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子婴次”青铜炉。图据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掐丝珐琅海棠式手炉。图据故宫博物院官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东临淄大武西汉齐王墓陪葬坑出土的西汉铜方炉。图据淄博日报

寒冬已至,气温持续走低,北方早已进入了供暖季,即便室外大雪飘飘、北风呼啸,室内也只需穿一件单衣甚至短袖。而南方,尤其是江苏、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则是空调、电热毯、小太阳等取暖设备各显神通。
  如今,我们取暖有“神器”,古代没有电、燃气,如何温暖过冬呢?

1
用火盆、手炉、被炉等取暖

  古人也有自己的暖手宝,在《红楼梦》《琅琊榜》《甄嬛传》等古装剧中,都曾出现过它的身影——这就是手炉。手炉小巧精致,多为铜制,内装炭火,外壳包裹内胆,可通过内外两层空气传导散发热量,是古代宫廷和民间普遍使用的取暖工具。
  手炉由火盆演变而来。1923年,河南省新郑李家楼出土了“王子婴次”青铜炉。该器整体呈长方形,形状似盘,敞口,方唇,内壁有铭文7字:“王子婴次之燎炉”,与炉同时出土的炭箕和漏铲,作用大概是用来转移火种和添加木炭。学术界多认为这正是古时可移动的取暖器具。
  除了摆在室内、捧在手心、笼进袖内,炉子还被放进了被窝里,主打一个“随时随地都要暖暖的”。
  西汉司马相如的《美人赋》有关于“卧褥香炉”的记载,后《西京杂记》里更是有详细描述。卧褥香炉是一种铜制容器,里面可以放入炭火和香料,放在被窝里以后,无论怎么翻滚,四周的环形支架都能保证香炉呈水平放置,不仅可以让被子暖暖的,还带有香气。

2
墙脚装壁炉、墙上涂椒泥

  除了不同形式的“暖手宝”,古人在修建房屋时也很讲究保暖功能。
  在位于陕西西安阎良区的秦汉栎阳城遗址三号古城,考古专家发现,四号建筑一个房间的东北角有一处壁炉,它的火门位于屋内,烟道处于墙体中间,推测为冬天取暖使用。
  而位于河南郑州的仰韶文化大型古代聚落遗址——大河村遗址,还有一处5000年前古人建造的“暖房”。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史前居住基址。考古人员发现,这处墙壁的表面有灰烬,周围有没有燃尽的木炭,推测这里很可能是古人冬天取暖、夏天保留火种所使用的柴火房。在房基墙壁中间,可以看到有并排圆孔,相当于空心砖,能很好地起到保暖、隔绝室外冷空气的作用。
  西汉时期的取暖建筑变得更环保。据《西京杂记》载:“温室以椒涂壁,被之文绣,香桂为柱,设火齐屏风,鸿羽帐,规地以罽(jì)宾氍毹(qú shū)。”古人认为花椒不仅闻起来香,还“性温”,于是就将花椒捣碎了和泥涂在墙壁上。最出名的莫过于西汉的温室殿,墙上有椒泥,还挂着用大雁羽毛做成的帷幔,地上铺着西域毛毯。椒泥墙保温性很好,温室殿在大冬天甚至还可以赏花。

3
靠吃来取暖,暖胃又暖身

  食物是身体热量的重要来源,适宜的食物可以提高人体御寒能力。热美食,温美酒,把食材投入沸腾的锅中,发出“咕咚咕咚”的声音,与三两好友一起围坐畅聊,想着就很舒服惬意。这不只是现代人的享受,古人也爱。
  从山东临淄大武西汉齐王墓陪葬坑出土的西汉铜方炉中,可以找到古人关于吃的智慧和快乐。铜方炉是一个“多功能烤炉”,打开炉子上面的覆斗形盖,是一个烧烤架。炉壁中腰折收,有箅(bì)子(竹蒸架子)。此外,在炉子的四面,还有许多镂空的条形出气孔。看来,淄博烧烤可能在两千多年  前就“上桌”啦。
  另一种热气腾腾的美食,就是火锅了。有没有发现“鼎”字有点像火锅的形状?鼎有三足,不需要另置灶台,可直接置于地面,腹下可以烧火,直接加热鼎内的食物。不少出土的鼎,腹下有烟熏火燎的痕迹,这正是把鼎充当了“火锅”。
  温酒相伴,更添暖意。温酒器最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汉代有了温酒樽,到了制瓷业发展空前繁荣的宋代,还出现了包括注子、温碗和盖在内的形制巧妙、工艺精良、功能成熟的陶瓷温酒器皿,古人的生活态度确实让人惊叹。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吴冰清 综合央视网、洛阳网、淄博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