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这样一则趣闻吗?1582年10月4日之后至10月15日之前的10天根本就不存在,因为这一年10月4日后的一天不是10月5日,而是15日!出现这种怪事,还得从罗马的历法说起。
早期,人类各文明制定的历法多为以月亮圆缺周期为依据的太阴历。例如,古罗马早期的历法中,一年包含10个历月。每月的天数分为30和31两种,其中第1、3、5、8月为31天,其余均为30天,全年共304天。还有60余天不计在历月之内,作为年末休息日。这种历法很不精确,连一年到底有多少天都含混不清。后来,罗马王政时代的第二任国王努马进行了历法改革,把一年的长度取为355天,包含12个月,每四年增加两个补充月;但是,精度仍然不高,会导致三十几年后,季节提前一个月。
公元前46年,古罗马的最高统治者儒略·凯撒颁布了新历,历史上称为“儒略历”。它以一年中太阳的运行位置为依据,属于阳历。新历将冬至以后的第十天定为一年的岁首,即元旦;每年包含12个月,大小月相间,每隔3年设置1个闰年;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这样,一年的平均长度为(365×3+366)÷4=365.25天,和真正的年长(365.2422天)相当接近。后来,儒略·凯撒的继承者屋大维出于虚荣的原因,从2月抽出一天,加到自己出生的8月,使8月由小月变为大月,并将8月以后的大小月进行了对换。不过,一年的总天数保持不变。
儒略历将历年长度取为365.25天,已经具有相当高的精度了;但是,每年平均仍多了0.0078天,每过400年,累计时间差超过3天。如果时间再延长,累积误差就更大了。果然,到1582年时就碰到了这个难题。按照天文观测和计算,春分日一般应在每年3月21日,当年的儒略历显示的却是3月11日,相差了10天。也就是说,相对地球的运动而言,儒略历“走”得慢了。
有位叫利奥里的业余天文学家提出建议:为了使儒略历与天象一致,日历必须跳过10天;同时,还必须修改设置闰年的规则,要在400年里去掉三次闰年。当时在位的罗马教宗格里高利同意了这个方案。他发布了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法令,规定紧接在1582年10月4日后的那天不作为10月5日,而是算作10月15日;凡能被4整除的年份为闰年,但世纪年(能被100整除的年份)必须能被400整除才算闰年。这样一来,在400年里便去掉了3个闰年,即每400年有97个闰年。于是,历年的平均长度为(365×303+366×97)÷ 400=365.2425天,和回归年的年较差只有365.2425-365.2422=0.0003天。也就是说,使用这种历法,要经过3300年,才有1天的误差。
经过修改的历法被人们称为“格里高利历”。因为它的精度很高,此后陆续为世界各国所采用,成为当今的公历。我国于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也采用了公历,1949年起采用公元纪年。在日常生活中,也一并使用农历。
本文节选自《百科知识》2024.12B
点击上图,“百科知识知道”大擂台,有问必答,有答必奖!
将好文“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