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周刊】

杨荫榆,一朵带刺的蔷薇

江凤鸣

在一个宁静的早上,我怀着崇敬与好奇,走进了一条寻常却又别具韵味的江南小巷。小巷有个好听的名字,留芳声巷。它位于梁溪区崇宁路41号,处在学前街与崇宁路交界处,这里曾居住过一位不平凡的女性——杨荫榆。对于她,读过鲁迅著作的人都不会陌生。在特殊的年代里,她曾被打上“反动文人”的标签,然而,当我深入了解她的一生后,我觉得她应该是一位对教育事业有建树,在祖国危难之际保持了凛然气节的人。

秋日里的无锡留芳声巷,散发着独特的韵味。阳光轻柔地从香樟树的枝叶间洒下,斑驳光影在古老的石板路上摇曳,树叶被染上绚丽多彩的颜色,如飞蝶般飘落。老房子古朴而庄重,青瓦白墙,瓦楞间挂着晶莹的露珠,墙壁露出历经岁月洗礼的青砖。居民们过着宁静祥和的生活,老人们悠闲地晒着太阳、闲聊家常,孩子们在巷子里嬉笑玩耍,清脆的笑声回荡在空气中。巷中花草繁茂绽放,菊花争奇斗艳,桂花飘香四溢。

遥想民国时期的留芳声巷,更是独具风情。建筑风格丰富多样,既有传统中式庭院,门楼上雕刻精美绝伦,彰显着古老的艺术魅力;也有欧式洋房,立柱、窗户和栏杆尽显别样韵味,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多元与融合。这里人文气息浓郁,文人墨客悠然漫步、吟诗赋词,艺术家们挥毫泼墨、尽情创作。还有热闹的小店铺,为居民的生活提供着诸多便利。邻里关系亲密融洽,社交活动丰富多彩。而杨荫榆,便诞生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84年,杨荫榆出生于江苏无锡留芳声巷的一个书香门第。那古老的街巷仿佛从一开始就赋予了她一种别样的气质。在这个充满江南水乡韵味的地方,她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光。自小,杨荫榆就显露出非凡的聪慧与坚毅。大人们常常能看见那个黄毛小姑娘,眼中闪烁着对知识强烈的渴望之光。

她的父母皆是知识分子,为她提供了文化启蒙,却也因包办婚姻给她带来极大创伤。17岁时,她被许配给低能的蒋姓少爷,新婚夜发现丈夫是生活不能自理的傻子,自此对婚恋死心。此后,哥哥杨荫杭资助她先后就读于苏州景海女中和上海务本女校。家庭整体氛围中既有封建礼教和传统观念,塑造了她保守严肃的性格,又激发了她对自由平等的渴望。在这样的家庭教育背景及家人影响下,杨荫榆一方面有了文化基础和学习机会,另一方面也经历了心灵创伤,这些共同影响着她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观。她努力挣脱封建礼教束缚,通过学习知识改变命运,为其日后的人生轨迹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年龄的增长,杨荫榆心中的理想之火越烧越旺。她渴望走出这片熟悉的土地,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去追寻更高深的学问。于是,她毅然踏上留学之路,先后前往日本和美国留学。

在日本,她努力适应着陌生的环境,刻苦学习。那时候的她,常常在图书馆里一待就是一整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各种书籍。她的勤奋和专注让她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不少老师和同学的赞赏。然而,她并不满足于此,她渴望更进一步的提升。

不久后,杨荫榆又来到了美国。在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土地上,她继续挥洒着自己的汗水。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园里,时常能看到她匆匆的身影。她以顽强的毅力和卓越的才华,获得了硕士学位,并在哥伦比亚大学执教,用现在的话说,那就是妥妥的学霸。这份成就,让她成为那个时代令人瞩目的知识女性。她站在讲台上,自信而从容,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

在海外的日子里,杨荫榆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还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她看到了西方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技术,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些先进的知识和理念带回祖国,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带着满腔的热情和抱负,杨荫榆回到了祖国。1924年,她出任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成为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这本应是一个辉煌的开端,然而,命运却在此处拐了一个弯。

初任校长的杨荫榆,满怀信心地想要把女师大办好。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女性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培养出更多有才华、有品德的女性人才。她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试图加强学校的管理。然而,她的教育方法却缺乏民主作风,管理方式也显得简单粗暴。

在那个时代,学生们的思想逐渐觉醒,他们渴望自由、民主的学习环境。杨荫榆的做法引起了学生们的强烈不满。学生们开始组织起来,抗议她的管理方式。著名的“女师大事件”由此爆发。

在这场风暴中,鲁迅等教师站在学生一边,与刘和珍、许广平等学生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校方不合理制度。杨荫榆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她不理解为什么自己的一片苦心却得不到学生们的理解和支持。她试图坚持自己的立场,但在学生们的强烈反对下,她的努力显得苍白无力。

最终,杨荫榆被北洋政府免职。那一刻,她的心中充满了失落和无奈。她从高处重重跌落,似那被打落水中的“落水狗”。她不明白,自己到底错在哪里?她只是想把学校办好,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

然而,尽管遭受了如此巨大的挫折,杨荫榆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教育理想。她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思考自己在教育方法和管理方式上的不足。她知道,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免职后的杨荫榆回到了家乡无锡,她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短暂休整,心中的伤痛渐渐平复。但她心中对教育的那团火焰从未熄灭。不久后,她来到了苏州。

苏州,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充满了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杨荫榆被这里的氛围所吸引,她决定在这里继续她的教育征程。她在苏州办起了一所女子中学,自任校长。

多年之后,她的学生苏州著名作家尤玉淇先生回忆道:我在校园里,时常能看到她夹着特大公文包匆匆走过的身影。她的装束有时极为奇特,黑色大氅加身,放大的小脚踩着高跟鞋,走起路来虽扭扭捏捏,却有着一种别样的坚定。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教育的执着和热爱。

课堂上,她严肃认真,全部用英语授课,不准学生说中国话。她认为,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让她们更好地接触到世界先进的知识。每次上课,她打开公文包取出课本后,还会拿出一个有柄的大单照,那口径足有小饭碗大。尽管戴着眼镜,她却仍需借助这个大单照才能看清课文。“因为我坐在第一排位置上,所以只要一抬头,就能从她的大单照里看到她放大的鼻子。因此我有时背底里叫她‘别掰诺姆斯’,意思就是英语的‘大鼻子’”。她的认真和专注,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她对知识的敬畏。

在教学过程中,杨荫榆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修养。她常常教导学生要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她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学生们,让她们明白,知识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发展,更是为了社会的进步。

她对学生的关心不仅仅局限于学习上。她会关注学生的生活情况,了解她们的困难和需求。如果有学生遇到了困难,她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帮助她们渡过难关。她就像一位慈爱的母亲,呵护着自己的学生。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杨荫榆还积极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她邀请一些知名的学者和专家来学校讲学,让学生们接触到不同的思想和观点。她鼓励学生们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

在她的努力下,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她的付出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和尊重,她们开始理解这位看似严厉的校长背后的良苦用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命运的波澜从未停止。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苏锡一带很快沦陷于日寇铁蹄之下。杨荫榆的生活再次被打乱。

学校无法继续办学,她只能无奈地居住在苏州。在这黑暗的时刻,我看到她亲眼目睹日寇闯入民宅、蹂躏妇女,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一天,杨荫榆的邻居住的一幢比较宽广的宅子被日寇占去。一家男女老少尽被日寇赶出门。杨目睹日寇如此残暴,义愤填膺,怒不可遏,乃挺身而出,以日语痛责这种暴行。她无法坐视同胞们遭受如此苦难,她决定挺身而出。

杨荫榆多次勇敢地跑到盘门外青阳地日本苏州领事馆提出控诉,严厉质问,大声痛责日军的野蛮暴行。她用流利的英语和日语,义正言辞地谴责日军的罪行。她的勇气和正义感让日军军官也不得不对她刮目相看。日军表面上接受她的指责,下令制止部下的暴行。杨荫榆以为日军会有所收敛,便叫躲在她家的妇女放心。

然而,她的善良和信任却被日军无情地践踏。谁知,1938年1月1日,两个日军哄骗杨荫榆出门,走到吴门桥上,一日军对杨背部开了一枪,另一日军一脚把她踢入河中。杨荫榆奋力挣扎,向岸边游去,日军又向她连开几枪,待河水泛红,才扬长而去。杨荫榆就这样死了,一个曾帮她修过门窗的老木匠,从水中捞出她的遗体入殓。棺材太薄,又钉上几块旧木板,搁在灵岩山绣谷公墓。这口歪歪斜斜的木板棺材,象征着死者曲折坎坷的一生。杨荫榆就这样离开了人世。一个老木匠从水中捞出她的遗体入殓,那口歪歪斜斜的木板棺材,仿佛诉说着她曲折坎坷的一生。

她的死,让人们看到了她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在国难当头之际,她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勇敢地站出来,为了正义和尊严,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缓缓地走出留芳声巷,心中满是对杨荫榆的敬重与感慨。她的一生,充满了争议与坎坷。在北京女师大风潮中,她或许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但从她的整个生命历程来看,她对祖国的热爱和民族气节令人敬佩。

她本可以留在国外享受高薪生活,却毅然回到落后贫弱的祖国,为教育事业奉献力量。她在苏州的教育生涯中,默默耕耘,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晚年,她面对日寇,毫不畏惧,以生命诠释了勇敢与正义。

她是一个复杂的人物,有过错误,却也有着闪光点。她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女性的坚韧与勇敢,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

在当今社会,我们常常追求快速的成功和表面的荣耀,却容易忽略了内心的坚守和对真正价值的追求。杨荫榆用她的行动告诉我们,真正的成就不仅仅在于功成名就,更在于对信念的执着和对责任的担当。

教育,是杨荫榆一生的挚爱。她深知教育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我们这个时代,教育依然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我们应该继承杨荫榆对教育的热忱,努力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而她在国难面前展现出的凛然气节,更是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在和平年代,我们或许不会面临生死抉择的困境,但我们同样需要有爱国之心和担当精神。我们要关心国家的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杨荫榆的故事也让我们反思历史的复杂性。她曾经被误解和批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认识到她的价值和贡献。这提醒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时,要保持客观、全面的态度,深入了解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具体情况,避免简单地给人贴上标签。

太阳渐渐升高,小巷里充满市声。我再次回望留芳声巷,心中默默祈愿,愿杨荫榆对教育的挚爱、对敌寇大义凛然的精神,在这片土地上永远传承下去,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人。当我们回首过去,杨荫榆的身影仿佛在历史的长河中渐行渐远,但她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简介

江凤鸣,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林业作家协会会员,有散文集《凤鸣梁溪》《烟雨里的粉墙黛瓦》《心窗》等,另有小说、诗歌、散文数十万字发表在报刊杂志和文学网站。

关于江南文化播报

江南文化播报是一个关注江南,讲述江南,播报江南的公众号,文章部分来自江南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江南文化》杂志。欢迎广大作者惠赐大作,以文会友,欢迎关注传播。投稿信箱:jiangnanwenhua001@163.com

点击公众号名片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