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专业的地理科普平台
最全面的海量备考资源
一、什么是地质平面图和地质剖面图?它们有什么区别?
不同年代的地层,通过内力作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经地壳运动发生变位、变形,经变质作用发生变性,经岩浆活动在地层中形成新的岩石。形态各异的地层还可能在外力的侵蚀作用下出露地表。
从俯视角度自上向下观察地表,看到的其实就是地质平面图。
蓝色部分为地质平面图(俯视)
红色部分为地质剖面图(侧视)
地质平面图中可以反映出地层的年代、岩性及各地层的分布情况。根据这些基本信息可以判读地质构造及形成过程。
下图上半部分为地质平面图,其中实线为地层界线,虚线为等高线。下半部分为沿剖线A—B所做的地质剖面图。
二、在高考地理中,断层线是一个关键知识点,它有哪些基本考点?
1.定义
断层线是指断层与地面相交的线,它是地质构造中很重要的一种线性构造。
2.地理意义
(1)地形地貌
断层线附近往往会形成独特的地貌。比如,断层上升盘可能形成断块山,像华山、庐山等,这些山脉山势陡峭,悬崖峭壁众多,是典型的断块山。
下降盘则可能出现谷地或盆地,如东非大裂谷,它是由于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大型地堑构造。
(2)地质灾害
断层线是地震的高发区域。地壳运动导致岩石沿着断层线破裂,当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地震。
还可能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因为断层线附近的岩石破碎,山体稳定性差,在暴雨等因素的诱发下,容易出现山体滑坡和泥石流。
(3)资源分布
①对矿产资源分布有重要影响。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常常会在断层附近聚集,这是因为断层为油气提供了运移通道和储存空间。
②金属矿产也和断层有关,一些热液型金属矿床就是在断层活动过程中,含矿热液沿着断层上升、沉淀而形成的。
3.实际应用
①在工程建设中,要尽量避开断层线。比如建设大型建筑物、桥梁、铁路等,因为断层线附近地基不稳定,容易导致建筑物损坏。
②对水利工程也有影响,水库大坝如果建在断层线附近,可能会出现漏水甚至溃坝的危险。
三、如何判断断层线两侧岩体的升降情况?
1.依据地层分布
看老地层和新地层的位置关系。如果老地层出现在断层线的一侧,并且覆盖在另一侧较新地层之上,那么老地层所在一侧是上升盘。
例如,在一个区域内,原本水平沉积的地层顺序被断层打乱,存在石炭纪(较老)的地层位于二叠纪(较新)地层之上,石炭纪地层一侧是上升的。
2.根据地貌形态判断
上升盘一侧由于地壳抬升,往往会形成山地、丘陵或高地等正地形。而下降盘通常会形成谷地、盆地等负地形。
比如,在山脉与山谷相邻且存在断层的地方,山脉一侧很可能是上升盘,山谷一侧是下降盘。
3.参考泉与河流的分布
有的断层上升盘会使地下水出露形成泉水,因为它阻断了地下水的流动路径,使其在地表涌出。
河流在经过断层区域时,可能会出现明显的转折或者沿着断层线流动,并且倾向于在下降盘形成沉积。
三、在断层中岩层宽的一侧是下降,窄的一侧上升。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这种说法是有一定条件的。
在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发育的地方,如果是由于拉伸作用形成的地堑、地垒构造组合时可以这样判断。当岩层被拉断形成正断层,下降盘所在区域会因为岩石破碎、沉积空间增大等因素,堆积更多的沉积物或者有更宽的破碎带,使得这一侧岩层看起来更宽;而上升盘相对受侵蚀或者沉积少,岩层宽度就显得窄。
不过,如果是逆断层(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或者走滑断层(两盘沿断层走向相对水平移动),就不能用岩层宽窄来判断上升下降情况了。因为逆断层主要是挤压导致上盘上升,走滑断层主要是水平运动,和岩层宽窄来判断升降关系不大。
四、在地质作用中,什么是不整合接触面,在地质图中,不整合接触面的数量有什么特殊含义?
1.定义
不整合面是指上下两套不同时代地层之间出现过沉积间断或地层缺失的面。简单来说,就是地层的沉积过程不是连续的,中间有一段时间没有沉积或者有地层被侵蚀掉了。
2.类型
(1)平行不整合:上下地层的产状是基本平行的。这意味着在沉积间断期间,下面的地层没有发生明显的倾斜或褶皱,上面新的地层就在相对平整的老地层上继续沉积。比如在某个地区,下部是寒武纪的地层,上部是石炭纪的地层,二者之间缺失了奥陶纪 - 泥盆纪的地层,但是寒武纪和石炭纪地层的层面基本是平行的。
(2)角度不整合:上下地层之间有明显的角度差异。这是因为下面的地层在沉积后,受到地壳运动的影响,发生了倾斜、褶皱等变形,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风化、侵蚀,又有新的地层在上面沉积,新地层和老地层之间就会有角度出现。例如,下部地层倾斜了30度,上部新沉积的地层水平沉积在上面,二者就形成了角度不整合。
3.形成过程
(1)先是地层的沉积过程,按照正常顺序一层一层地堆积。
(2)然后由于地壳运动(如造山运动、板块碰撞等),使已经沉积的地层发生变形(褶皱、倾斜)或者抬升遭受侵蚀。
(3)最后,当环境再次适宜沉积时,新的地层开始在被改造后的老地层上沉积,从而形成不整合面。地理图文综合整理
一般来说,不整合接触面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地壳抬升次数。
4.意义
在地质历史研究方面,不整合面是地质历史阶段划分的重要标志。它记录了地壳运动、沉积环境变化等信息,可以帮助地质学家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
在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勘探中,不整合面附近往往是油气聚集的有利位置。因为不整合面的存在使得地层的孔隙性、渗透性等发生变化,有利于油气的储存和运移。
1概念
水体顶托作用:是指一股水流注入另一水体时,由于受到阻挡作用,发生雍水的现象。
2常见类型
(1) 海水顶托
在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地区,由于河水水位与海水水位差异小,加上密度存在差异,河水汇入海水中,不会马上混合在一起,而是会出现海水在下,河水在上的现象,海水对河水产生顶托作用。比如恒河入海口、湄公河入海口。
(2) 干支流顶托
在干支流交汇处,支流汇入干流时,由于受到干流的阻挡作用而产生的顶托作用。比如长江大部分支流汇入长江时,长江都有顶托作用。
(3)湖水顶托
在地势低平的河流入湖口,湖水会对河水产生顶托作用。同时也存在湖水流出,注入河流时,河流也会对湖水流出产生顶托作用。比如长江与鄙阳湖之间,汛期长江对鄙阳湖的水流流出就产生了明显的顶托作用。
(4) 水库顶托
在水库库尾,也即水库蓄水的末尾段,也称回水区,当修建大坝拦截河流时,开始产生回水,回水对上游来水产生顶托作用。
(5)冰凌顶托
自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流且有结冰期,冰凌阻塞河道,抬高水位,引起洪水泛滥。
3 影响因素
(1))地势起伏
地势起伏小,地形平坦,水体产生的顶托作用更强。
(2))水位高差
注入水体与被注入水体之间的水位差越小顶托作用越强。当被注入水体在某些条件出现水位更高的现象时,顶托作用会更强。
(3) 汇入角度
支流汇入干流的夹角越大(越接近垂直汇入),干流产生的顶托作用越强
(4)密度差异
被注入水体密度大于注入水体时,被注入水体由于密度大会在下对注入水体产生的顶托作用更强,一般河流注入海洋或者河水注入咸水湖时容易出现。
4影响
(1) 流速减慢、泥沙淤积顶托作用的发生会导致水流受阻,发生雍水现象,水体流速减慢,导致泥沙淤积。水质变差,导致水华现象。泥沙淤积会抬高河床,在入海口或者入湖口地区形成三角洲。
(2)水位抬升
顶托作用导致泥沙淤积,河床抬高,从而会抬高水位,加上水流受阻,产生雍水现象极易在丰水期引发洪涝灾害。
除了水体顶托作用,自然界很多运动也会产生顶托,如空气——雨水下落过程会遭到空气的顶托。
1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图文地理
注:本文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应公众号命名规则要求,原谭老师地理工作室更名为地理图文,谭老师讲地理更名为图文地理,更多备考资源请点击阅读原文。
关注搜索地理词语
顺手点击文末四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