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期,中国最新高超音速飞行器MD-19试飞画面被正式公开,再次引发全球关注。与此同时,美国宣称其LRHW高超音速导弹连续试射成功,试图向外界展示突破。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美国的技术困境仍未解决,而中国凭借完备的陆、海、空、天高超音速武器体系,已经在这场军备竞赛中建立了绝对优势。
为什么全球军事强国都在搞高超音速武器?直接原因,就是中导条约的失效。该条约签订于冷战末期,限制美苏两国发展射程500~5500公里的中程导弹,旨在维持欧洲战场的军事平衡。然而,条约终止后,美俄两国迅速恢复了中程导弹的部署与研发,这也刺激了全球各主要军事强国。而相比于传统的弹道导弹,高超音速武器的突防能力更强,于是各国纷纷将高超音速武器列为核心突破口。
高超音速武器有那些优点呢?
首先就是速度极快,飞行速度超过5马赫,现有导弹防御系统难以拦截;其次是机动变轨,可在飞行中不断调整航向,飞行轨迹变幻莫测,难以拦截;三是能够末制导,弹道导弹只能凭借惯导和卫星定位导航,而高超音速导弹末端还可以通过光学和雷达等手段进行制导,精度更高,但由于末端速度太高,引导头需要克服空气摩擦的高温,这也是目前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发难点。
这场竞赛中,中国的高超音速武器已经不止于概念,而是依靠具体型号的体系化部署,建立起了多维打击能力。
中国陆基高超音速导弹的代表就是东风-17。东风-17的最大亮点在于具备10马赫以上的飞行速度,能够突破任何现有导弹防御系统。东风-17采用高超音速滑翔弹头,可以在飞行过程中进行机动变轨,极大提高突防成功率。
中国舰载高超音速反舰导弹的代表型号则是鹰击-21,它部署于解放军海军的055型驱逐舰上。鹰击-21飞行速度超过6马赫,射程可达1000~1500公里,能够威胁远距离海上目标。该导弹的高速度和变轨能力,使得美军的“宙斯盾”防御系统难以拦截,成为打击航母战斗群的杀手锏。也正因如此,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南昌舰能以一己之力,追着美国航母战斗群满南海乱跑。
中国空基高超音速飞行器主要是星空-2与WZ-8。星空-2是中国首款公开的高超音速飞行器,采用“波浪滑翔”技术,飞行速度可达6马赫以上,具备突防与精准打击能力。星空-2的成功试验,为中国空射高超音速武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WZ-8是一款高超音速无人机,最大飞行速度超过6马赫,可在敌方防御体系内执行侦察任务,为后续打击提供精准坐标。由于速度太快,敌方就算看见了WZ-8也打不着,发射防空导弹也只能跟在屁股后面吃灰,望洋兴叹。
最后再说说中国的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主要有两款,MD-19和MD-22。MD-19就是这次新闻的主角。通过双尾蝎无人机或高空气球投放,验证了高超音速滑翔飞行技术,为未来实战部署奠定基础。MD-22则具备7马赫的飞行速度和8000公里的航程,能够在高超音速条件下执行6g过载机动。
总之,中国已经在陆、海、空、天四个维度构建起了完整的高超音速武器体系。这一体系不仅包括战术级打击平台,更涵盖了战略级威慑武器,形成了全球领先的多层次高超声速打击能力。
说完了中国的,咱们再讲讲美国的高超音速武器。美国的LRHW高超音速导弹虽宣称取得成功,但其高超音速技术的发展仍面临诸多难题。LRHW从2021年开始试射,屡次失败,2023年更是三次测试未能点火或中途终止。即便最近试射成功,外界也对其稳定性存疑。而美国的ARRW空射高超音速导弹更为惨烈,数次失败后被美国空军“束之高阁”,几乎进入停产边缘。
美国的高超声速武器为何问题频发呢?首先是因为高温透波材料不行。高超音速飞行过程中,导弹外壳会产生高温,导致导引头透波性能下降,严重影响精准打击。没有高温透波材料,导弹就变成了阿甘,只知道玩命跑,保不齐撞到自家军事基地一锅端了。
另外,美国的高超音速风动也过于落后了。高超音速飞行器的空气动力情况极为复杂,用常规的电脑模拟运算的方式已经无法完成有效模拟,必须得上风洞测试。美国的高超音速风洞长期未更新,无法模拟10马赫以上的环境。而中国JF-22风洞的速度已达到33马赫,为技术验证提供了巨大优势。
美军高超声速武器的质量问题,本质上还是美国体制的问题。这些年喂饱了的军工复合体与华尔街,已经形成了彻底的路径依赖,也就是高度依赖航母、隐形战机等海空力量,对导弹领域投入不足,错失了早期发展的良机。而在开始高超声速武器项目后,美国军工复合体的官僚作风,也导致项目周期长、成本高,研发进度被严重拖慢。中美在高超声速导弹方面的冰火两重天,咱们只能说一句,攻守之势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