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的儿子徐小岩带女朋友回家吃饭,为表欢迎,徐元帅亲自下厨做了满满一桌子菜。没想到,女孩看到饭菜的第一眼,就偷偷对徐小岩说:“你爸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看着父亲忙活的身影,徐小岩有些不理解为什么她会有这样的感觉,不禁有些疑惑。
“你怎么会这么觉得呢?”
女友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一眼桌子上的菜,基本上全都是些普通简单的饭菜,肉都没有几块,难怪她会多想。
顺着她的眼神,徐小岩这才明白了女友的意思,他挠着头笑了笑,跟她解释起来。
其实这并不是因为父亲徐向前对这次吃饭不重视,而是因为在他们家,这已经是对待“贵客”的标准了。
或许很多人都无法想象,这位参加过革命的开国元帅长期以来都过着节俭朴素的生活,就连贺龙的女儿都用“命苦”来形容他。
徐向前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中,小时候吃了不少苦头,后来上了战场,也是饱经风霜,革命时期吃不饱饭更是常态。
在艰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老革命家,形成了节俭的习惯,一直到新中国成立,百姓们的生活逐渐好起来了,他这个习惯也没有改变。
在党内外,徐向前的节俭简直出了名,大家亲切地将他称为“布衣元帅”,把他当做是学习的模范。
工作和生活中,他都穿着一身简单的布衣,哪里破损了,他就自己拿起来针线缝缝补补,从来不让别人代劳。
吃饭上,他的要求更加简单,餐桌上最常见的食物就是小米粥和窝窝头,一点清淡的家常菜就能够配着下饭,不管是谁来找他吃饭,都是一样的待遇。
除去粗粮,每到一个季节,他还会让人弄来野菜端上桌子,在他看来,野菜不仅能够让孩子们忆苦思甜,多吃这些野生的蔬菜还能强身健体。
因此,徐家餐桌上总是能够见到一片“绿色”,马齿苋、萝卜缨都是他的心头好。
在父亲的影响下,家里的子女们也逐渐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徐向前时常教导他们,不能够借着他的名义贪图享乐。
政府给他工作派的车子,孩子们从没有坐过一次,不管是上学还是工作,都让妻儿们步行前往。
在他看来,这是公家的东西,只能用于工作当中,不能借着这个名义当作己用,否则就是触碰了原则。
国家给予他的特殊待遇,他都不允许家人随意使用,一般不是迫不得已,他本人也不会选择麻烦国家。
一家人在老房子中住了许多年,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要给他修缮一下墙面,他也没有同意。
他的言行举止,深深地影响了子女们,孩子们在吃饭和出行上也不挑剔,在读书和工作的时候都很低调,为人和善礼貌。
晚年的元帅时刻关系着百姓们的生活状况,当听说一些贫苦地区,人民的生活艰难的时候,他始终不能忘记,心中十分愧疚,给中央写去了建议书,希望国家能够尽快解决当地的问题。
甚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嘱咐的仍旧是要低调离开,不要任何的仪式,只希望将自己的骨灰撒在奋斗过的土地上。
资料来源:“布衣元帅”徐向前是如何修身齐家的——团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