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向前一步”,是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的书籍《向前一步——女性、工作及领导意志》。
当我自己明确意识到“向前一步,勇敢进取”的时候,是在大学校园。为什么讲座分享嘉宾是女性时,必然会被问到“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
难道男生就不存在家庭与世界的兼顾吗?还是说,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仅仅提供经济上的供养就是一种常态?从大多数人的生活现状看,答案是后者。
这种困惑,在学校通识课的取向割裂中达到了顶点:作为新时代的女性,作为有独立意志、有能力自主选择生活方式的个体,我们为什么还依旧要学习那些不断强化性别刻板印象的事情?
《女性学》提供了性别意识的视角,提醒我们应该摆脱他人的凝视,拥有自己的主体性。
可《形体》《家庭生活科学》《现代礼仪》等课程又在试图教我们刻板印象里女性应该拥有的那些品质:如何更好地处理家务?如何更好地修理自己的仪容仪表?如何拥有良好仪态?
大一时的困惑,在大二时有了些许的缓解,因为我看到了更多的客观现实:学校教育的成果是需要毕业生就业情况展现的,单纯地用口号呼吁女性自强、自立、自尊、自信,只会带来诸如小众文化圈地自萌的结果,而不会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更深的社会参与。
换然言之,这是学校愿景对于社会现实的妥协: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所公办全日制女子普通高校,我们有自己的期待,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女性成才成功;可成才成功的前提是你要站在桌上,你要与你同龄,乃至于比你年长的男性群体去争夺话语权。
性别偏见是无法在短时间消除的,即使你拥有自己的稳定内核,你也需要学会适应这个社会的规则,等待机会去拥有改变的可能性。
正因如此,“她知蔚语”这个自媒体项目才会成为可能:
我们关注女性,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而性别这个角色注定了会有不同于男性的诸多处境,无论是生理上的(如月经),还是心理上的(如月经羞耻)。
我们发展女性,是因为女性在家庭教育当中的主导性地位一直存在,在家校协同教育期待的今天,我们想要给下一代更好的文化熏陶和人格培养,不仅仅是依靠学校教育的支撑,更需要家庭教育的托举。号召男性参与到家庭内部当中,形成更和谐的家庭、两性关系,则另一个方面的议题。
我们赋权女性,是因为女性参与社会劳动的过程当中,不仅仅存在着性别偏见的就业歧视现象,为其职业发展造成阻碍,更因为厌女情绪与女性污名化等因素也在阻碍女性主动向前、勇敢进取。
某种意义上来说,关注女性是核心,寻找发展机会、提供赋能可能性是支撑。可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会发现我越来越聚焦于女性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割裂,而忽视女性生存困境背后,应该去延展的社会背景和探讨的解决方案。
即,我们不是每一个人都要成为女权主义者,但每个女性都应该活出自己的人生。换句话来说,女性主义理论本身就是流动、分散且复杂的,我们不需要因为一个观点,一个论据,一个理念,以这些观念为样本困住自己的生活。
甚至于你用这样的方式,本身便是违背的女性主义所倡导的原则,从一个框架,到另一个框架并不是真正的解放。
正因如此,「知蔚」在2024年踏上新的征程:从女性出发,不止于性别桎梏,观察社会现象,洞察商业落地,用经营性思维,直面处境,近身格斗。
我们想做的无非就一个核心,希望可以帮助更多女性向前一步。如果成效有限,那希望我们团队的每一个人都能因这些思考和沉淀,有勇气去直面自己人生的风雨。
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 「知蔚」成员招募报名
走进知蔚:过去、当下与未来
「知蔚」的过去,与“女性”、“主体性”及“社会情绪”密切相关。
「知蔚」的现在延续着这个标签,从女性处境出发,陆续会出现:女性的独有经历(如痛经),性别文化的审视……
剥落性别身份,作为个体,社会情绪如何影响你?城乡进程变化中,你的认知与体感?如何破局?
这些微小的洞察,往往会涉及到宏观大势与群体性经验。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只是“处境”的延展。
因此,「知蔚」关注女性,却绝不止于性别桎梏。我们的期待,是看见处境,改善局部气候是阶段性胜利,最终推动处境的改变进程,即消除“人=男性”公式,令人的主体性得以充分舒展,实现基于个体意愿发展的诸多可能性。
过去: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关注女性”:从性别文化的角度解构刻板印象,用女性榜样唤醒“女本位”意识。
/呈现方式:一方面,分析现有女性自媒体实践提供的赋能,及相关女性形象传播所反映出的问题;另一方面,就「知了」「蔚语」「她音」三方面展开内容输出,为女性成长赋能。
现在:「知蔚」的执行
/「知蔚」愿景与方法论:直面处境,近身格斗。前者是「知蔚」共建的“打破同温层”行动,后者是「知蔚」共创的“内容赋能,协同成长”。在共建共创中,触摸人文温度,捡拾商业思维。
/自媒体矩阵:b站@她知蔚语-陪伴的力量;播客@蔚然成风-社会议题的展开;公众号@知蔚新语-深一度的分析。
未来:「知蔚」的深入探索
/「知蔚」自有平台内容输出的完善,五大方面议题的深入、三个载体的创意呈现。
/「知蔚」团队建设与价值验证:你愿意为自己的兴趣与爱好买单,但会有人愿意为你的成果买单吗?这是我们未来一年要去探索的事情。
知蔚共创:内容赋能 协同成长
「知蔚」当前运营尚处于“为爱发电”状态,试行一年再做调整。但在此基础上延伸的项目,会根据参与度进行费用分成。
尝试和探索的过程中肯定有所失落,但只要在做“正确的事”,找到相应、可行的方法,未来就并不遥远。
服务内容
/「知蔚」自有平台的内容输出,包括但不限于微信公众号、小宇宙与b站。
/「知蔚」关注议题的合作、项目交流与沟通,包括但不限于内容投稿与审核、专刊制作、活动策划与执行等工作。
招募对象
/能对自己负责,尤其是对选择有始有终的成年人。相比于当前的能力,意愿和未来的规划也许更重要。
/愿意相信我,且信任我有这方面能力给予你价值的个体。(创作本身是相对主观的,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标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见和局限,没有信任度,难以达成有限“标准”下的共识。)
/有热情参与到内容创作中,愿意尝试和接触微信公众号、小宇宙、b站内容运营,有相关运营经验及长足发展计划的个体优先。
/有基本的写作与分析能力,对【知蔚】所关注的议题感兴趣,有相关沉淀及发展规划的个体优先。
/有一定的时间自由度,在一年服务期内能做到每周可开会、有贡献度的个体。
服务约定
/一年服务期,每年年底做一次意愿摸底。(可持续、也可返归,核心在于意愿/能力的匹配。)
/费用根据运营情况与项目实际参与度核算。
扫描二维码进入 「知蔚」成员招募页面
结语:呼唤背后,是渴望作祟
一篇关于00后“处境”的评价特别有针对性:当我们不再认同以往的性别观念秩序,对当下女性主义实践感到困惑不满,又对未来模糊不清时,迷茫就成了常态。
一如真人秀观察《再见爱人4》,人们通过三对嘉宾的婚姻状态和现状去分析婚恋观,却在麦琳的身上看出了更多矛盾和不解的地方,于是麦学成了热词。
“我配喝一杯咖啡吗?”并不是关键的问题,关键的是个体的内核和人生航向的标定是否清晰、可落地。这种取向,在个体成长中也很突出,一如网友所表达的,00后没有找到可以捍卫自身利益的伦理认同。
00后既反叛,又在出走后无所适从
「00后,最大的遗憾则是,他们既不相信革命叙事的合法性,现实世界的残酷让他们饱受权力的压制,充满了对于特权的厌恶,然而,他们又难以栖息在自由叙事的框架之下,所以“公知”作为一种污名化的标签,成为了他们讨伐知识分子的利器。而对于市场与计划,威权与民主,等等一系列问题,00后实际上一直处在撕裂与迷茫之中。」
挣脱迷茫、高举旗帜,实现内核稳定的过程注定漫长,需要经历“打碎-重建”的挣扎。所谓的“躺平”叙事,不过是情绪宣泄的发疯之言,每个人都有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望。
在此情形之下,「知蔚」诚邀对处境(女性/个人发展)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共建共创,一起同行,那份孤独感与不安或许能有所减弱,彼此支撑、收获友谊。
【知蔚】的核心取向是:关照处境,躬身入局。
群体性的经验固然重要,可以提供方向指引;但个体的艰难与声音,是非常差异化的,群体经验不见得能够复刻。
正因如此,「知蔚」共建:“打破同温层”行动才有意义。毕竟,相比于前者,能用创作赋能;后者则需要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是精准地”搭把手“的关系。
因此,「知蔚」愿景的当下解法是,与“共创”成员做事业,与“共建”成员谈生活。这两个身份当然可以重叠,核心是个体的诉求与期待。
我们呼吁,是因为看见;我们呼唤,是因为渴望。
当你有了心动与期待,生活便有了无限可能。无论你现在身于何地、处于怎样的境遇中,期待我们的共建共创能给予你一些勇敢与能量。
本文信息源于微信公众号“知蔚新语”(ID:zhiwei-xinyu)与“化橙Cena”(ID:xuannuan-weiguang)整理,具体招募贴可在“知蔚新语”置顶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