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以来,国资委多次提及国有资本容错和免责机制,目前已有多个城市先后展开了相关探索,出台了具体的实施办法。

多方认为,这一机制的完善有望成为国有投资机构布局和各地招商引资策略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过去,国资管理机构在对外投资上长期表现得比较保守。但当前,国家不断强调国资要成为耐心资本、要积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那么容错机制就成了必不可少的支撑。

尤其对于众多开发区、国企产业园区而言,容错免责机制的完善,再叠加今年出台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两份重磅政策,必然将对未来的产业招商与运营模式带来深远影响甚至需要重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大重磅政策叠加推动

国企园区全面开启资本招商时代

在国企的容错“大门”开启后,许多地方国企都在思考未来工作该如何开展。

而对于各地开发区与国企园区来说,将容错机制与《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两份政策结合起来看,意味着一条绕不开的道路——资本招商。

因为一方面税返式招商已经被坚决叫停,另一方面中央不断在推动国有企业在创投领域发力。这样一来,国企园区做招商自然而然会想到以投代引这个方向。而在招商引资容错率上更敢于包容与突破的地区,也许更有望占据先机。

所以接下来,产投基金和国企园区很可能会成为一组绑定的概念,“基金+园区一体化”模式将会越来越常见。

过去以投代引经典案例已经很多了,比如合肥引入京东方的例子一直是各方热议的典型。而这两年来,探索这套模式的国有园区越来越多。

比如东湖高新近年来在产业投资和智慧园区领域深入探索,视角已经从产业生态的服务者转变为深度参与者,建立了“1+1+N”科技服务体系。

又比如杭州萧山区根据不同园区的产业特色,开辟了“一园区一基金”矩阵,实现精准投资、定向招商,为整个区域的园区经济强化赋能。戳这里,了解智慧园区招商解决方案

该区首支特色国企园区产业母基金于11月21日成立,总规模为10亿元,由区内四大国企共同出资,主要聚焦于萧山区的“2+3+X”先进制造业和“4+4”现代服务业,全力支持国企园区的产业发展。

而容错机制的完善和贯彻,能够鼓励更多的国有投资机构勇于挖掘优质标的、为园区寻找好的项目,而不必过度担忧亏损或基金期限的问题。

一方面不少地区对于招商部门的考核也正在发生变化,从追求招引企业数量转向关注企业留存率;

另一方面,一些城市已经在修订政府引导基金的管理办法。对于一些国有投资机构延长基金投资期限的诉求,基本上都会同意,而且还会根据所投企业的经营发展质量,对每年的返投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随着容错机制的深化应用,“基金+园区一体化”模式有望获得进一步的普及,激发各地园区经济的新一轮发展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留商的重要性比肩招商

国企园区采取多种策略“保存量”

其实近一年来,“稳商留商”这个提法在园区行业和各地会议中,出现得比“招商”更频繁。这一方面与大环境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一些城市担心挖角式招商的威胁。

总之在获取增量客户越来越难的当下,保存量、稳租约成了许多园区工作的重中之重。

所以结合容错机制逐步完善的时代背景,不少地区开始探索如何在合规且可控的范围内,为各园区内的存量企业提供利好,达到稳商留商的目的。小明整理了各地的做法,总的来看有两个发力方向。

一是结合容错免责机制赋予的权限尺度,探索为存量企业提供更灵活的服务。

比如苏州工业园就发布过《支持生物医药产业深化开放创新激励干事担当正面清单》,通过深化运用容错纠错机制,试图破除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障碍。

这份《清单》中提及了6条具有针对性、代表性的事项,内容涵盖生物医药发展定位、研发创新能力提升、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国际化人才、体制机制创新等环节,明确支持园区相关职能部门围绕企业“卡脖子”问题,主动作为、深化服务。

有园内研发机构表示,《清单》的实施对于自身的仪器采购、预算使用等环节带来了不少便利,在监管机制上的灵活性有显著提高。

又比如湘潭高新区管委会曾与某企业达成协议,将收回并尽快重新挂牌上市一幅低效闲置土地,确保该企业的项目顺利落地。但是如果按照过去的管理规定,该地块的挂牌节点是无法达成的。

而后湘潭高新区纪工委调查核实,发现这个项目的情况适用于《湘潭高新区激励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容错纠错免责实施办法》第四条,可以进行容错备案。所以最终采取了简易申报程序,土地如期挂牌上市,一方面有效盘活了低效闲置土地资源,另一方面兑现了对企业的承诺。

此外还有广州发布了《关于新时期推动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意见》明确提及要常态化对接服务在穗龙头企业、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促进企业增资扩产,比照同等规模招商引资项目给予支持……

襄阳市也在《关于新形势下推动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指引》中明确提出要挖掘存量招商,要求相关部门加强与存量重点企业的联动,主动去梳理企业增资扩能、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合作共建等 方面的诉求,形成存量企业招商项目清单,合理推动这些意向转化为落地项目。

越来越多城市开始将目光聚焦于存量企业,希望基于容错免责机制,探索更丰富的稳商留商方法。戳这里,让园区招商找得准、引得来、留得住!

二是将“容错”理念向下传导,适当放宽对园区和存量企业的考核。

结合实际的经济环境和园区行业激烈的竞争形势,许多国资园区都意识到了主动携手企业共度难关的重要性。

所以不少国资园区开始将“容错”的理念向下传导至园区的运营和企业的考核方面,希望以更宽松的条件来稳住存量客户。

一个典型案例就是佛山市,前阵子当地出台了《关于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工业投资的若干措施(暂行)》,其中提出两个关键点。

第一点是对新引进项目,不再对亩产税收、产值产量等设置强制性考核要求。而且即使是已签约的项目,因受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等客观原因影响的,经签约方协商一致,可对原合同约定的投资强度等考核指标在降幅不超过20%的范围内进行调整。

第二点是企业如因市场环境变化、产业转型升级等原因,无法按照原产业类别履行项目投资协议约定的,可申请调整优化 为符合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的其他产业类别,经批准后,不承担违约责任。

这两条措施显然也是对进驻企业的一种容错免责,是一种长期主义的视角。

因为许多国有园区内的企业,都是相当有潜力的,只是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之下,需要更长的时间周期去兑现成果。如果固守原有的合作条件不变,很可能就此将一批优质的企业种子扼杀掉。

甚至还有国有园区希望基于容错免责机制,探索企业租金的减免或缓交政策,短期内牺牲一定的运营收益,来与企业共渡时艰。

相反的例子也有,某一线城市的一家科技公司基于成本考量,计划将总部搬到某个二线城市中。本来条件谈的已经差不多了,但当地开发区坚持要签对赌协议,导致企业最终放弃了谈判。

可见在稳商留商的时代,园区的诚意很重要。像佛山市这种更包容、更有诚意的留商措施,实际上是对容错免责机制的一种贴合实际的应用,能让企业拥有更灵活的空间和弹性,可以在当地更安心的发展。

结 语

总体而言,要培育耐心资本和大胆资本,容错免责机制的贯彻是必要的一环。2025年,我国产业园区依然要面对诸多挑战,比起招商,如何稳商、留商是更急迫的课题。

在资本招商时代下,如何结合国企容错机制来把招商引资做活、把企业服务做优,也许就是未来国有园区的破局之路。

点击下图,了解详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