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我们小国古时候常把统治者的孩子送到中国去,这是一种‘和亲’的表示。”
万隆会议后,泰国对新中国的看法大有改观,开始考虑与新中国建交的问题,然而他们与新中国的接触却遭到了美国的阻挠。
泰国不敢得罪美国,又不希望与中国的关系恶化,负责制定政府政策的桑·帕他诺泰绞尽脑汁,终于从史书中找到了灵感。
在古代,每逢中原王朝强盛时,泰国都会向中国送上“质子”来彰显无意冒犯天朝。
于是,桑·帕他诺泰决定将自己的儿女送往中国学习,作为中泰建交前两国关系的桥梁。
在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无论是桑·帕他诺泰还是他的儿女,都以为这不过一种暂时性的举措,却不想中泰建交之路,竟然走了20年。
障碍重重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泰国政府对新中国采取了坚决敌视的态度。
这一方面是因为在美西方的舆论霸权下,泰国对共产主义的中国有极大的误解,但泰国政府做出这样的决策,更多的其实是从泰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中国的衰弱、战乱,许多人迫于生计选择下南洋,泰国作为中南半岛相对稳定的国家,自然也承接了大量华人移民。
这些移民在当地形成了强大的势力,让泰国政府感到了威胁,尤其是随着20世纪初的民族主义意识觉醒浪潮发展,许多新移民开始拒绝泰国的同化政策,转而寻求中国政府的保护。
泰国政府十分担忧,一旦泰国与中国建交,泰国华人群体在得到国家支持后,会对泰国的政权产生影响,故而一直对中泰建交心存抵触。
在中华民国时期,民国政府从1928年就开始派出团队与泰国商谈建交事宜,但多次协商都以失败告终。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泰国因为在二战中为免遭战火和日本签订了同盟条约,担心被当做战败国制裁,迫切希望扩大国际影响,才在1946年与国民党达成了友好关系协定。
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对泰国华人群体的影响力大减,泰国也自然乐得顺水推舟,继续保持与国民党的关系,以免国内华人群体受到新中国的影响。
尤其是据不承认新中国还符合了美国的反共需求,可以作为泰国政府寻求美国保护、支援的筹码。
然而,泰国政府也十分清楚,泰国不可能永远不和中国这样一个临近的大国隔绝、交恶。
因此,作为泰国政府一直有搜集资料,力图了解新中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为将来与新中国打交道做准备。
当时的泰国媒体大多在美西方控制下,对共产主义和新中国充满了污蔑之辞,令泰国心生恐惧。
直到一次在日内瓦参加会议时,泰国政府最高顾问桑·帕他诺泰从当地报纸上看到了新中国总理周恩来的照片。
照片上的中国总理看起来温文儒雅,风度翩翩,与美国所宣传的残暴形象全然不同。
桑·帕他诺泰由此意识到,美西方的宣传恐怕并不可信。
于是,在得知印度、印尼等五国牵头在万隆召开亚非会议且邀请了新中国参加的消息后,桑·帕他诺泰极力推动泰国政府在未收到邀请的情况下以观察国身份参会,打探中国情况。
銮披汶总理接纳了桑·帕他诺泰的建议,派外长旺亲王前往印尼旁听会议。
周总理在得知泰国有派代表前来的消息后,立即安排晚宴邀请旺亲王,向他阐述中国的外交政策。
旺亲王本就被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的表现所折服,在听到中国奉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顿觉新中国是可以接触的。
在回国之后,旺亲王向銮披汶阐明了自己的见闻和看法。
銮披汶作为军人政府,在政府的具体事务上一贯是听从专业人士的建议。
见最高顾问和外长都觉得新中国值得接触,銮披汶很快同意开始秘密接触中国,并将此事交予桑·帕他诺泰全权负责。
得到了总理的许可后,桑·帕他诺泰很快通过缅甸与新中国取得了联系,中泰两国之间的各种“非官方团体”往来也日益频繁。
但泰国的动向很快引起了美国的注意。
此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在亚洲接连遭遇了朝鲜战争和法越战争两场失败,正将中国视为“比苏联更具扩张性的共产主义敌人”,将遏制中共影响扩张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注意到长期受西方影响,并积极寻求得到美国安全承诺的泰国竟试图与中国的接触,美国被触到了敏感神经,立刻对此大加阻挠,几乎堵死了中泰之间的全部政治沟通渠道。
如此一来,中泰交往刚刚开了个头,就陷入了困境。
质子外交
美国以为,只要阻断了中泰政府中转交流的渠道,中泰之间的交往自然便会无疾而终,却不想泰国政府的决心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眼见正常的沟通渠道已经没法使用,桑·帕他诺泰提议,可以学习古代泰国向中国派遣质子的做法,派领导人的子女到中国学习,以展现友善。
銮披汶也认同了这个建议,并开始认真考虑派往中国的人选。
起初,銮披汶想过派自己在子女去中国,但考虑到銮披汶的孩子年龄都已经大了,最终还是决定以銮披汶的名义,派桑·帕他诺泰的次子和女儿前往中国。
当从桑·帕他诺泰的信件中得知了泰国政府的决定后,中国方面对于泰国这种类似与古代派遣“质子”的做法深感震惊,周总理连忙回信表示“这不合适”。
但泰国方面却异常坚决,桑·帕他诺泰几次写信请求周总理接纳、照顾他的孩子们,周总理无奈只能同意。
于是,1956年8月,桑·帕他诺泰将次子和女儿送往中国,作为中泰直接沟通的桥梁。
在此之后,泰国多次借探望小兄妹为名,与中国进行政府间的交流,中泰关系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然而,中泰之间的关系发展引起了美国的不满。
见銮披汶政府不够听话,美国索性支持泰国军方政变,推翻了銮披汶政府,包括桑·帕他诺泰在内的一众“亲共亲华”人士都被军政府逮捕。
当消息传到中国,桑·帕他诺泰的一双儿女惶然无措,以为就要被遣送回国,但周总理却表示会继续照顾他们,并正式收养了两个孩子。
不仅如此,中方还通过秘密渠道,与狱中桑·帕他诺泰取得了联络,让一家人能够得到彼此的消息。
但随着军政府的上台,泰国的亲华派力量遭到了严重的打击,中泰关系也重新陷入了低谷。
直到1969年美国宣布“关岛主义”,展露出从亚洲撤退的意向,泰国政府才不得不重新考虑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泰国的亲华力量也再度活跃起来。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并与中国联合发表《上海公报》,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向泰国发出了示好信号,邀请泰国派代表队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亚洲乒乓球锦标赛。
泰国立刻接住了中方递上的橄榄枝,决定派政府中的第三号人物,泰国行政委员会财政、经济、工业署副主任巴实以代表团顾问的身份赴京,与中方商讨建交事宜。
由于时间紧急,在中泰两国没有直接联络渠道的情况下,泰国通过在英国的常媛(桑·帕他诺泰之女,周总理养女)向中国表达了他们的意愿。
只用了不到24小时,中国就做出了欢迎的回复,并向巴实补送了邀请函。
在常媛和泰国代表团飞抵中国之后,周总理连夜接见了泰国代表,并且破例由常媛这个外国人担任双方交流的唯一翻译。
这次交流进行得十分顺利,尽管中泰双方仍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双方也都能够理解和接受对方的立场。
在接下来的3年中,泰国外交部门竭力说服了军队与安全部门与中国建交,并数十次往返于中泰之间,与中国磋商有关建交问题的细节。
终于,在1975年7月1日,周恩来总理和克里·巴莫总理在北京正式签署中泰建交联合公报,开创了两国邦交的新纪元。
自万隆会议的初次接触,到两国正式建交,中泰两国的建交之路一直走了20年,才总算功德圆满。
参考资料
【历史揭秘】泰中建交风云小记 新华网
周恩来和泰国“儿童人质”的故事 周恩来纪念网
周总理泰国养女常媛讲述与中国的不解情缘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