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东源深入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及市委“138”具体安排,坚持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建设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县为总抓手,紧扣县域这个战略支点,点线面综合发力,扎实推进经济发展、“百千万工程”、绿美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任务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为打好全年“收官战”,“东源发布”微信公众号将围绕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全域土整、新型城镇化建设、绿美生态建设、备耕打穴、清淤行动、创客活动、文旅融合等方面推出《跨年系列活动》,全面推动各项工作高效落实,为明年开好局打下坚实基础,敬请关注。

冬至大过年,热闹添喜庆。12月21日,东源县举行“百千万工程”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暨首批环城郊野经济带项目开工仪式,20个项目同时开工建设(其中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11个、首批环城郊野经济带项目9个),进一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城市品质与城市形象,促进城郊经济发展,打造文明美丽幸福之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梁伟光,县委书记秦卫民,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大荣出席活动。

01

据悉,其中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11个,投资总额约5.93亿元,涵盖道路建设、河道治理、绿化提升、公共服务设施等领域,主要涉及城市客厅和南园古村2个重点片区。其中,在城市客厅片区谋划了包括东源县城行政大道下穿京九铁路工程在内的4个子项目,通过完善配套设施建设,补足城市发展短板,提升县城中心区人气和烟火气;在南园古村片区谋划了包括古村农旅配套设施工程在内的7个子项目,通过提升景观风貌,完善配套设施、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载体。

02

东源自今年5月获批全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县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积极抢抓发展机遇、主动作为、迅速行动,坚持重规划、强动能、优环境,立足地域特征和文化特点,紧抓“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从生产、生活、生态的实际需求出发,高起点做好顶层设计,明确了以“全域农文旅融合发展”为核心,围绕县城各片区功能定位,从产业导入、消费场景、农文旅发展等角度,重点打造四大片区(城市客厅片区、南园古村片区、滨江科创城片区和蝴蝶岭工业园片区)和一条风貌带(河源大道沿线风貌提升带),以此提升县域发展综合吸引力、承载力和聚集力。在此基础上,东源依托城市郊区的自然资源与区位优势,通过融合生态、文化、农业、旅游等多元要素,将新港镇、仙塘镇和义合镇三地“串珠成链”,精心谋划了全县环城郊野经济带(分为六大主题),以推动城乡融合、产业升级,促进城郊经济发展,为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推进“百千万工程”增添强劲动力。

03

项目开工建设仅是起点,建设好、运营好这些项目才是关键。刘大荣在致辞中表示,接下来,县委、县政府将始终秉持“项目为王”理念,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切实保障项目“无障碍”推进,全力为项目建设和发展提供优质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同时希望项目业主单位和施工单位要集中力量、集聚资源,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实现早建成、早运营、早见效。

根据规划,未来10年,东源将统筹促进县城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等各项重点工作,积极推进县城空间格局重构和功能完善,打造文明美丽幸福之城。力争到2027年,试点取得明显成效,县城短板弱项进一步补齐增强,公共资源配置与常住人口规模基本匹配,县城居民生活品质明显改善,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8%;到2035年,实现县域常住人口达50万人、县城城镇人口达20万人、县城服务人口达28万人,城镇化率达50%,将县城打造成为特色突显、富有活力、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江城市和品质健康生活首选地。

市总工会副主席、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兼职副主任曾广生,市发改局副局长吴中洋,省城规院、中铁(广州)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源市分行、中国铁工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市政环境建设有限公司有关负责同志,县领导赖建军、邹元涛、吴丽琴、刘仲源,仙塘镇、新港镇、义合镇一名主要负责同志,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各位特邀嘉宾和动工项目企业代表参加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