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以人民福祉为念,千方百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好日子从哪里来?”速新闻组织记者走进宿迁三个乡镇,三个村(社区),成子湖、西南岗、涟沭结合部“三大片区”寻找答案,推出“让谁过上好日子”系列报道,看“改革高地”如何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一切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出发,奋力发展经济,守好群众的好日子;看三个村(社区)如何紧跟时代,让群众享受到最大的发展红利;看一群人如何在“经济洼地”崛起,一起感受“幸福美好生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要靠艰苦奋斗来创造”。
速新闻记者 李尚程 杨芹 周妮 颜靖尧当时代的年轮回到1955年,沂涛在全国率先编制的两年发展“全面规划”再次唤醒人们的记忆;
当时光的车轮前行到1978年,改革的春风吹绿了上塘那片希望的田野;
当光阴的脚步来到2015年,一场深刻的绿色变革在耿车“诉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道理;
时光在走,社会在变,折射出的是人民的美好生活在更新迭代。
“新歌”嘹亮 幸福曲长
12月19日清晨7点,记者驱车穿越冬日的晨雾,来到宿迁东部窗口——沭阳县沂涛镇。
“今年白酒销售情况怎么样?”“上次要申报的材料,镇里帮办人员办好了吗?”上午10时许,沂涛镇党委书记徐飞走进江苏虞姬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向该公司副总经理侍春林询问企业发展现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没有政府的全力支持,就不会有企业的今天!”侍春林说,企业的发展也曾遭遇瓶颈,但在市县一系列政策的激励下,企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期,这也提振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规划建设沭阳县第一个白酒产业园、成立沂涛镇酒业发展协会、打造沂涛新型特色酒庄……近年来,沂涛镇全力擦亮“白酒名镇 ‘醉’美沂涛”特色名片。2023年沂涛镇白酒销售额首次突破1亿元,2024年目标是再翻一番。
近期,江苏蓝新食品有限公司在沂涛工业园区扩建了9000平方米的冻库车间。“我来沂涛已经12年了!沂涛助力了我们企业的发展,我们也见证了沂涛的变迁,更看到了这里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该公司总经理兰忠明说。
仅今年上半年,沂涛镇就收集了有价值的招商信息30多条,招引工业项目12个。目前已投产项目3个,在建扩建项目5个,其中投资6亿元的纺织公司成功落户该镇工业园区。“每一项工作我们都压实责任,因为每一个项目的背后,都承载着地方的发展,也孕育着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徐飞说。
不设“门槛”的政府大院、持续改善的民生福祉……记者走在沂涛大地上,感受到的不只是工业的腾飞、经济的崛起,更有群众触手可及的幸福。
“1993年,我创作了一首称赞沂涛发展的说唱鼓词《沂涛新歌》,登上了《人民日报》……”沂涛镇农民孙中华说,如今的沂涛镇,不好走的地方,都有路了;看不见的地方,都有灯了;没有水的地方,都通水了,他还想创作一首新的《沂涛新歌》,夸一夸这个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得民心的好政府。
3年来,沂涛镇累计投入9600多万元用于改善民生;先后投入1350万元对金葛楼大街等道路进行全面提档升级,提前10年实现镇区道路全面黑色化;连续3年,先后筹集400多万元用于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切实将群众的“呼声”变成“掌声”“笑声”。
落日熔金,沂涛大地一片金黄。记者经过该镇一座新开通的桥时看到了一块牌子,上面的内容有:1955年,沂涛根据自身实际,在全国率先编制两年发展“全面规划”,毛泽东主席亲笔给这份“全面规划”加按语……赞美沂涛敢为人先的精神。
离开沂涛镇时,林立的厂房、希望的田野、崭新的房屋……一幅幅美好的乡村图景呈现在记者眼前。这是这片土地深藏的力量,这是他们为了美好生活在接续奋斗,这是属于他们的好日子。
因“分”闻名 “合”以振兴
平坦宽阔的道路、现代化的企业厂房、高标准的农业大棚、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当金色的阳光洒在泗洪县上塘镇时,这片土地处处升腾着希望。让很多人想不到的是,这里曾和“贫穷”捆绑在一起。
“说上塘,道上塘,十家九户都缺粮;茅草屋,漏风墙,扯把稻草就当床……”在该镇垫湖村,记者见到了94岁的村民任楼甫,谈起40多年前的生活,他神色凝重。
这一切要从土地包产到户说起。
1978年之前,由于农业生产条件差等因素,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来源是“四靠”:吃粮靠救济供应、穿衣靠救济布棉、烧饭靠救济煤炭、用钱靠救济贷款。
穷则思变。为了改变命运,1978年下半年,原上塘公社垫湖大队第五生产队“私下”将集体的260多亩土地包产到户,将“大田”化作“小田”。“大包干”这么一“包”,就包出了农民的干劲,包出了生产飞跃,垫湖村由此被誉为“江苏农村改革第一村”。
然而,受制于自然禀赋、交通区位等多种因素,当地发展再次“掉队”。2008年,上塘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3572元,远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垫湖村被列为“省定经济薄弱村”。
时代洪流滚滚向前,面对新的发展难题,敢试敢闯、敢为人先的上塘人迎难而上,垫湖村率先探索“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人口向新建的居住区集中、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的布局改革,将“小田”合成“大田”。
土地分分合合,带来了什么?
当地开启了第二轮土地改革,农民流转了土地,住进了集中居住区,上塘镇建起了适合机械化作业的高标准农田。敢于开拓创新的上塘人开始发展特色农业,尝试种植榉树、无花果、金银花、碧根果等。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上塘镇不断探索轻纺工业发展,打造了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的上塘产业园,形成了以棉纺产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区。2021年,产业园被省工信厅评为“江苏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岁月为证,奋斗不止。12月中旬,记者行走在上塘产业园,随处可见正在建设中的厂房,机器轰鸣,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2024年,该镇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个,新开工2个,新竣工4个,预计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00万元,工业入库税收1600万元,工业开票销售10.5亿元,规上工业产值8.2亿元。
土地分分合合,到底图什么?
在该镇的江苏飞迪服饰有限公司,工人杨书梅告诉记者,自己如今在“家门口”就业,事业、家庭两不误,这样的日子让她感到很幸福;在该镇向阳社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项目已经启动,新建的健身广场、道路让居民非常满意;在上塘镇全民创业一条街,该镇陈吴村党支部书记李闪闪正带着留守妇女制作手工花,“花丛”里,不时传出欢声笑语;在垫湖村的春到上塘纪念馆前,两个孩子你追我赶,他们的母亲在一旁投来温柔的目光……
而这些珍贵的记忆和美好的画面,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也见证了他们为美好生活洒下的汗水。
破烂“出圈” 绿色“蝶变”
12月19日清晨,记者自宿城区德胜街驶入科创路,看见“深入践行‘两山’理念 谱写‘耿车模式’崭新篇章”这一醒目标语时,便抵达了宿城区耿车镇人民政府。
耿车,地处宿迁最西端,置身这片热土,或许最能读懂宿迁人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的改革气魄。
模压成型、铝框制备、配件安装……在位于耿车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江苏迁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流水线上,一片片PC塑料薄板经过加工,变成了精致时尚的箱包。工人刘倩每接到一个箱包,便迅速拿起胶枪,在箱包里侧布料上涂抹。“在‘家门口’上班,收入不低,还能照顾家庭,挺好的。”她笑着说。
“我们公司在今年5月正式投产,目前每天可生产1500个新材料时尚拉杆箱,产品主销英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家。”该公司负责人张水华说,公司作为耿车镇塑料精深加工产业的一颗新星,坚持推进绿色生产,提升高质量发展“含绿量”。
在一个偌大的工业储物箱旁,张水华捧起一把晶莹剔透的小颗粒说,这些小颗粒便是生产箱包的塑料原料,是从外地购进的,环保无污染。一旁,一名工人接过话茬:“说起塑料加工,耿车也是有历史的!”
追溯耿车发展史,绕不开“耿车模式”。
耿车镇曾属于黄泛区,当地人穷得叮当响。改革开放之初,人均可支配收入仅38元。1983年,时任耿车乡党委书记徐守存带队到浙江考察,回来后引导群众办起了塑料加工厂。一时间,废旧塑料回收加工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民营经济、集体经济“双轨并进”的“耿车模式”。
随之,耿车居民收入年递增33%,企业总产值达80亿元,“穷耿车”一跃变为苏北乡镇企业发展的“排头兵”。
然而,“耿车模式”让人们只看到了收入的增加,却忽视了这一低效益、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对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2012年,耿车被原环保部列为全国八大重点环境整治区域之一。
“耿车,必须转型了!”饱受生态之殇的耿车人终于觉醒,数万干群发出了一致的声音。
2015年末,宿迁市在耿车打响“塑料垃圾歼灭战”,短短66天,耿车关停近5000个加工点和货场,清运垃圾50多万吨,同时疏浚河道、复垦土地、栽植苗木、修复生态,困扰群众多年的环境污染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2016年,耿车再一次从头开始,确定家具电商、花卉苗木、塑料精深加工三个重点产业转型方向,掀起干事创业热潮。如今,耿车镇有家具家居、塑料制品、多肉园艺网店3120家。预计今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2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万元。
白墙黛瓦、树影婆娑、水流潺潺……如今,即便在万物萧瑟的冬日,耿车依然如诗如画。暖阳中,耿车镇刘圩村村民张华沿着青石板路,回到自家的精致楼房。院内,老人坐在椅子上晒着太阳,两个孩子嬉笑玩耍,幸福在平淡中流淌……
记者手记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温暖人心的话语,令人记忆犹新。采访中,记者走在镇里的大道、小巷、田野、车间……时刻感受到,这里的人们永葆初心、“镇”守一方,将奋斗“写”在大地上。而在中国,还有几万个这样的乡镇,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征程中,擘画出宏伟的蓝图,让人民过上了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