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香格里拉12月21日电 题:瑞士侨胞杰素·丹珍和她的300多名中国孩子
作者 张丹 陈静
冬至,香格里拉的冷冽空气未能阻挡世界各地游客对人间胜境的向往。位于石卡雪山脚下的香格里拉市高原精酿啤酒厂,因独特的青稞啤酒和一位母亲与300多名孩子的动人故事,成为许多游客的打卡点。
“有的人生来就是母亲。”酒香弥漫的啤酒厂大厅内,担任行政总裁的藏族姑娘张卓玛指着墙上一张合照向游客介绍,“这位慈祥的奶奶就是收养300多名孤儿的瑞士侨胞杰素·丹珍,这间酒厂也是为保障孩子们就业而建。”
11月12日,张卓玛在香格里拉市高原精酿啤酒厂内讲述杰素·丹珍的故事。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杰素·丹珍是一名孤儿,7岁时被一对德国夫妇收养,长期生活在海外,后与瑞士侨胞结婚,育有2个儿子。1990年,她首次回到出生地拉萨,产生了帮助孤儿和困难儿童的想法。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她先后于1993年、1997年在拉萨堆龙德庆、丈夫的故乡香格里拉建立两所保育院,累计收养300多名孤儿。张卓玛正是其中之一。
“我和弟弟是香格里拉保育院的第一批孩子,那年我9岁。”张卓玛说,“杰素·丹珍不让我们喊她妈妈,而是叫奶奶。她告诉我们,每个人的父母都不可替代。”
2018年,由于政策调整,香格里拉市杰素·丹珍保育院的孩子全部移交当地儿童福利院。在距啤酒厂15分钟车程的保育院旧址,传统双层藏房里遗留着过去使用的桌椅、厨具、床铺,公告栏上贴满孩子们的笑脸,还有杰素·丹珍一家与孩子们的合影。庭院正中一棵苍松挺拔向上,墙角的秋千和跷跷板记录着孩子们的童年时光。
11月13日,香格里拉市杰素·丹珍保育院旧址。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张卓玛回忆,保育院有个习俗,每晚睡前,孩子们要排队和奶奶拥抱、道晚安。奶奶会给每个孩子发小零食,一颗糖、一块巧克力或一包辣条。
“我从小失去父母,常常做噩梦。到保育院后,每天最期待的就是晚安环节。”张卓玛说,奶奶身体圆润,抱起来肉肉的,很有安全感,拿到小零食会特别开心,连梦都变甜了。
保育院里4个孩子住一间房,两大两小,大孩子要照顾小孩子。白天,孩子们去附近学校读书,晚上回保育院自习。每周五、周六晚上,还能看2小时彩色电视。每逢节日,奶奶就带着大家唱歌、跳舞,并用DV记录这些珍贵时光。
“学校曾提出给保育院的孩子减免学费,但奶奶不同意。她说‘我的孩子一分钱也不用免。’”张卓玛说,“她不希望我们被区别对待。”
30多年来,保育院的孩子们逐渐长大,有的博士毕业到深圳工作,有的远赴上海、杭州务工,有的留在迪庆从事民宿、汽修、瑜伽等行业。“我的兄弟姐妹遍布全国,大家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没有一个人误入歧途。”张卓玛说。
为给保育院的孩子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杰素·丹珍的大儿子杰素·松赞经调研决定在香格里拉建厂,酿造首款本土啤酒。在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各级政府支持下,2015年香格里拉市高原精酿啤酒厂正式投产,用青稞酿造的香格里拉精啤问世。随后,胖卓玛、黑牦牛、松嘎等一款款承载藏族文化的精酿啤酒研发上市,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也出口德国、瑞士、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2016年,“黑牦牛”在德国“欧洲啤酒之星”大赛中获得银奖。
11月13日,香格里拉市杰素·丹珍保育院内的照片墙。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啤酒厂盈利后,大部分收益用于保育院运营,资助困难儿童,并优先招收迪庆州各福利院长大的孩子。张卓玛的丈夫洛桑崔赤是啤酒厂的首席酿酒师,他来自拉萨堆龙德庆保育院。远隔千里的两人,因为杰素·丹珍相识相恋、建立家庭并养育了一个可爱的儿子。
2020年,杰素·丹珍因病在瑞士苏黎世去世,永远离开了她的300多个孩子。
“奶奶一直说不想做伟大的母亲,只想做自私的母亲,只要我们平安健康长大,就很知足。”张卓玛说,“我想告诉她,我现在过得很幸福,也会继续传承她的公益事业,她可以放心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