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援引俄罗斯卫星网消息,近日,统一俄罗斯党主席梅德韦杰夫抵达中国开始为期两天的工作访问,这是自2022年12月之后梅德韦杰夫又一次访华之行。在北京,中方领导人会见了梅德韦杰夫。中方领导人表示,在与统一俄罗斯党建立关系的20多年间,双方展开了高水平、具有建设性的互动,在治党治国经验方面加强了交流互鉴,不断充实两党机制化交往的内涵,持续强化中俄两国的政治与战略互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期,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统一俄罗斯党主席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来华开展为期两天的工作访问。在之前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媒体就此事提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称,统一俄罗斯党主席梅德韦杰夫访华属于中俄间一次重要的高层交往。有关访问的具体情况,中方将及时发布信息,可予以关注。

当前,全球地缘政治动荡不断加剧。俄乌冲突已持续近三年,巴以冲突的外溢让中东局势变得紧张,叙利亚局势也再次风云变幻,而且特朗普即将就任美国总统,他所推行的“孤立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会给全球贸易体系带来新的挑战。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从会后发布的新闻稿可知,此次访问重点依然在中俄双边关系方面,不过这一访问也涉及到针对应对全球不确定性因素以及混乱局势进行战略对表的内容,毕竟这些全球性的问题都对中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自10月起,这已经是第三位俄罗斯高层官员访华了,而且这些官员均来自俄罗斯国家安全领域。在10月时,俄罗斯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前往北京进行访问。到了11月,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前来访问,他出席了中俄第十九轮年度战略安全磋商以及中俄执法安全合作机制第九次会议。从这些访问安排上看,从国防部长,到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再到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其官员层级逐步上升,不排除这是在为中俄两国元首未来的互动进行铺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俄贸易正发生变化之时,梅德韦杰夫展开访华之旅。这一访问无疑向外界释放出一个信号:中俄两国关系依旧坚如磐石。实际上,此行意在再次表明,基于现有的合作,中俄双方将不断推动构建更紧密的经济关系。哪怕面临外部压力,双方也总能找到合作共赢的方法。近年来,中俄两国在能源、基础设施、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格局已经形成。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及七国集团依旧不死心,妄图“威逼”中国切断与俄罗斯的联系,还要求中国对俄罗斯实施制裁。而俄罗斯已经明确自身立场并作出承诺。近来,中俄之间的一系列合作越发顺利,北约和七国集团(G7)又开始不安分起来。华盛顿和布鲁塞尔甚至以经济制裁相要挟,宣称若中国不与西方“保持一致”,就会面临严重后果。在西方主导的全球秩序里,他们的逻辑很直白:中俄之间的友好合作显然属于“另类”。

梅德韦杰夫访华结束后发表了名为《论国家认同和政治选择:俄罗斯和中国的经验》的长文。这篇文章的“吸睛程度”仿佛超过了他的访华之旅,在国内外引发众多讨论。梅德韦杰夫在文中重点提出中俄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2024年12月16日至17日,中俄边界联合委员会第30次会议于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方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参赞周宏友,以及俄方外交部无任所大使科兹洛夫共同主持。参会人员涵盖两国外交、国防、海关、水利、移民等部门代表以及地方政府代表。会议期间,氛围友好、坦诚且富有建设性。双方积极对双边关系予以评价,也对《中俄国界管理制度协定》的落实情况作出积极评价,并且充分认可中俄边界清晰稳定、边境地区合作持续深入发展的良好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国际地缘政治的宏大叙事中,中俄边界问题犹如一团纠缠许久、承载着数百年厚重而复杂历史的旧麻。尽管如今中俄国界条约已经起到了定分止争的作用,但是当提及“遗留问题”的时候,我们必须拨开层层迷雾,用全新的视角去看待。从长远发展来看,这些“遗留问题”是深化双方合作的阶梯。借助“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边境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够进一步升级,例如可以共同推进新铁路桥的建设以及公路拓宽工程;在生态保护方面,双方能够携手构建跨境自然保护区,从而让东北虎、丹顶鹤等珍稀动物的栖息地实现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