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走失,电梯直达
来源:美与理念
作者:因美而自由
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1891-1976年)
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是现代社会少有的通才,与哈耶克、波普尔并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三大思想家”。尽管他的影响深远,但普通人对他的了解却相对较少。波兰尼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展现出超凡的才华,还在社会科学中与哈耶克、波普尔共同抨击极权主义,捍卫自由体制。他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在于他对计划经济的深刻反思,揭示了计划经济不可行的根本原因。
自从前苏联体制崩溃以来,“计划经济不可行”已成为社会共识。然而,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寄希望于在现代高科技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辅助下,实现计划经济的理想。然而,波兰尼早在1930年代就通过其著作《社会、经济和哲学》明确指出,计划经济的根本问题在于它无法有效利用人类的“缄默知识”。
(波兰尼《社会、经济和哲学》)
波兰尼在《个人知识》一书中提出,人类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显性知识是可以明确传授和验证的,如数学公式和学术理论;而缄默知识则是无法言说、无法完全传授的日常技能和直觉,如驾驶、沟通技巧和企业决策的直觉。这些缄默知识分散在无数个体之中,难以被集中管理和调控。
(波兰尼《个人知识——朝向后批判哲学》)
计划经济试图通过全面收集和管理显性知识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但忽视了缄默知识的关键作用。波兰尼指出,苏联在其“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试图通过统计数据和中央指令来管理经济,实际上却消灭了至关重要的缄默知识,导致经济运行的失败。尽管苏联政府通过参考国际价格、利用地下黑市和发放特权来维持计划经济的运转,但这些手段仅是权宜之计,无法根本解决资源配置的问题,最终导致了巨大的浪费、饥荒和腐败。
波兰尼是第一个揭露苏联计划经济骗局的先知。他指出,苏联在光鲜的统计数据背后,实际上依赖于资本主义的资金、技术和手段来维持计划经济的运转。这种“单中心秩序”不仅无法有效配置资源,还扼杀了个体的创新和竞争能力。计划经济的核心问题在于它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复杂多变的需求,因为现代社会的信息分散在无数个人手中,每个领域或团体都需要形成自己的决策中心,无法被单一的中央权力所掌控。
波兰尼进一步指出,现代文明的本质是“多中心秩序”。在这种秩序中,信息和决策分散在多个独立的中心,每个中心通过分工、交易和自由联结实现合作与创新。这种复杂的网络结构使得现代经济能够灵活应对变化,推动持续的发展和进步。
相比之下,苏联的“单中心秩序”试图通过中央集权来管理整个经济体系,忽视了分散的缄默知识和个体的创新能力,导致了系统性的失败。现代市场经济正是基于“多中心秩序”的理念,通过分散决策和自由竞争,实现了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社会的繁荣发展。
迈克尔·波兰尼的理论深刻揭示了计划经济不可行的根本原因。他通过对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的区分,指出了计划经济无法有效利用分散在个体中的缄默知识,从而导致经济管理的失败。现代社会的成功依赖于“多中心秩序”,这种分散的决策和自由的市场机制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需求,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持续的发展。因此,计划经济不仅在理论上难以实现,实际上也在历史实践中证明了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