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半月谈》2024年第23期内容

“海鲜”这个词,似乎与新疆这个远离海洋的地方格格不入。近年来,通过科技创新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新疆在峡谷和盐碱地里养出了人们印象中沿海、沿湖地带才有的特色水产品,成就了一段沙漠戈壁中的渔业传奇。

沙漠戈壁也能虾鲜鱼肥

这个秋天,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和田县英艾日克乡托勒干吉村养殖的螃蟹迎来丰收,一只只大螃蟹被快速送到当地水产市场。

“在丰水期将玉龙喀什河的水引入养殖塘,给螃蟹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新疆昆仑优品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成伟介绍,依托和田县独特的沙漠盐碱地资源,企业成功探索出养殖大闸蟹的新路径。

当地还养殖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鲈鱼、鲑鱼等高经济价值的水产品,打造水产品养殖品牌。

在喀什地区莎车县墩巴格乡,纵穿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的叶尔羌河为水产养殖提供了丰富的水源,让原本产自东部沿海省份的澳洲小龙虾落户在此。水产养殖农民合作社的技术员木巴热克·阿不来提说,10多个池塘的养殖用水最大限度还原自然水系。

新疆拥有广袤的盐碱地,近年来,新疆探索盐碱地水产养殖,以渔降盐压碱,推进盐碱地有效治理和渔农综合利用。

看着一笼笼活蹦乱跳的南美白对虾被拖出水面,阿克苏市润泽农庄养殖基地的养殖户周京森说:“要提高海虾虾苗的成活率,需要对其进行淡化培育,以适应当地水质。”淡化培育技术的有益尝试为新疆开发利用南疆盐碱水域、构建新疆特色的盐碱水湖塘养殖生态新模式提供了更多可能。

阿勒泰的螃蟹、阿克苏的南美白对虾、麦盖提的澳龙……通过水资源综合利用,新疆戈壁渔业快速发展。

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三和水产养殖基地,沐浴在蓝天下的养殖池荡漾着阵阵波澜,一只只甲鱼正“惬意”地趴在岸边晒背,工作人员忙着捕捞、包装。

“又到了贴秋膘的时节,甲鱼卖得特别好,最多一天能发200多只。”养殖户杨尚蓉说。

科技赋能助推产业升级

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喀拉苏乡,喀什河在峡谷绝壁间穿行。新疆天蕴有机农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里,数十个单体面积2000平方米的圆形生态环保网箱点缀在水面。水下,两米多长、自重400多公斤的渔业水下清污机器人利用光学摄像头、声呐成像设备观察水底情况,每小时清污30至40立方米,实现水底废弃物无害化循环利用。

走进企业的初加工车间,一条条虹鳟鱼被真空泵吸上来,简单处理后,传送至保温周转箱,再用冰和冷水覆盖降温,不到两分钟,虹鳟鱼完成封箱,销往外地。

“这里常年流淌着天山冰川活水,6米以下的水温始终保持在10摄氏度以下,适宜冷水鱼的生长。”新疆天蕴有机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秀说,企业看准这一天然优势,于2014年投资2.5亿元在喀什河下游探索高品质三倍体虹鳟鱼生态养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新疆博斯腾湖,渔民展示刚刚捕到的大鱼 张啸诚 摄

新疆拥有4600余万亩宜渔水域,河流、湖泊、水库、天然坑塘众多,且水质优良,发展渔业条件优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邓康处介绍,新疆共有鱼类88种,其中土著鱼类46种。

为了充分利用渔业资源,新疆近年来加大产业扶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推广、项目支持等方式,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

10月26日,农业农村部渔业援疆工作座谈会在乌鲁木齐召开。半月谈记者从座谈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投入1.1亿元支持新疆渔业发展。来自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浙江淡水水产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分赴天山南北开展渔业援疆技术服务指导。

今年5月,新疆受援的240万尾虾苗——罗氏沼虾新品种“南太湖3号”,搭乘航班落地新疆,在昌吉、阿克苏、和田等地安家落户。“这是企业发展的好机会,通过加强与其他省市水产科研机构的紧密联系,企业能学习先进养殖管理技术。”和田地区新疆丰泽科技水产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张世景说。

“渔业援疆”为新疆渔业发展注入新动能。邓康处说,利用好新疆的资源禀赋,坚持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理念,发挥好人才和技术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优化升级,提高渔业产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随着新疆加快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产销距离远、运输成本高、基础设施不足等短板得到弥补。新疆渔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24年,新疆水产品产量预计将达到19.6万吨。新疆大水面生态渔业、设施渔业产量与规模较2023年增幅达10%左右。

打造特色渔业品牌

近年来,新疆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渔业龙头企业,依托订单农业和产业化经营,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在新疆天蕴有机农业有限公司,曾经是牧民的哈义萨尔·阿合胡孜带着妻子成为“渔民”,如今夫妻俩一年收入近10万元。

新疆渔业的快速发展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增收渠道和就业机会,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今年中秋节期间,和田县英艾日克乡托勒干吉村水产养殖基地上市大闸蟹14吨,产值达140万元。“成功养殖沙漠大闸蟹为我们乡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我们将继续扶持沙漠大闸蟹产业,完善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田县英艾日克乡乡长阿不力克木·亚力坤说,未来将积极拓宽市场,加强品牌建设,把产业打造成区域名片。

通过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渔业品牌和产品形象,新疆不断提高水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新疆电子商务发展研究报告(2023)》统计,2020年至2023年,新疆水产品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达到94.49%,其中2023年地产水产品网络零售额实现3.95亿元,同比增长106.26%。

新疆,这个远离海洋的地方,正在创造属于自己的渔业奇迹。

半月谈记者:关俏俏

原标题:《远离海洋的新疆,渔业何以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