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二十四节气的第22个节气,也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过后,白天时间逐渐增长,进入新的循环。

关于冬至,民间流传着不少说法,其中,老话说“一年雨水看冬至”,相信不少朋友听过,所表达的意思是说,来年雨水是多是少,通过前一年冬至的天气表现就能预测。

至于预测是否准确,答案先放在一边,本篇内容,笔者就通过具体农谚,详细说说这件事,大家看完后就明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冬至没打霜,夏至干断河”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指,如果冬至当天没有打霜的话,那么到了来年夏至节气时,降雨比较少,天气比较干旱,河里的水都干涸了。

打霜是一种自然现象,也被叫做下霜,当气温降到0度以下时,近地面空气中水汽的白色结晶霜。

如果到了冬至,还没有打霜的话,从一个角度说明了,当地的温度还比较高。而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时间在6月下旬,温度已较高,如果长时间无降雨,田间河流的水分也没有了,也就说明出现了旱情。

因此,单从这句农谚的意思来说,冬至温度高,没有打霜的话,或预示明年相对比较旱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

这句农谚所表达的意思也很好理解,如果冬至当天刮了西北风,那么到了明年春天时,会比较干旱(说明降雨少)。“干一春”并不是说整个春天都没有降雨,而是相对而言,降雨天气会少一些。

冬至当天刮风是很正常的现象,至于刮什么方向的风,也没有一个固定的说法。只是到了冬季后,我们常说“喝西北风”,也说明了西北风相对来说常见一些。

继续细说的话,西北风通常源自西伯利亚高原等大陆性气候区域,冬季干燥少雨,但气温极低。冬至时节刮西北风,对于后续大气环流的稳定态势有一定的影响,使得水汽难以在春季形成有效降水。

因此,经过古人观察发现,冬至刮了西北风,来年春天的降雨相对就较少,也就是比较旱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冬至一场雨,夏至水满江”

这句农谚从字面意思解释,如果冬至当天下雨了,那么到了来年夏至时降雨较多,江里面的水都下满了。“水满江”有夸张的说法,不过,主要寓意则是用来说明降雨天气较多。

至于冬至下雨,次年夏至降雨就多的原因,笔者也看了一些说法,比如冬至当天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的气温逐渐降低,天气逐渐寒冷。此时,如果降雨了,意味着大气环流中的水汽较为充足。

而到了夏至节气,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气温逐渐升高,河流水位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上年冬至节气降雨可能通过影响土壤湿度、地下水储量等,间接影响夏至时节的水位。

因此,通过本句农谚会发现,如果冬至下雨了,明年降雨可能会多一些,干旱的几率就小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这,通过上述3句农谚的寓意,可以总结出,如果冬至当天,当地没打霜或者刮了西北风,或预示明年相对干旱一些。如果冬至当天,当地下雨了,或预示明年相对会涝一些(但不是涝害,而是降雨相对较多的含义)。

有朋友会问了,古话“一年雨水看冬至”到底准不准?或者说上述农谚的寓意能相信吗?严格意义上来说,大家可以借鉴了解,至于最终的结果,还需要以当地的天气预报为准,毕竟,相信科学更为重要。

今天就是冬至节气了,我们这里是晴天,没有刮西北风,你们那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