通过《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的决定》,任弼时作中央机构调整和精简报告,会议重新明确了政治局和书记处以及下属各机构的权限。在人事方面,一致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主席;书记处改组,由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三人组成,并以毛泽东为主席。书记处下设中央宣传委员会和中央组织委员会,任弼时参与刘少奇负责的中央组织委员会。这次会议,使任弼时成为了党中央三大书记之一。
这就是完全确立了任弼时在党内的崇高地位。
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大会选举时增加朱德和周恩来进入书记处,于是,党中央便有了五大书记,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由此宣告形成。
党的七大为什么增选周恩来和朱德进入中央书记处呢?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的《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凝聚在毛泽东旗帜下》一书记述了此事,该书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曾经名列各畅销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