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滚烫美食滑过喉咙,

你可曾想过食管正历经磨难?

由于数十年喜食烫食的习惯,

家住福州的

七旬老伯陈大爷(化名)的食管

最终癌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吃烫食成瘾,老伯食管“拉响警报”

从年轻时起,陈大爷就特别喜欢吃烫食,在他看来,热气腾腾的食物更能打开味蕾,激发食欲。

近段时间,陈大爷在吞咽时总会隐隐伴有哽咽感。于是,他前往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做了体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络图

这一查,可把陈大爷吓坏了。原来医生在他的食管上段发现了黏膜癌变。由于肿瘤已突破黏膜下层至固有肌层,超出了内镜治疗的范围,陈大爷被转至胸外科林招贤主任团队,计划安排外科手术切除。

AI助力,“三镜联合”创新突围

按照诊疗常规,团队里的黄建源主治医生对陈大爷进行了术前检查。

好消息是陈大爷食管的肿瘤尚属早期,且平素基础疾病控制良好。但看到陈大爷的CT后,黄建源却犯了愁。

原来陈大爷心脏的大血管先天发育畸形,为双主动脉弓,它将食管上段完全环绕,遮挡了手术视野,使得本就复杂的食管癌手术难上加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林招贤主任医师在术前联合多学科专家,对陈大爷的病情进行探讨。在林招贤的指导下,黄建源先借用AI三维重建工具,对陈大爷的胸部血管和脏器进行3D重建,更清晰地判读食管和血管间的位置关系。

同时,林招贤还结合目前国内外食道癌的诊疗手段,创新性提出“三镜联合”(即胸腔镜、腹腔镜、纵隔镜)的模式,解决陈大爷变异血管遮挡食管的难题,为患者争取根治性切除的机会。

手术当天,在省立医院金山院区手术室麻醉及护理团队的配合下,林招贤主任团队经过5个小时抽丝剥茧般的操作,成功完成了手术。术中出血仅50ml,术后3天,陈大爷就能在病房中自如活动。

预防食管癌,从改变饮食习惯开始

据林招贤介绍,福建是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尤以闽南地区更为多见。食管癌除了会遗传外,喜食过烫、过辣、过腥食物及腌制品,以及吸烟、酗酒等因素都易诱其发生。

平日喜食烫食,易造成咽喉部的炎症,包括喉炎、咽炎、食管炎等。频繁摄入温度过高的食物,会对食管黏膜造成反复烫伤。食管黏膜在不断的损伤和修复过程中,发生细胞异常增生,增加食管癌发病风险。

林招贤强调,进食食物的适宜温度宜控制在正常体温上下浮动5℃的区间范围内。人们可借助手部皮肤与食物短暂接触,以此简单估量食物温度。倘若手部皮肤瞬间产生明显过热甚至烧灼感,便表明该食物当前温度过高,不适宜即刻食用,应待其温度降低后再进食。

对于有食管癌家族史,或有上述不良习惯的人群,林招贤建议40岁后应定期筛查食管癌,运用普通胃镜或无创食管造影,能很大程度筛查出食管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最大程度预防和阻止食管癌的发生和发展。

现在刷到我们全凭缘分

大家记得设置星标

关注精彩内容不迷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林颖

实习生:王婧雯

编辑:兜兜

审核:黄美辉、陈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