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汇区华泾镇大桥居民区,一场以“连心桥”命名的自治项目展开,它不仅为老旧社区注入了新的活力,更是在居民心中搭起了一座座温暖人心的桥梁,还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显著的成效,成为社区治理的新典范。
大桥居民区,建于1994年,随着岁月的流逝,这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已超过46%,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如何让社区重点关爱人群,特别是这些社区的“沉默少数”——独居老人,感受到社区的关怀与温暖,成为大桥居委会近年来不断探索的课题。2023年,一个名为“连心桥”的自治项目应运而生,它以“美丽楼道”建设为切入点,不仅美化了居住环境,更重要的是,它像一根纽带,将居民的心紧紧相连。
“连心桥”项目的核心在于激发居民的自治热情,实现社区治理的共治共享。大桥居委会依托该项目,组建了一支由党员引领的美丽楼道自治队伍。这支队伍汇聚了居民代表、楼道长、业委会成员以及物业人员,他们共同组成了“楼道议事团”,不仅聚焦于“美丽楼道”的打造,更将触角延伸至小区事务管理、居民矛盾化解以及促进邻里融合等多个方面。这一转变,让居民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从“我”走向了“我们”。
抓住老房加梯的契机,大桥居委会在自治团队的配合下,率先在加装电梯的3幢楼道内进行了空间微改造。这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升级,更是情感纽带的加固。每栋楼的墙面都被赋予了新的生命,设置了“社区简介”和“连心桥”板块,每个楼组还根据自己的特色撰写了主题故事。如75号楼以“孝亲爱老”为主题,构建了“邻里互助圈”,让老年人感受到“不离家,不离情”的温馨;97号楼则展现了“睦邻友好”的精神,无论老少,有事大家齐心协力,共同营造和谐氛围;而99号楼作为“党员先锋楼”,党员们以身作则,提升了服务群众的能力,让小区充满了温度。
“连心桥”项目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还打破了邻里间的隔阂,激发了居民的归属感和荣誉感。通过将居民的生活和社交扩展到楼道,大桥居民区成功地将社区治理下沉到最小的单元——楼道,打通了自上而下的社区治理“大脉络”。这一过程,不仅畅通了党建引领下的自治渠道,还通过“微活动”“微心愿”“微实事”和“微治理”,实现了社区治理的精细化和人性化。
以美丽楼道为初心点和重心点,以自治平台为切入点和溢出点。“连心桥”不仅仅是一个项目名称,它更是一个多层级居民需求表达和解决机制的平台。大桥居委会通过建立从楼组到居民区,再到片区的需求表达路径,确保了居民的声音能够被听见,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在项目推进中,居委会注重抓住“干些啥”“谁来干”“怎么干”的关键问题,聚焦居民的“急难愁盼”,通过自治与共治的结合,找到了社区治理的最大公约数。
为了持续优化社区治理,大桥居委借助自治项目团队的骨干,通过上门走访收集民意,挖掘小区内的热点难点问题,为议事协商会议提供议题。同时,以“优服务”“优治理”为目标,健全居民协商议事机制,坚持“民事、民议、民决”的原则,促进居民参与小区治理,形成了“自治+共治”的社区治理模式。美丽楼道建设成为党员群众学习的阵地、邻里风采展示的平台、邻里互助的港湾,有效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动力,为构建自治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共同体提供了宝贵经验。
如今,走在大桥社区的楼道里,邻里互助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孤老结伴互助”到“邻家妈妈”,再到“爱心教师”,每一个平凡的故事都传递着不平凡的力量。比邻而居,友好互往,大桥居民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美丽楼道”的深刻内涵,让这座老小区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来源:上海徐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