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宏宇

不是说零零后整顿职场吗,怎么连职场都进不去呢……

这是近来遭全网吐槽的一句“妄言”,据说出自一位零零后网红小伙儿;虽狂遭吐槽,话说得也够气人,且多少带点儿夸张,但也不能说不是近年来年轻人(尤其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写照。好像,对于吐槽,该网红小伙儿还专门发布了道歉微视频,但流量跟之前“喷”的视频相比,却是云泥之别,跟批判其道歉毫无诚意的新的吐槽相比,也很不是“对手”。

可见,网红小伙儿,大抵还是“击中要害”了——零零后们,目前来看,想进入职场,像他们的父兄似的,毕业后比较便利地找到一份还算体面的工作,确实有难度、很有难度!

于是,全社会,尤其包括笔者在内的零零后“家长”群体,就陷入了这一代年轻人就业难的焦虑;更糟的是,似乎,这份焦虑,很难分清到底是由于真正的困境还是仅为心理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焦虑中的“自然条件”差异因素

对于上面提到的“连职场都进不去”的网红小伙儿的“妄言”,网上看到最激烈的批判式诘问,好像来自两位顶级名校女硕士,她们(各自,不是一起)都说自己很不容易也很优秀,却因为缺乏(或者也可以说“没有”)“资源”,毕业好一阵都求职无门,说她们的困境是那位北京籍网红小伙儿完全没有体验也因而根本不可能理解的,指责对方站着说话不腰疼。

这就涉及到了以零零后为符号特征的他们这代年轻人在就业问题上的“自然条件”或者说是“资源”的问题。在那两位顶级名校女硕士的语境中,跟网红小伙儿最根本的“资源”差异,在于户籍——人家有北京户口,从小就怎么怎么样,所以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可她们是从别的地方(或者说“小地方”)来的,所以……

不要说顶级名校,就是普通院校,只要是国家统招,都有户籍迁移政策。过去是硬性的,不管原籍是哪儿,考到北京的院校,就必须“落户”在所属院校,虽说可能是“集体户”,但也铁定会是当地(比如北京)户籍;现在,落户是“自愿”,考入北京院校,愿意落户在学校,校方就会出面给予办理,成功率近乎百分之百,如果不愿意“入户”,也可以。笔者家小孩一位河南同学(室友),就选择不落户北京,但大多数孩子,还是会“自愿”落户哒。

不过,“落户”政策,可能只涉及本科生,研究生就不一定。单就上述两位顶级名校女硕士而言,具体情况不了解,所以也不敢说她们是否赶上并利用了“落户”政策,也不敢说她们的“第一学历”也就是本科时候还跟北京没有关系;可以肯定的是,即便她们出身顶级名校,但也不可能因而改变性别,她们在就业中的不幸遭遇,与其说根子在户籍,倒不如说是触了“性别歧视”的职场暗礁。

不管怎么排除,暗礁,终归还是会存在;性别这个“自然条件”,虽然很不大可能劣势转优势,但并不意味着暗礁就铁定绕不过去;前提是,得知道有这么个暗礁,以及,提早、充分、理性、智慧地去谋划,如何绕过去。

当然,即便因为考学而获得了院校所在城市的户籍,也到底是“外来户”,跟“坐地户”相比,本地资源,存在差异,有些时候,差异还挺明显——土生土长的本地孩子,可以利用上一辈甚至上两辈在这个城市积累下的各种资源,以解决就业问题;但,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原生”或说“基础”的“本地资源”,也是有限、很有限的。

总而言之,性别、户籍、本地资源这些“自然条件”,的确存在,但真不见得那么那么地具有决定性意义。“自然条件”的弱势甚至缺失,的确构成困境,但实在不必要用焦虑将其放大;至少,这样的“先天不足”,不应该是在毕业了要求职的时候才被察觉和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区别“努力”和“有效努力”

还是说前面那两位各自驳斥、质问“说错话”网红小伙儿的顶级名校女硕士——在她们义愤填膺、振振有词甚至可谓“字字玑珠”的讨伐中,很强调了自己有多努力。

如果她们自报的“学业门第”没水分的话,乍一听,的确会觉得,她们很努力、足够努力。不是吗?能考上顶级名校,还能拿到高等学位,肯定不只是靠聪明和运气,必须得努力、很努力,才行。从“学业门第”的角度论,她们已经把百分之九十九的同龄人甩在身后了!甚至,连笔者都觉着,她们这样的,并不在网红小伙儿说的连职场都进不了的群体之列。

可是——世上太多事,就怕“可是”——可是,在她们的自我“标榜”中,笔者的的确确没发现那么高的学位、从那么牛的学校毕业,她们却是“干”了什么——在什么领域有实践性尝试、在哪些地方实习过、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学术成绩,等等,半个字儿信息都没收到!

当然,没收到信息,不等于人家“没有”;就便“没有”,也不能说人家不是努力学习的孩子。可职场是实用感知的属性,不能让ta“感知”到你的“现时价值”,ta就会很轻易地去放大你在“自然条件”上的不足;ta很可能不会明示与你在“现时价值”上的违和;这种隐晦,不仅碍于方方面面的“规则”,也暗含一条“铁律”,就是——关于“现时价值”的ta的所需和你的不足,你,应该意识得到。

很多孩子,尤其其中靠努力刷题获取好成绩而“跃龙门”般考进名校的那些,都会明里暗里地自满于“分数成就”;以至于跻身名校乃至顶级名校后,还兀自“沉迷”在对于课程学习成就的单线条追求当中。虽然“六十分万岁”不够积极,成绩好也还能获得诸如奖学金、“保研”之类的“实惠”,但一味追求“原始态”的学习成绩,很难说不会遮蔽视野、过度消耗时间和精力,以至于贻误对“其他方面”的“发现”及相应的“另类”的、扩展性的努力。而恰恰,认识并适应社会、习学生存本领、围绕所学专业做实践性尝试、发现并尝试性发展具有社会生存属性的“自属”兴趣爱好等等这些“其他方面”,是需要甚至更需要去投以关注和“铺展”的“有效努力”。

别说利用假期顺着所学专业及其可能的延展领域参与实践或者干脆就是短期工作,就连“不搭嘎”地跑跑网约车送送外卖,真在学生时代有过历练,都不至于为毕业后的就业太过焦虑,都至少敢于或说“愿意”相信,困境,是暂时的。

这样说,估计会被怼:都跑网约车送外卖了,还上什么大学啊!既上了大学,就得学习;人家学的好,读研、拿学位,难道就是为跑网约车送外卖?太可笑、太贱了吧!

不错,上大学,得学习;但个人浅见认为,大学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学会如何学习以及该在什么时候、什么样的境遇下,去学习什么。如果说,往学术里“钻”,有机缘、有禀赋、有条件,能搞出成果,当然也很好甚至更好啊!总之是要让“努力”变得“有效”就对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正视“偏差”而力求适应

不说大学普遍的学科分类和教学水平跟社会对于专业技能的区分与需求存在怎样的“公差”,因为说了也解决不了;也不评价“扩招”所导致的各种社会效应,因为那不是笔者这等草民有资格置喙的;就说咱普通老百姓的意识中挺普遍存在的“认知偏差”——关于年轻人就业,由“基底”到“较高层面”,大抵有三大“偏差”:

偏差一,不上大学就没法就业。

这观念,以前是没有哒。四十年前“改开”早期,初中毕业“分流”,即便在北京这样的地方,比例也高到至少过半,大多数人都没上高中,更别说考大学上大学了。

后来扩招了,更多、越来越多的后来者们,有了上大学的机会,就逐渐在一些地方形成了上大学是人生必由之路的说法;随着扩招不断“进一步”,曾经红火的中等职业教育或退缩或“升级”,形成领域性的“抽空效应”,以至于大多数地方,都弥漫起除了上大学别无选择的氛围。

表面看,似乎全民受教育水平“跃进”了;但这种跃进式提升之下,人们,尤其是大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有关就业的观念,却没有相应的适应性变化;即便有所变化,也没能“同步”、到位;择业观、就业观,还停留在初中毕业就“大分流”的“上M代”,以至于形成这边大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那边大把岗位招不到年轻人的“怪相”。

偏差二,靠上大学改变人生命运。

不管怎么形成的以及可以怎样、再怎样地去改善,现实是,相当长一段时期,咱们国家的城乡差异和地域差异,都不仅存在而且明显。

随着“普教”水平的提升,更多人有了参加高考并籍以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很不少的地方很不少的人口群体中,就生发了上大学改变人生命运的现实追求,由较早时期的“跳出农门”、进城,到后来的“做人上人”——在高等教育大幅度“增益”、几近“普及”的形势之下,期望过高以至于相当程度脱离了必须面对的现实。

结果是,就业状态与期望的差距日益拉大,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两头不满、相互挤压,呈现“双向极端化”趋势——大学毕业生改变命运的意愿严重得不到满足,用人单位则对其“价值”难以认可甚至产生怀疑。

偏差三,就业一定要专业对口。

说老实话,就便是在大学生还比较“宝贝”、很多毕业还“包分配”的三四十年前,专业对口,就已经不是百分百的必然了。笔者本人,毕业即就业,但专业也不是完全对口,堪堪只能算“相关”。

随着包括扩招在内的一系列较长期的改变(说“改革”也行),学科专业大大细化,类似的“相关”,也渐呈“模糊扩展”,除去诸如基础教育(师范)、军事、政工、司法、临床医学、高精尖科技等相对特别的具有较高针对性的领域,大多数学科专业,都很难“恰当对接”社会范围内广义存在的岗位专业需求,本科及以下程度,这样的特征就更加明显。

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为数颇巨的年轻人不止于本科毕业而仍要确立更明确方向继续深造的缘由,所谓“读研是延缓就业”,如果“延缓”是理性驱使,这话可谓不无道理。

这些认知偏差,不是说咱们老百姓怎么“没活到位”、“不够格”,而是面对就业难的困境和焦虑,一时间可以比较主动去认识到的,很大程度上,也是能够主观能动地去适应的。

总之,认清现实,努力适应,才是摆脱困境的“正招儿”;焦虑,只会把困境坐实、放大。困境越是严峻,越是要狠狠甩开焦虑!

很难!但不是、绝不是,不可能!

需要努力!有效的——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