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新民青少年社论大赛
作为国内唯一以社论为比赛体裁的大赛,第二届新民青少年社论大赛于今年6月启动,引起了全国各地精英学生的关注。
文 | 舍文
12月20日,由上海报业集团、新民晚报社指导,新民周刊主办的第二届新民青少年社论大赛颁奖典礼在上海报业大厦举行。
作为国内唯一以社论为比赛体裁的大赛,第二届新民青少年社论大赛于今年6月启动,引起了全国各地精英学生的关注,组委会共收到上海、深圳等地投稿共计15000多篇。
经过教授评委团的认真评选,最终,上海市崇明中学高三(9)班陈睿杰获得金笔奖;杨浦高级中学高三(11)班王思媛、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高一(2)班纪洛瑶获银笔奖;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高三(13)班赵昱洁、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高二(3)班陈羽鳞、深圳实验学校光明部高二(19)班龚洪义获得铜笔奖。
“金笔奖”获得者上海市崇明中学陈睿杰在颁奖典礼上向教授评委提问
大赛还评出入围前50名的妙笔奖作品,以及100位同学获得的百佳作品奖。
颁奖典礼上,教授评委围绕“视觉时代为何需要社论写作”进行了讨论
五位教授级专家担当评委,是新民青少年社论大赛的一大亮点。
中国科学院院士、医学病理生理学家、海南医科大学校长陈国强表示,这次担任新民青少年社论大赛评委,是一种“跨界”,让他有了一次观察青少年的所思所想的机会。金笔奖作品标题为《何以学“文”》,作为教育专家,陈国强院士也常常被人问“到底学文好还是学理好”这样的问题。他认为,学好文科是成就一个人未来创造力的基本要素之一,青年学生应该学一点也许看起来对当下“无用”的东西。
复旦大学哲学社科领域一级教授、文学评论家陈思和,连续两届担任新民青少年社论大赛的评委,他表示,今年参赛作品整体水平高,参赛文章涉及各种社会话题,无论是城市建设、网络用语对语文的影响,还是怎样爱国以及文理之争等热点话题,都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投稿作品整体不错,最后要选出最优秀的6篇,非常难选”。
曾任上海纽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校长的华东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俞立中也是第二次担任评委,他表示,他心目中优秀的学生社论,不仅文章的选题好,更要看观点和立场。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新闻大学》主编张涛甫评价说,参赛选手尽管主要是在校中学生,但他们的视野、思考,对于互联网新技术和当下的舆论热点的敏感性与快速反应能力,并不逊于成人评论员。例如,银笔奖作品《拯救被“梗”吃掉的文字》,作者就有感于现在的互联网媒介环境下,语言文字遭到冲击和腐蚀;学生对语言本身表现出来的忧患意识,难能可贵。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作家、评论家毛尖说:“这次比赛很特别,不是让学生写风花雪月,而是让学生关注社会,让学生回到一个更热血的赛道,这在社会整体比较‘冷感’的时代,是非常珍贵的。”在充分肯定获奖作品的同时毛尖教授也提出,现在的青年学生,似乎少了激情写作的能力。“激情不是会用感叹号,而是你的观点是充满激情的。”
上海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副社长、总经理胡明华(左)为金笔奖获奖者陈睿杰(右)颁奖
新民晚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刘可(右)为银笔奖获奖者王思媛(左)、纪洛瑶(中)颁奖
蒙牛集团副总裁顾瑞珍(左)为铜笔奖获奖者赵昱洁(中)、龚洪义(右)颁奖
鼎力支持
“浙大学生被拒签10年”后续:国际项目中部分老师来自剑桥二级学院
苟仲文被逮捕,系体坛反腐落马最高官员
好戏 | 进了体制的当红明星终于开始上班了
版权说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