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者按

在中国戏曲的璀璨星河中,稀有剧种犹如散落的明珠,各放异彩却鲜为人知。这些剧种,或流传于一地,或仅存于一团,它们不仅是文化遗产的瑰宝,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展现了中国戏曲的多样性与深厚底蕴。2024年8月27日至9月1日,由中国戏剧家协会、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滨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山东省戏剧家协会、滨州市委宣传部、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滨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博兴县人民政府承办了“首届中国戏曲稀有剧种优秀剧目展演”。10月21日,中国戏剧家协会组织了“稀有剧种保护传承专家论证会”,这些活动的举办旨在唤起公众对稀有剧种的关注与保护意识,让这些濒危的艺术形式在新时代绽放新的生命力。本刊围绕稀有剧种的保护与传承,组织若干专家稿件,共同为传承和发展中国戏曲文化贡献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稀有剧种蕴含着丰富的能量

——首届中国稀有剧种优秀剧目展演观后

文/曾静萍

虽然已经离开博兴一段时间,但那些稀有剧种的精彩演出依然历历在目,难以忘怀。在6天的时间里,我观摩了41个剧种的41个折子戏节选,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和感动。这再次证明了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博大精深,以及其蕴含的地域人文魅力,展现出无限的可能性。我惊叹于古人对戏曲舞美极简主义的自信和胆识,他们创造出具有剧种特质、风土乡情的程式,使得演员召之即来、挥之即去,遨游于角色所需的场景和物件间,其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合理性令人惊讶与折服。同时,我们看到一批活跃在各地民间舞台的年轻一代正在成长。他们的表演张弛有度,渐入佳境。让我们看到边缘的稀有剧种后生可畏、坚守勃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音戏《王二姐思夫》

五音戏《王二姐思夫》旦角的表演,通过运用头部不同节奏的微摇来表达思念、羞涩等多种心绪,两边嘴角上扬,让一个少女在赞美中的得意和腼腆淋漓尽致栩栩如生得以展现,竟令观者不禁渴望期待这个动作的重复再现。当我问她学戏过程时,我们发现她的老师“梅花奖”获得者……就坐在台下,此情此景看到了传统艺术的传承中,良性的师徒关系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瓯剧《酒楼杀场》

纵观戏曲武戏演员,都感叹其艺术生命的艰辛与短暂,担忧当下有些缺乏毅力的演员,心疼那些坚持下来的年轻一代。当看到瓯剧《酒楼杀场》,欣喜地发现两位演员较早地领悟到运用内功发力的珍贵,能够在从容、娴熟中过招,这全靠心力掌控手眼身法步,令人感到十分顺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龙江剧《挂帅难嫂》

龙江剧《挂帅难嫂》姑嫂二人的表演者的功夫也是了得。朝气和颜值扑面而来,唱、念、做、打各项技能全面,节奏的把握与肢体语言、眼神交流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显示出她们的身后,又有着一位尽职尽责的老师在不断激励,令人既羡慕又感到欣慰。

莱芜梆子《推媳妇》中,两位演员巧妙地运用两条软藤,在载歌载舞间转换出独轮车、扁担、崎岖山路、树林等场景,展现了戏曲虚拟想象空间的无限可能,令人叹为观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莱芜梆子《推媳妇》

正字戏《积锦记·百日缘》当七仙女迫于天威痛别董永时,有一段程式表演,通过一整套顺逆转身的肢体表演,表现腾云驾雾离去却又割舍不下的返回,精准地演绎人物难舍难分的舞台行动。如果演员能更规范地融入角色,那么这个戏的传承应该会更完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字戏《积锦记·百日缘》

松阳高腔《八百两》和石家庄丝弦《赶女婿》展现了舞台实践对于年轻演员而言是熟能生巧的关键所在。合理的舞台调度以及词曲衔接的节奏,是通过演员间的默契合作而逐渐形成的。老剧目的演绎,不仅仅是老师的教导,更应该是学者的理解。只有明白所以然再实践于舞台和观众交流,方能化为自己而得心应手地去表达,可喜的是,我们的年轻演员们,在不断的演出中领悟到了此中的惬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家庄丝弦《赶女婿》

梨园戏《朱文》,人鬼情未了,一部宋元时期的残本在舞台上焕发新生,经过近900年的岁月洗礼,传承至今。据我所知,这个戏的排演,从老艺人到今天梨园戏1953年建团以来,有九代传承人接力,代代演绎,不断发展。常言道返本开新,人进化的本身就夹杂着时代的气质,就梨园戏孤本《朱文》而言,每代传承人的舞台呈现气质都会有差别,这种顺理的发展是有规律,也许本身也就是开新的一部分因素,常演常变,在不变与变中去完善,可能比人为的创新更安全。同样在莆仙戏《目连·后花园咒誓》的表演中也看到了年轻演员演古戏所缺的那一点点味道。

莆仙戏,是我深感敬仰的戏剧种类之一。这个拥有近千年历史的剧种,保留了一整套古本、科介、曲牌以及锣鼓经,还有诸多优秀且经典的传统折子戏。它以其极其古朴厚重的风格,散发出浓郁的福建“兴化味”。如果有人坚持说戏曲演员不用体验之谈,那么他们可以在莆仙戏的科介中寻找论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蓝面具藏戏《卓娃桑姆·寻王》

藏戏并不常见,我曾在上戏学习时结识了一位藏戏演员巴桑,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缘由就是一个来自草原的七尺男儿,却无比的矜持害羞和真诚,因此,由于他我对藏戏多了一份特殊的情感。观赏蓝面具藏戏《卓娃桑姆·寻王》时,我向周育德老师请教,他告诉我这个剧目在当地需要演唱一整天,它是一个极具仪式感的戏剧种类,让我受益匪浅。当我被一群松弛自然、活泼开朗的藏族姑娘的表演和歌声所震撼的同时,我联想到中国众多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和浩瀚的民族艺术。在这些少数民族的声腔艺术中,它们与当地民众的劳动和生活紧密相连,融为一体。我不禁想到了泉州的南音,苏州的评弹等地方艺术形式也是如此。

我们更期待这些珍贵的稀有剧种在未来能够获得来自各地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扶持与关注,在抢救与保护中得以弘扬与发展。

(作者系国家一级演员、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文华表演奖获得者、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获得者)

毛小雨

周育德

贺宝林

梁 燕

责任编辑 罗松

设计制作 孙竹

主管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中国戏剧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