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前夕,周总理找到朱老总,两人商量有关起义的具体事宜。
其中,朱老总负责一项重要任务——牵制敌团长。
最终朱老总顺利拿下敌方将领,为起义打开良好局面。
不料之后,他竟然被自己人抓走,还把枪给下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是谁这么大胆,竟敢下朱老总的枪?
宴会上的玩笑
在1959年,大会堂内洋溢喜悦的氛围,因为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庆典。
朱老总身着一袭庄重的元帅礼服,胸前的勋章如同历史的星辰,闪烁着不灭的光辉。
他缓缓穿行于人群之中,与众多战友共叙往昔。
当朱老总的视线不经意间掠过一位海军将领时,他的目光在一位少将身上停留了片刻。那人是袁也烈,时任海军副参谋长。
朱老总嘴角勾起一抹温和的笑意,他轻步向袁也烈走去。
“这位同志,好久不见了,你还记不记得,那时候你还下过我的枪哩!”朱老总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打趣。
袁也烈闻言,脸变得通红,他站起身来,与朱老总紧紧握手。
“元帅,那段往事,我怎敢忘怀?当时我将您当作了敌军将领,险些铸成大错。”袁也烈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责与感慨。
此时,周总理恰好路过,他听到了两人的对话,不由得停下了脚步。看着袁也烈有点局促的样子,不禁想为他解围。
“朱老总,你们二人也是不打不相识嘛,你就不要开小袁同志的玩笑了。”周总理说道。
朱老总轻轻摇头,眼中闪烁着宽容与理解,说道:“其实我是开心的嘛,小袁同志把我抓了,这说明咱们有一位谨慎、勇敢的好同志。”
“哈哈,两位老战友又在回忆往昔了。如今想来,那段误会倒是别有一番风味。”周总理说道。
袁也烈赶紧向朱老总解释道:“元帅,当时南昌城内局势紧张,我们不得不保持警惕。遇见您时确实产生了误会,我想起来时也一直深感愧疚。”
朱老总微微一笑,说道:“革命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警惕些是好事。”
“你的谨慎与勇敢,我一直记得,这是值得骄傲的事,一定要保持下去。”朱老总继续说道。
袁也烈心中激动,张口却不知道说些什么。“啪”的一声,朝朱老总敬了一个笔直的军礼。
朱老总见状,说道:“我们只有携手并进,才能更好地建设祖国。”
袁也烈闻言,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
“元帅,您的教诲我铭记于心。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发扬革命精神,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袁也烈认真说道。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过后,朱老总便被周总理拉到了别的桌旁,继续谈笑风生。
误会的原委
此时,周围的将领有些疑惑,心中暗道:老袁平时看着这么老实,竟然干过这么惊人的事!于是纷纷起哄,让袁也烈讲讲此事。
袁也烈拗不过他们,于是将那件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1925年,袁也烈光荣加入我党。之后,他加入了叶挺独立团任第六连连长。在北伐战争中屡立战功,后升为营长。
1927年,南昌起义时,袁也烈作为叶挺部队的骨干之一,带领自己所属的七十二团三营,负责南昌城东门的战斗。
战斗发生前,袁也烈便派人摸清了东门敌军的守备力量。
另外他派副官进入敌人内部,谎称袁也烈的军队是敌军的一支军队,因任务晚归,借用一下该部队附近空置的营房。
他们已经准备好要冒充的军队信息。在询问后,敌军发现确实有这么一支军队,便同意了。
袁也烈让队伍的人在手臂上缠上白毛巾,以便分清敌我。凌晨,三声枪响传来,袁也烈迅速召集部队进行战斗。
袁也烈大声喊道,“兄弟们!冲!一定要拿下武昌!”他的声音坚定有力,充满了对革命的信念和对胜利的渴望。
部队迅速行动起来,每个人都以极高的纪律性和执行力响应着袁也烈的命令。他们分成几个小组,利用夜幕的掩护,向敌人的阵地冲锋。
此时的守军感到了不对劲,纷纷拿起武器反击。
但是,在袁也烈部队出其不意之下,敌军还没有来得及发挥人数优势,便被压制了。半数的敌军衣服都还没有穿好就已经做了俘虏。
“注意!不要大意!保持火力压制!”袁也烈指挥着部队进行巧妙的战术配合,一边让部分战士牵制敌人,一边带领其他战士迂回至敌人后方。
我军部队的每一次攻击都精准而致命。最终,凭借着出色的战术运用,他们顺利拿下了这场战斗。
之后,袁也烈命令部队迅速设置掩体和路障。就在此时,忽然有一人骑马而来,身着敌军军官的衣服。
袁也烈这时拿着武器,见那人气度不凡,想着是个敌军的大官,便没有开枪。而是对着那人大喊道:“站住!下马!”
等那人从马上下来,袁也烈便带着身边几人冲上前去,下了那人的枪,关进了营房,让两人看守着。
之后,袁也烈便派人联系指挥部,不料周总理听完来人的描述之后竟然大怒。
“真是胡闹!那人是朱德,刚刚立了大功回来!要是没有他牵制敌方多位将领,你们以为这场仗能这么容易?”周总理大声说道。
袁也烈听完,心中大惊,急忙冲到营房,一边给朱老总松绑,一边不停地道歉。
而朱老总十分大度,并没有计较此事。反而夸奖袁也烈部队的警惕性高,在这次战斗中也表现得不错。
大度的朱老总
众位将领听完这件事情后,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同时心中佩服起朱老总的肚量。
要知道,朱老总在南昌起义之后,便任第九军军长,拿捏一个小小营长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可是朱老总从没有计较过此事。
朱老总有肚量的事情,还不止这一件。
抗日战争时期,一场关于战术部署的讨论会,气氛紧张而严肃。
朱老总坐在长桌的一端,目光炯炯,他耐心地听取着每一位军官的意见和建议。
然而,就在这时,一名年轻军官突然站了起来,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不满:“我认为,我们应该立即发动全面进攻,用我们的优势兵力彻底摧毁敌人的防线!”
年轻军官的观点与朱老总原定的战术计划有所出入。朱老总微微皱眉,但并没有立即打断他,而是耐心地等待他继续说下去。
年轻军官见状,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立场:“我们不能如此被动了,再防守下去,军队的士气就没了。必须主动出击,打破僵局!”
这时,朱老总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平和而有力:“小王同志,我理解你的勇气与决心,但我们要考虑的是全局。”
在一场战争中,不只要考虑到主观方面的士气、勇气等因素,也要考虑敌人的兵力分布、火力配置以及地形因素。
而全面进攻虽然看似勇猛,但一旦陷入敌人的包围圈,后果将不堪设想。
然而,小王并未被朱老总的话所说服,说出了自己的计划后,他反驳道:“可是这样只会让敌人更加嚣张,我们必须给他们一个沉重的打击!”
随着小王的言辞越来越激烈,气氛也逐渐变得紧张起来。其他军官们面面相觑,不敢轻易插话。
朱老总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看着小王:“小王同志,你的勇气我向来欣赏,但作为一名军官,我们不仅要有冲锋陷阵的勇气,更要有运筹帷幄的智慧。”
最终,小王冷静下来仔细思考,终于发现了自己计划中的漏洞。在第二天的会议中,他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向朱老总道歉。
朱老总微微一笑,伸出手轻轻拍了拍小王的肩膀:“没关系,小王同志。我们都是在为同一个目标奋斗,有时候意见不合是很正常的。”
看着指挥处的各位战士,朱老总继续说道:“重要的是,我们能够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为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当时紧张激烈的战斗环境中,这种争论是难免的,但小王言辞激烈,甚至有些冲撞朱老总。然而,令众人惊讶的是,朱老总并未因此生气或计较。
事后,有人向朱老总提起这件事。朱老总反问道:下属这次是说的不对,如果对了呢?
朱老总继续说道:“合格的司令一定要听得进别人的意见,让自己的手下有敢于直言的勇气。如果当时自己生气或者惩罚小王,其他人以后就不敢说话了。”
在战争中,一个人的想法是有限的,必须要集思广益。如此才能让计划更加完善,也就更有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朱老总不愧是红军之父,对手底下的兵都十分尊重。也正是因为这样,军队才在他的带领下拿下一场又一场战斗的胜利,他的革命精神值得后世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