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在当前紧缩性货币政策环境下,俄罗斯专家强调,旅游业的发展依然高度依赖于政府的坚定支持与积极介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游客眺望苏兹达尔的圣伊利亚教堂。

俄罗斯联邦经济发展部新闻处的数据显示,2023年,旅游业对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达到2.8%,游客总数高达8360万人次。俄经济发展部预测,到2024年底,游客规模有望突破9000万人次。今年1月至9月的游客总数已达6550万人次,同比增长11.1%。其中,外国游客人数达到300万,较去年增长了42%。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联邦议会发表国情咨文时明确提出,到2030年将旅游业规模提升至每年约1.4亿人次,GDP占比不低于5%的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俄罗斯计划自2025年起实施名为“旅游与接待”的新版国家项目。该项目下设有5个联邦项目,即发展“五大海洋与贝加尔湖”全年海上度假胜地的独立项目;旨在为旅游业提供国产设备和装备的“旅游业专属国产商品”联邦项目;旨在促进国内外旅游业的发展,并为游客提供数字化服务的“国家旅游吸引力”项目;旨在为旅游业培养专业人员并设立专业标准的“旅游业人才”项目;以及“建立客房储备、基础设施和引力点”项目。

发展基础设施和建设新型现代化住宿设施是发展俄罗斯国内旅游业的优先方向之一。在这方面,“旅游与接待”国家项目和俄罗斯政府2021年2月9日第141号决议框架下的优惠贷款计划,将为相关大型投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这些项目包括建设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或客房数量120间以上且至少达到“三星级”标准的酒店,以及疗养院、多功能综合体等配套设施,甚至还包括滑雪场、游乐园和水上公园等项目。

根据该计划,企业可以从授权银行获得1亿至700亿卢布(100卢布约合7元人民币)的贷款。贷款期限最长15年,年利率仅为3%至5%,而放贷银行还可获得国家补贴。

据俄经济发展部的统计,优惠贷款计划目前已为239个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共计建设5.1万间客房,其中3.2万间已投入使用。今年,普京总统对俄经济发展部关于扩大该计划限额的建议表示支持。预计俄罗斯55个地区的167家酒店、10座水上公园、9座滑雪场和3个全年开放的游乐园项目将获得支持。届时,客房总数将达到5.9万间。

对于非永久性住宿设施建设,政府同样提供专项补贴。这类设施包括集装箱式酒店等模块化酒店和露营地。俄罗斯旅行社“Alean”总经理乌曼斯基表示,“此类项目大量涌现,是因为满足了一定时期内游客对酒店基础设施不断增长的需求”。

2023至2024年,俄罗斯联邦预算为该补贴计划拨款180亿卢布,同时吸引企业投资350亿卢布。自该计划启动以来,共有61个地区超过630个项目获得资金支持,新增客房1.45万间,其中7600间已投入使用。

位于摩尔曼斯克州捷里别尔卡的度假基地“45号码头”便是获得该计划资金支持的项目之一。基地负责人穆克霍尔托娃表示:“我们的基地提供不同类别的住宿设施,其中包括10栋模块化房屋,总计30张床位。每栋房屋都有自己的露台,可以在冬季欣赏北极光,在夏季感受极昼。这些房屋能在2022年底建成,都要归功于‘旅游与接待’国家项目提供的1300万卢布补贴支持”。

2020年,在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的指示下,“Tourism.RF”公司正式成立,旨在发掘俄罗斯国内旅游业的经济潜力。该公司通过与各地区携手,在国内组建旅游集群,按照公私合作原则吸引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旅游设施建设提供地块,并为企业提供行政协助和“一站式窗口”服务等方式,努力推广俄罗斯国内旅游业。该公司首席执行官苏哈诺夫表示,“从形成概念到项目启动,我们会在各个阶段为合作伙伴提供咨询、组织、法律、财务支持等帮助”。

中小型企业也为俄罗斯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俄经济发展部的数据显示,在国家“中小型企业”项目的支持下,今年前9个月,旅游业中小企业通过国家担保体系共获得超过300亿卢布的支持。与去年同期相比,企业数量增长翻倍。据“中小型企业”集团公司首席执行官伊萨耶维奇介绍,来自莫斯科(48亿卢布)、鞑靼斯坦(19亿卢布)、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18亿卢布)、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14亿卢布)、圣彼得堡和罗斯托夫州(各11亿卢布)、车臣共和国和克里米亚共和国(各9亿卢布)的企业家在吸引融资方面最为积极。

旅游业中小型企业还给俄罗斯带来了就业机会。有23.4万名工人受雇于旅游业中小型公司。俄经济发展部表示,另有6.9万名个体经营者提供导游服务、临时住宿和设备租赁服务。

此外,俄罗斯农业部也提供旅游业中小型企业支持计划。小型和微型企业类的农业生产者可以获得“农业旅游”补助金,用于建设住宿设施、开发和连接公用设施、购买旅游设备和改善工程。根据发起人在项目中的投资份额,补助金从300万卢布到1000万卢布不等。迄今为止,俄罗斯联邦48个行政主体的92个项目获得了相关支持。

本文刊载自《环球时报》“透视俄罗斯”专刊,内容由《俄罗斯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