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你听说过“中餐厅综合症”吗?

想必绝大多数人,应当都是没有听说过的,但是你有没有听说过身边有人和你说过“味精不要吃,吃了对身体不好”之类的话?

如果你听说过,那么恭喜你,你也是“中餐厅综合症”的受害者之一。而所谓的“中餐厅综合症”,其实就是当世最为恶性的伪科学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味之素”诞生记

其实要说这个“中餐厅综合症”,其源头并不是中国,而是日本。

对西方人而言,他们对食物所感悟到的味觉,往往只有五种,也就是最为常见的酸甜苦咸辣,有人这个时候就要说了,辣是一种痛觉不是味觉,这个我只能说你开心就好。

但是还有一种味道,日本人的了解相对并不多,也就是“鲜味”。我们今天的味精和鸡精,其实提供的就是一种“鲜味”。在中餐和与之相近的日餐之中,鲜味算是很多佳肴必不可少的一种味道,只不过在现代化学出现之前,这种味道是如何形成的我们一直没能摸到门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1908年,日本化学家池田菊苗首次发现这个“鲜味”,实际上是通过一种名为谷氨酸钠的有机化合物所产生的。当然其本身并不仅仅只是由谷氨酸钠单独产生,还需要肌苷酸二钠和鸟甘酸二钠予以“辅助”,但谷氨酸钠的重要性最高。

当时的日本经历了连续数次的“米骚动”,加上现代科学刚刚传入日本不算太长的时间,所以当时的日本学界都在试图通过“科学的方式”来实现食物富裕,研究如何更高效的让国民摄入营养。反正就是瞎鼓捣,哪方面都研究,池田菊苗就这样在海带中提取到了谷氨酸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此之后,日本便开始生产以谷氨酸钠为主要构成的调味料,也就是早期的味精。这个东西刚刚问世,就受到了日本国内的追捧,毕竟工业化的“鲜味”相比于自然产生的“鲜味”,那真的不是一个量级,只能说是太香了!

而当时中日两国之间的民间往来如此密切,味精很快就传到了中国,我国商人吴蕴初看到了机会,开始在国内生产味精,然后还接连取得了西方国家的专利。紧接着,中国味精开始先于日本,传入欧洲和北美,渐渐的走入欧美国家的餐桌。

在最开始的时候,其实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人对来自中国的味精都没有什么太多的怀疑,味精的出现也给西方的老饕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然而随着一篇文章的出现,味精在舆论中突然被打入了谷底,“中餐厅综合症”也就此走入大众视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餐厅综合征”

其实所谓的“中餐厅综合症”,完全就是一个信口胡诌的产物。这个词汇最早出现于1968年,最先被人们视为一种“疾病”,确切说是一种不良反应。

“中餐厅综合征”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一种种族歧视的产物。1968年,美国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曾经收到了这么一封信,信件署名是“华裔医生郭皓玟”。

他自称是《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忠实读者,已经来了美国好多年了,经常前往中餐厅吃饭,但是在中餐厅就餐之后总是会感觉头疼脑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这种情况,他将其称之为“中餐厅综合征”,而根据他的猜测,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可能就是中餐厅经常使用的一些“特殊调味品”,也就是味精和醋,酱油什么的。这篇文章,很快就被《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所采纳发表,并且在全美掀起了轩然大波。

很快又有人声称,自己在给小白鼠注入了谷氨酸钠之后,小白鼠也出现了各种不良反应。越来越多的读者表示,自己可能确实出现过“中餐厅综合征”的症状,中餐厅和味精一时间成为了众矢之的。

然而所谓的“郭皓玟”,压根就不存在,那篇文章也只是两个美国青年医生,在中餐厅打赌时所开的一个玩笑。一个医生表示,外科医生永远不可能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文章,他的朋友反驳那可以试试,内科医生笑外科医生不懂医学,外科医学笑内科医生不懂政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这位外科医生在中餐馆当场写下了这篇无比扯淡的文章,虚构了一个所谓的“中餐厅综合征”,然后当场寄给了《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其实当时两人都没有当回事,可是没想到杂志竟然真的发表了,这俩人还算是比较有良心,一直给杂志方写信,澄清此事。

但是杂志碍于自身的权威性,始终都没有做出回应。所以“中餐厅综合征”也就一直愈演愈烈,但是后来很多人专门做了一些实验,证明味精其实对人体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的伤害。1971年就有一次这样的实验,99名志愿者吃下了五克谷氨酸钠,这个数量相对来说不算少了。

但是实验结果显示,没有任何一个志愿者出现异常反应。1979年,又有六个自称“味精过敏”的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一起服用了含有谷氨酸钠的饮料,结果其中四个人压根就没有不良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人基于这些实验数据提出了三大疑问:

为什么从来没有人在同一餐厅的同一时间出现“中餐厅综合征”反应?
为什么西餐也使用味精,但是“中餐厅综合征”只出现于中餐馆?
为什么在多次实验过程中,从未证明味精对人体有害?

所以说所谓的“中餐厅综合征”,其实就是个谎言,味精本身对人体也是基本无害的。之所以要说“基本”,是因为任何东西摄入过量,对人体其实都是有害的,你喝水喝多了还会中毒呢,就更别说味精了。

味精五毒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味精似乎是一种“工业产品”,其实这么说是不客观的。因为谷氨酸钠并不是一种合成物,而是一种天然物质,只是听上去似乎比较有“科技感”罢了。谷氨酸钠实际上是一种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二十种氨基酸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只要是含有蛋白质的食物,就含有谷氨酸钠,这就是我们吃天然食物也会感觉到“鲜味”的原因。但是只有当谷氨酸钠游离出来之后,才会刺激我们的鲜味受体。所以如果你吃生肉,是不会感觉到“鲜味”的,只有吃熟食才会有这种感觉。

而谷氨酸钠由酸变成盐之后,更容易电离,所以鲜味也就更加刺激一些,因此在鸡汤中加盐,就会显得味道格外的鲜美。但是谷氨酸钠如果摄入过量的话,确实是会产生头痛之类的反应,因为谷氨酸钠本身是会让人变得兴奋,而兴奋过量就会引发头痛。

只不过这个过量,是一次性食用100多克,属于是张着嘴往里面倒味精才能够达成,一般人也干不到过量。而且我们吃食物的时候,哪怕是吃的再多也不会过量,这就是为什么当初实验者为小白鼠注入谷氨酸钠会导致小白鼠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东西进入血液和进入消化道导致的后果是完全不同的,如果进入血液的话会让人变得更加兴奋,而味精本身的谷氨酸钠是一个游离的状态,所以就能够穿过消化道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只是一般来说量比较小就没啥事。

但是食物中的谷氨酸钠是化合物的形式,无法穿透消化道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所以吃了白吃,吃多少也没事。味精这个东西,你可以理解为和酿酒同理,其实都是就着食物本身鼓捣,再细也不会太离谱。

而鸡精,其实就是添加了大量添加剂的味精,其40%的构成就是味精,味精而是鸡精的最大组成部分,二者本质上其实是同一种东西。

因此说鸡精比味精更健康,根本就是没有道理的子虚乌有,因为乱七八糟的添加剂实际上更多了,谁知道你们存不存在什么会导致人体不适的添加剂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说句不好听的,市面上绝大多数鸡精,和鸡都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打着羊头卖狗肉罢了,不过鸡精确实比味精更鲜,而且不过量的话也是可以适当吃的,双方都对人体无害,所谓的谁更有害,也不过是相对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