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
唐·杜甫
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
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
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
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自幼生长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其祖父杜审言是武后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他7岁时开始学诗,15岁时诗文就引起洛阳名士们的重视。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至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杜甫第一次漫游吴越。到过金陵、姑苏,曾泛舟剡溪直到天姥山下。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回洛阳应进士考试,不第。次年在齐赵一带开始了第二次漫游。在两次漫游中,杜甫看到祖国秀丽雄伟的山川,吸收了江南和山东文化的精髓,开扩了眼界,丰富了见闻。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归东都,筑席于洛阳与偃师之间的首阳山下,与夫人杨氏结婚。天宝三年(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相遇,2人同游,情好益密。两人相见恨晚,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继而又遇高适,3人同游梁、宋。天宝四年(745年),李杜又遇于东鲁,次年秋,杜甫将西去长安,李白准备重游江东,他们在兖州分手,此后再未会面。杜甫为此写过不少怀念李白的感人诗篇。此时期杜甫诗作以《望岳》为代表已有数百首,现存20余首,主要是五律诗和五言古体诗。
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年),杜甫来到长安,直至天宝十四年(755年),杜甫在长安居住了10年。这期间杜甫的思想和创作发生了巨大变化。他到长安的目的是求得一个官职,有所建树。天宝六年(747年),玄宗诏征文学艺术有一技之长的人到京城就选,杜甫参加了这次考试,但由于中书令李林甫从中作梗,应试者无一人被选。杜甫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天宝十年(751年),玄宗举行3个盛典:祭祀“玄元皇帝”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写成3篇《大礼赋》进献,遂得玄宗赞赏,命待制集贤院,却又没了下文。于是,他不断写诗投赠权贵,希望得到他们的推荐,但都毫无结果。天宝十四年(755年)十月,杜甫才谋得一个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负责看管兵甲仓库)之职。
在困守长安的10年里,杜甫一直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为了维持生计,他不得不出入贵族邸府,充当“宾客”陪伴他们饮酒吟诗,以求得少许资助。同时,他结交了一些与他同样贫困的朋友,也比较广泛地接触了劳动人民。他的足迹从贫穷的坊巷走到贵族的园林,从重楼高阁互竞豪华的曲江直到征人出发必经的咸阳桥畔,仕途的失败使他认识了统治阶层的腐败,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体会了人民的疾苦,这截然不同的两种生活状况在杜甫诗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天宝十一年(752年)以后,他写出《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等不朽的名篇,给当时的诗歌增添了新的内容和新的表达方法。天宝十四年(755年)冬,杜甫探视寄居在奉先的妻子,写出《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表达了他“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深情,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概括了社会上的尖锐矛盾,又描绘了“入门闻号唳,幼子饥已卒”的家庭境况。这时期流传下来的诗约100余首,其中优秀诗篇大都是五七言古体诗。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起兵后,长驱南下,很快攻陷了洛阳、长安。肃宗至德元年(756年),杜甫岁初在长安,五月避难奉先(今陕西蒲城)家中。第二年他听到唐玄宗逃往西蜀,肃宗在灵武(今甘肃省)即位,便把家安置在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境内),自己只身北上,投奔肃宗。不幸途中被安史叛军俘获,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因从他身上搜不出银两,遂以逃难百姓予以释放。杜甫在陷城中居住将近半年,却难以逃出城外。期间,他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听到唐军两次反攻,先后在陈陶、青坂两处全军覆没的消息,满腔悲愤,写出《悲陈陶》《悲青坂》《春望》《哀江头》等诗。直到至德二年四月(757年),他才在好友赞公(僧人)的巧妙安排下冒险逃出长安,奔赴肃宗临时驻地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被授左拾遗。八月,他回到鄜州探亲,完成长诗《北征》。此诗描绘了他在旅途上目睹的凄凉惨景和自己家境的贫穷,表达了对当前局势的意见。这年九月,唐军收复长安,十月收复洛阳,肃宗于十月底返京,杜甫也在这时回到了长安,仍任为左拾遗。次年五月,杜甫由于忠言直谏,上书为宰相房琯辩护,触怒肃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春,杜甫往河南探视旧居,归途上亲眼看到人民在官吏们残酷的压迫下蒙受的苦难,写出不朽的诗歌名篇“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组诗六首)。杜甫回到华州,已是初夏。这时关辅大饥,朝廷内李辅国专权,玄宗旧臣受到排斥,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
乾元二年(759年)七月,杜甫因政治上的失意而感到壮志难酬,希望破灭,便愤然放弃华州司功参军之职,携眷而行。这年秋天,杜甫由华州过长安,沿陇右故道,越关山,过马鹿,顺牛头河到社棠西行至秦州。当时的秦州治所即今天水市,已是“降虏兼千帐,居人有万家”的颇具规模的边疆重镇,“安史之乱”对这里影响较小,它还保持着相对的平静。时赞公谪居秦州,尝对杜甫盛言西枝村之盛,因作计卜居。杜甫在秦州初住城里,后移居东柯谷(今麦积区街子乡柳家河村)从侄杜佐处,主要靠卖药和旁人的周济过日子。这期间,杜甫领略了秦州的山川形势,山水名胜,物候人情,留下了59首饱含感情,脍炙人口的壮丽诗篇。这些诗篇,集中反映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和他当时忧郁悲愤、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清代任职秦州的宋琬曾集“二王”书法,刻石并列于玉泉观杜公祠碑亭内(后毁)。今人用玉泉观诗碑拓本复刻并建碑廊于南郭寺杜公祠。
杜甫的《秦州杂诗二十首》有好几首是描写东柯谷的幽姿奇趣、丰美物产、自然景色的。诗人饱经战乱之苦和仕途艰险,面对这桃花园般的境地,还产生过在这里长期隐居的思想。当地有泉曰白水涧,诗人在诗中一再写到。后人为纪念他,就将白水涧改名“子美泉”,柳家河村改名为“子美村”,村中杜甫故居改建成工部草堂,解放后还在原址上建成了子美小学。
诗人在秦州寓居3月余,会同谷宰来书言同谷可居,遂于阴历十月举家南下,一路艰辛跋涉,过赤山谷、穿铁堂峡、经盐官、入西和,行程半月,于阴历十一月后至同谷(今甘肃成县)。来到同谷,杜甫居住在粟亭。这时的他“贫亦甚”,靠拾橡栗、挖黄独充饥。居不逾月,十二月初经徽县栗川西、过木皮岭、渡白水江、翻青泥岭、渡嘉陵江,沿嘉陵故道入川。杜甫流寓陇东南期间,共留下了117首诗,其中在秦州就写了93首,平均每天一首。这些诗作,连同他赴秦州前的“三吏”“三别”等名篇在内,都是乾元二年写成的。所以这一年是诗人创作生涯中具有里程碑的一年。更由于有机会接近人民,因而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新的高度。他善于运用各种形式来进行创作,但在秦州期间,五言诗成了他主要的写作载体。语言精炼,具有高度内涵,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社会面貌,真实地再现了所处的时代,因而后人将其作品尊为“诗史”。
杜甫于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到达了成都。在表弟及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城西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世称“杜甫草堂”,从而使颠沛流离的杜甫结束了四年转徙的生活,得到了一个栖身处所。上元二年(761年)末,严武来成都任成都尹兼御史中丞,给过杜甫不少帮助。代宗宝应元年(762年)七月,严武应召入朝,成都少尹兼御使徐知道在成都叛变,杜甫流亡到梓州、阆州。宝应二年春,延续七八年的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个消息,惊喜欲狂,以为有希望回到洛阳,脱口唱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七律,发出内心的欢悦。但快乐只是昙花一现,西方的吐蕃又大举入侵,十月间一度攻陷长安,杜甫对此表现出无限关切,写出许多首诗,陈述他的政治思想。广德二年(764年)春,严武又被任命为成都尹兼节度使,杜甫也在三月回到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杜甫在成都节度使幕府中住了几个月,因不惯幕府生活,一再要求回到草堂,最后严武答应了他的请求。在这里,他先后住了四年,寓居郊游,赋诗题画,精彩之作层出不穷,留下诗作 240余首,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其中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最为著名,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永泰元年(765年),严武忽然病逝,失去依靠的杜甫只得于同年五月,率家人离开草堂,乘舟东下,于九月到达云安,因病不能前行,直到次年暮春病势减轻,才迁往夔州。他在夔州居住未满两年,创作十分丰富,成诗400余篇。诗中歌咏了夔州穷苦的劳动人民,描绘了这里险要的山川,反映了蜀中的动乱和对长安、洛阳的思念,怀友忆旧之作也大量增加,这时他的健康状况已越来越差。因夔州气候恶劣,朋友稀少,便在大历三年(768年)正月起程出峡,三月到江陵。他本想北归洛阳,又因河南兵乱,交通阻隔,不能成行。在江陵住了半年,移居公安数月,在年底到达岳阳,写出生动反映湖南人民疾苦的《岁晏行》。大历四年(769年)至五年(770年)是杜甫生活的最后两年,他居无定所,往来于岳阳、长沙、衡阳和耒阳之间,大部分时间在船上度过。大历五年冬,杜甫病死于行往岳阳的湘江船中,终年59 岁。他逝世前写出一首三十六韵的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仍以国家的灾难为念。杜甫死后,灵柩停厝(cuò)在岳阳。43年后,即宪宗元和八年(813年),才由他的孙子杜嗣业移葬于河南首阳山下。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一生坎坷,终不得志,因其在诗歌创作上所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被后世誉为“诗圣”,诗歌被后世称为“诗史”,可在唐朝当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诗作流传至今约1500多首,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时段的史事及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善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了完全成熟的阶段。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的集大成者。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裁,并加以创造性的发展。他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造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成为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言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目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
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我国悠久的文学史上,杜甫诗歌的认识作用、借鉴作用和审美作用都是其它诗人难以企及的。 (《天水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