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每一朵浪花都蕴含着独特的故事。1959 年,新中国迎来了成立后的第一个十年,中央决定举办盛大庆祝活动。9 月 30 日,人民大会堂宴会厅里一场盛大的国宴拉开帷幕,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出席,七千多人欢聚一堂,一边享受美食,一边观看表演,热闹非凡。然而,在这欢庆的氛围中,宴会厅天花板上却 “藏着” 50 个人,他们的身影显得神秘而特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溯往昔,在延安时期,杨家岭礼堂没有电灯,毛主席乐观地憧憬着未来:“等到以后革命胜利了,一定要建造一个容纳万人的大会堂。” 后来革命胜利了,但中国因长年战乱而千疮百孔,急需投入建设。可就在这时,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派出百万志愿军赴朝作战,全国的重心都转移到了战争方面。直到 1958 年 8 月在北戴河,毛主席提出要在北京建造一批大型建筑以展示中国十年成就,人民大会堂便是其中最重要的项目,且需在国家十周年庆典前完成。

当时距离庆典仅有一年多时间,任务艰巨。北京市委组织大批专家进行方案设定,首先要确定人民大会堂的地点。因为还有革命博物馆、国家大剧院等大型建筑需在 1959 年国庆节前夕修建,经过专家与领导的商讨,最终决定将人民大会堂建在天安门广场西侧。地点确定后,设计方案成为关键。起初中央要求建筑面积约 7 万平方米,能容纳上万人即可,但后来又要求在建筑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能容纳 5000 人的宴会厅和人大常委办公地,这无疑加大了设计难度,大家讨论一个多月仍无满意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在历史上也有类似案例,比如修建长城时,在工程浩大、条件艰苦的情况下,秦始皇广征民夫,工匠们面临着各种挑战,包括地形复杂、材料运输困难等,但他们依然努力克服,不断探索合适的建筑方法。同样,面对人民大会堂设计的难题,周总理指示让青年专家加入讨论。

1958 年各部门设计方案出炉,周总理最终采用北京市规划局的方案,人民大会堂总面积达 17 万平方米,虽超出中央规定,但最为合理。设计方案确定后,内部结构还需完善,由于时间紧迫,指挥部决定让工程师边设计边建设,并亲自到工地督工。经过 10 个月的努力,人民大会堂终于建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9 年 10 月 1 日,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庆典如期举行。这一天,有大阅兵游行活动,同时要在新建的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举行国宴,参加人数约 5000 人,除我国领导人与各界人士外,还有八十多个国家的贵宾,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也在其中。在一切准备就绪时,宴会厅顶棚构架出现问题。由于建造时采用木龙骨架,上面布满电线,全部开灯可能引发火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建造时电线经过测试,但这是第一次举行宴会,为确保安全,便安排了 50 名工人留在顶棚各个区域,一旦出现火花,就用防火棉扑灭。这 50 名工人肩负着艰巨而伟大的使命,他们就像古代战场上的无名勇士,默默守护着重要的阵地。最终,他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保障了宴会的顺利进行。这 50 位 “黑衣人” 就是这些平凡而伟大的工人,他们在幕后为这场盛大的庆典保驾护航,他们的付出与努力值得我们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