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个“关注”,听故事品百味人生的同时,还能获取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62年,李克农将军病重。在回忆起往事时,李克农将军忍不住懊悔道:
“我当初犯了一个大错,险些酿成严重的后果,周总理留情了,批评我轻了。”
究竟是什么样的错误,能让李克农将军病重时仍旧念念不忘呢?
“特工之王”一时疏忽险些犯错
时间拨回1926年,这一年对李克农来说意义重大,因为在这一年,他成功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入党次年,李克农就奉命打入芜湖青帮内部收集情报,并成功获取重要情报。也就是从这一年起,组织看出李克农在地下工作中的天赋。
1929年,李克农奉命进入上海,成为国民党上海无线电管理局的一员,并在此时发展多名下线,负责收集国民党内部情报。
1930年7月底,刘伯承秘密来到上海。不料他的行踪竟然被国民党特务知晓,蒋介石甚至亲自下令,决不能放刘伯承离开上海。
与此同时,李克农也接到陈赓的命令,必须突破国民党的重重封锁,护送刘伯承离开上海
如何能够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下,护送刘伯承离开呢?李克农不免陷入了沉思。
虽然李克农表面上已是中统局局长徐恩曾身边的红人,但无论是明面上还是私底下,想要开口子放走刘伯承,几乎都是不可能的事。
想到在上海警察局担任侦缉队长学生邢子春,李克农决定另辟蹊径。他假意拉拢,让邢子春跟着他去南京。
对于往日老师的邀请,邢子春当然一口答应,更何况李克农还是中统局局长徐恩曾身边的红人,和李克农搞好关系,对他百利而无一害。
因此,在看到李克农身边还有一个戴着墨镜的男人时,邢子春并未产生任何疑心,只以为又是另一个大人物。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此人正是刘伯承。就这样李克农圆满完成任务,成功将刘伯承送出了上海。
时间来到了1931年,中央特科的负责人顾顺章被捕,随即叛变。情况危急,李克农立马设法通知中央,并迅速安排成员转移,才让许多的情报人员逃过一劫。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情报王者,却差点犯了一个致命错误。
1938年,李克农得到周总理的命令,前往广西桂林建立八路军办事处。
而在一次外出时,李克农在街上偶遇一位情报员,忍不住的就上前打了招呼:
“谢秘书,谢和赓!”
这位名叫谢和赓的人,是国民党桂系军阀白崇禧的机要秘书,而作为我党情报工作的领导,却与国民党将领的秘书如此熟悉,李克农的两名部下不禁开始怀疑,莫非谢和赓也是我党的地下组织成员?
其实这两位小同志的猜测完全正确,谢和赓不仅是我党地下组织成员,而且直接对周总理负责。因为当时的环境人多眼杂,谢和赓在看到李克农后本想避开。岂料李克农却主动上前打招呼,若是自己视而不见,反倒容易被怀疑,于是他只好硬着头皮上前攀谈。
李克农本以为这是件小事,可当他回到住处后,越想越不对劲,甚至被惊出一身冷汗,于是赶忙向周总理汇报。
周总理得知此事后,生气的批评了李克农,要求他不能再犯此错误。
也不怪周总理如此生气,当时的桂林是桂系军阀的核心所在,不知道隐藏着多少国民党特务。而李克农身份特殊,作为我党情报工作的首脑,他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招致敌人怀疑,万一暴露了谢和赓的身份,那将会引发一场重大危机。
李克农一生勤勤恳恳,在情报工作中又机变百出,这次却犯下了如此低级的错误。于是他便把这次错误记在心头,直到临终前仍在念叨。那么这位让周总理如此关心的谢和赓,又是何方神圣呢?
白崇禧最信任的人,却是我党的忠诚战士
谢和赓与大多数有志青年一样,自小便向往着自由和革命,他的哥哥谢铁民也经常带着他了解共产主义。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谢和赓与同学们走上街头,参加爱国游行。为了更好的报效国家,谢和赓选择投笔从戎,在1932年底前往察哈尔抗日前线。
1933年,谢和赓进入了冯玉祥的部队,并且先后担任冯玉祥和吉鸿昌的秘书。
与此同时谢和赓经宣侠父的介绍,秘密加入共产党,成为地下工作者,代号“八一”。考虑到谢和赓广西人的身份,组织给他的第一个命令,就是接近桂系军阀白崇禧,进行秘密潜伏。
接到命令的谢和赓想到,冯玉祥与白崇禧曾联盟对抗蒋介石,于是谢和赓决定走冯玉祥的门路。当他带着冯玉祥的推荐信来到白崇禧这里时,果然得到白崇禧的重视。
为了进一步获取信任,谢和赓在担任广西工商局研究员时,起草了一些计划和草案,获得了两人的赞赏,甚至他还获得一张,可以随意出入李宗仁白崇禧住处的特别通行证。
1934年初,谢和赓借口为了加强工作能力,向白崇禧推荐了宣侠父。
宣侠父在黄埔军校中又被称为文武双全人才,工作能力自不必说,加上谢和赓极力推荐,于是宣侠父成功的进入广西绥靖公署,担任上校咨议官。至此,一对工作搭档成功插入了桂系军阀的心脏中,将许多秘密情报悄悄传往党中央。
1937年8月,谢和赓成为白崇禧的机要秘书。10月,谢和赓写出一份计划书《全民性全国军事总动员纲要》,一份由李克农负责秘密送往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另一份则被他交给白崇禧。
白崇禧、李宗仁甚至是蒋介石,都对这份计划书大加赞赏,那句著名的抗战名言“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正是出自谢和赓的这份计划书。
1938年,李克农来到桂林建立八路军办事处,偶然遇到谢和赓,于是上前打了招呼,没想到却差点暴露了谢和赓的身份,好在及时补救,才未出现差错。
特工之王继续大放异彩
李克农虽然犯了这个错误,但瑕不掩瑜,他依然是我们最优秀的情报员。
1941年,李克农回到延安,继续主持情报工作。在此期间担任中央情报部副部长,在他的主持下,组建了驻西安情报系统,成为我党在北方工作的重要支点,可以说没有李克农,我们在北方就处于被动局面。
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展开和谈,然而这不过是蒋介石的缓兵之计,他一面筹备和谈,另一方面则积极将部队调往北。李克农为收集情报,孤身犯险,前往北平担任机要科工作,为我们在北方的胜利,做了突出的贡献。
全国解放后,我们不仅面临着百废待兴的局面,而且各地仍然潜伏着大量国民党特务。李克农的工作重心,就转移到抓捕特务上来。
军统局局长毛人凤手下有多名特务,其中最为倚仗的,就是代号“0409”的特务计兆祥。他不仅精通收集情报,而且还擅长破译密电。
1949年年末,毛主席决定访问苏联。而计兆祥得知此事,迅速将情报传到了毛人凤耳朵里。
毛人凤随后计划炸毁专列,幸而密电被李克农截获并破译,这才破坏了这个计划。
李克农受命揪出这个隐藏的特务“0409”,然而当时的我们,除了这个代号外一无所知。
李克农苦思冥想,终于制定了计划,首先特务活动肯定需要经费,于是他就从银行下手,果不其然,在天津查到了一笔可疑的汇款,它是从香港汇往北京,取款人留下的落款是“北京新桥贸易总公司计爱琳”。
经过一番调查,李克农认为计爱琳的弟弟计兆祥有重大嫌疑,想要确定他的身份,还不能打草惊蛇,李克农陷入两难。
突然他灵光一现,使用电台会消耗大量电量,于是他悄悄调查计兆祥家的电表,果不其然,比起邻居家要多出几倍,而且用电高峰期,与特务“0409”的发报时间完全吻合,由此可以确定,计兆祥就是隐藏的特务。
1950年2月26日,李克农带领公安人员,将计兆祥当场捉获,并搜查出电台、密码本等证据。铁证如山,计兆祥只得承认自己的特务身份,这场大案也被称为“新中国反间谍第一案”。
1954年七月,朝鲜战争进入胶着状态,中美双方都有意和谈,美方派出了国务卿艾奇逊,企图在谈判上占据优势,而我方的代表团,缺少一个口才好心态沉稳的团长。于是毛主席和周总理一商量,不约而同的想起了李克农。
正如毛主席所说:
“前方作战有彭大将军,吵架让他(李克农)去咱们吃不了亏,反而还会让美国人头疼!”
第一次谈判,美国傲气十足,宣称要让志愿军退一步,否则就要进一步打击。然而接下来的几场战斗,美军不仅没取得优势,反而再次被我志愿军打退,还损失了八万余人。
在经过双方长达两年的拉锯谈判,以李克农为首的代表团据理力争,最终达成了停战协议。
1955年授衔仪式,李克农被破格授予上将军衔,他也成为了第一个不会打仗的将军,然而他所经营的地下战线,毫不逊色于其他将军。
1957年,李克农不慎摔倒,造成了脑溢血,自此身体每况愈下,终于在1962年支撑不住,与世长辞,享年63岁。
小结
我党创始人之一,董必武同志为李克农送上挽诗:
“三十年前事已赊,知君才调擅中华。能谋颇似房仆射,用间差同李左车。天不慭遗兹一老,人如可赎岂千家。箕裘克绍芝兰秀,高举红旗幛落霞。”
这不仅是对李克农一生的总结,更是对他至高的评价。谨以此文纪念所有的地下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