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年底,就迎来了全国各地文旅卷宣传、拼特产、整花活的时候。

然而一片混战中,难免有人只能无奈摊手,比如湖南新化——

其他地方人宣传自己的特产:美食,美景,文创;新化人宣传自己的特产:复印机,打印机,复印店,打印店……

不信?走进身边的文印店,等待纸张出来时,可请老板来一个小挑战,请他说:辣椒炒肉拌面。

你可能就会发现,老板的口音包是“湖南塑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南方都市报)

据统计,新华文印在整个行业中已占据超70%市场份额,在高校文印市场的占有率更高达95%。

“把店铺开遍全国的不止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还有新化人的文印店。”

也就是说,离你最近的十家文印店,可能至少就有七家是新化老板开的。

放眼全国,不论是遍布大街小巷的文印店,还是各大高校文印市场:湖南新化人,显然都已经没有对手了。

凡他们所到之处,哪怕再不起眼的小店,也往往内有乾坤,敢接大单,问就是“放心好了,可以找我老乡一起做”……

从小小的复印、打印开始, 拼杀出一条文印产业的传奇之路,湖南新化人,凭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最卷小城,

靠复印赚了1000亿

新化文印人引起人们关注这件事,大概可以追溯到近二十年前。

2007年,在一门名为“城市社会学”的选修课上,北大博士研究生冯军旗提交了一篇《新化复印产业的生命史》结课论文。

通过抽样的方法,冯军旗对北京市八所高校校内和周边的复印店,进行了详细调查。

结果显示,在所有的85家复印店中,新化人开的,就有55家,市场占有率高达65%。

经过后续调查,他还发现,复印市场越大,新化人市场占有率越高。比如在市场较大的北京大学,新化人所开的文印店,占比高达7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冯军旗.新化复印产业的生命史[J].中国市场,2010,(13).)

“跃上龙头,永争先锋”,他将复印店被新化人“占领”的现象,统称为“新化现象”。

如今多年过去,新化现象的势头,仍有增无减。

2021年时,就有超20万新化人从事文印产业,他们分布在全国600余城市,开设超6万家文印店。

许多在读大学生为了验证这一现象的真实性,在诸多视频评论区内,都留下自己学校的名字。

就结果来看,还没有哪所高校内的打印店,没有新化人参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也得到了新化人的亲身认证。(图/中国青年网)

而随着时间的流传,“打印店的尽头是湖南人”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不断提升中。

到2023年,新化文印从业人员已经超过30万,在全国660多个城市,开出了15万家图文快印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抖音)

短短两年,从业人数增加10万,拓展城市增加60+,新增9万余家门店……

此外,还有3000多家复印机再制造与经销企业,2000多家耗材经营企业,年产值达到1200亿。

从研发、生产、销售、维修、回收再造,到图文店、数码快印、广告制作等终端服务产业链……

新化人,几乎承包了文印产业的上下游环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谁发明的新化人?他们简直是掌管图文印刷的神!”(图源/小红书)

因为湖南人含量太高,不少在外的湖南伢子,都曾听到过家长叮嘱一句话:

以后在外面遇到事情了,就往打印店跑,那都是老乡,好照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抖音评论区)

“每进一个新打印店,就能认识一个新老乡”,把思路打开,这也成了不少湖南人缓解乡愁的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抖音评论区)

不过,为什么是文印,为什么又是新化?

一切或许还要从一个新化小镇,从一个又一个新化人的创业故事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传说中的文印小城,

是怎样炼成的?

“复印5分、打印一角、量大从优。”

摊开中国地图,你很难找到洋溪镇这个小地方,它隶属湖南新化,地方不大,总人口不过9万人。

但也是这个小镇,多年前就曾有记者前来探访——

期间随机选中3人,便发现其年收入都在40万以上,一个村里就有200多栋别墅,不可谓不惊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unsplash)

但在成为“全国文印之乡”以前,新化人过得可远不是这样的日子。

恰如那篇《新化复印产业的生命史》一开始,冯军旗就点明了的当地情况:

境内山脉纵横,环境恶劣。

洋溪镇地处新化县西南部,当时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一亩,没有多少家庭能够吃饱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多地少,山脉纵横,梯田成为当地的特色。(图/图虫)

上世纪六十年代,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大批新化人出走他乡,打工求生“跑江湖”。

“跑江湖”队伍中的易代育、易代兴兄弟,便是后来故事的主人公。

虽然新化的文印传奇由他们开始,但起初,两人并非专门的打印机维修工,而是修钢板的。

毕竟彼时“打印机”这种东西,在全国都颇为罕见,相对常用一点的,还是机械打字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unsplash)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两人给涪陵人民银行修好了打字机,并得到了45块钱的报酬。

要知道,按照当时的物价水平,1块钱就能买足足8斤大米,45块钱已是相当一笔“巨款”。

虽然没系统研究过打字机结构,但修起来似乎也没那么难,敏锐的两兄弟深觉应该把握住机会。

接下来,两人边修边学,还进一步发展收起了徒弟,后来也走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邹联经。

邹联经起初靠修钢笔“讨生活”,学会修理打字机的技术后,率先建了村里第一栋两层楼房。

不满足于“流浪”式的维修生活,他想到维修打字机可以“产业化”。

可惜由于当时社会结构的原因,出门在外需要开介绍信,不允许因私随意流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像这样。(图源/公众号“芒果新化”)

那几年,邹联经就到上海打字机厂、上海速印机厂以及上海誊影机厂做学徒工, 磨炼维修技术。

改革开放后,乡镇、私营企业风潮兴起,以邹联经为首的新化人终于等来了机会。

1979年,新化县洋溪打字机维修厂成立,掌握一手好技术的邹联经被聘任为业务厂长。

转年维修厂改名为新化县打字机维修厂,新化也由此走上了打字机维修的产业发展道路。

不少人都还记得,那几年,各地忽然涌现出了一批头脑活泛的年轻人。

这些人大多是农民出身,穿着便宜的西装,说一口“塑普”,以维修机械打字机为生。

他们不断把挣来的钱寄回家里,改善生活,同时对于想要学习的同乡,他们也会倾囊相授。

师徒传承、同乡介绍、亲友互助,新化的文印产业在“传帮带”中壮大起来。

“南下广州,西赴拉萨,东进上海,北上京城……有文印的地方,就有新化人。”

而从艰苦年代闯出来的他们,并不满足于现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小红书评论区)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机械打字机市场式微,更先进的复印机涌入国门,诞生了新的商机。

1989年,从广州当兵退伍的洋溪镇苍溪人曾旗东,开始在广州经营全新复印机和电脑生意。

当时修好一台复印机,就能赚1000块钱,而卖一台复印机可以赚2倍,甚至5倍。

期间,曾旗东等人找到一批进口旧复印机货源,机器并不算旧,只是电压与国内同类复印机不符,因此无人问津。

曾旗东便斥巨资买回新机器,拆解、研究、改装,如此两年后终于成了。

经过改装的“二手货”,质量更好、成本更低、功能更全,大受欢迎。

那几年的广州,没有哪个文印人不知道赫赫有名的“洋溪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unsplash)

几番升级之后,电脑兴起,复印、打印需求更大了,“流浪”多年的新化人逐渐在各地安营扎寨。

要是有同乡向来学习,他们往往会不收学费,手把手教学,连设备也不吝于打折提供。

简言之,新化人会将资源分配给同县,统一调配,统一处理,以便共同应对市场,也加强对行业的控制力。

这也形成了一种现象,凡是新化人所到之处,复印、打印的价格都是周边最低。

“你每打印一次,新化人就赚1毛钱。”

从1毛钱到千亿市值,这些文印人在半个多世纪时间里,大大缩短了中国文印产业更新迭代时间。

他们不成功,谁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湖南人,

藏挺深啊!

“世界文印看中国,中国文印看新化”,能发展到如今的规模,文印湘军团并非没有过走弯路。

早年产业不规范,夫妻店、小店为主,难免经过盗版泛滥的时期。

同时因散布全国各地,许多门店单位太小,在品牌化和产业化路上也是困难重重。

到后来,由于文印入门门槛不高,加上互联网导致的纸媒衰落和互联网打印崛起。

深切感觉到了行业冲击的新化文印人,又一次决定突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知看似简单的文印市场,产品和设备更新迭代速度都奇快,稍不注意就会被淘汰。

靠着“传帮带”走出去的他们,也开始回归拥抱他们的起点。

文印融入文创、制造便携口袋打印机,主打与时俱进;建设中国文印小镇,打造亿级产业集群……

如今低调的新化人,已经摩拳擦掌,准备“抓住下一个风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unsplash)

而你也可以对新化有更多信心,毕竟不止新化,放眼整个湖南,类似的传奇故事从未缺席。

“这群伢子们,曾经创造了多少产业的奇迹啊!”

新化文印之外,湖南浏阳,这里有四分之一人口做烟花生意,这里产出的烟花无人不知。

仅仅“东信烟花”一家企业,就承担2016里约奥运机会85%的烟花生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unsplash)

中国工程机械四巨头,也均来自湖南: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

谁还没在街上看到过硕大的建筑机械,上面标注着“SANY(三一集团)”呢?

至于餐饮业更不必说,湘菜馆子遍布天下,茶颜悦色开创了中式奶茶赛道,文和友直接打造了一种新式餐饮模式。

只能说“有这种极为向上的精神状态,湖南人无论做什么,做什么都会成功的。”

不沿边、不靠海,怎么发展?善拼敢闯,勇于担当尽责是他们的选择;逢困难,遇挫折,怎么解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敢想敢干是他们的态度。

“不怕死,耐得烦,吃得苦,霸得蛮。”

这是新化文印人成功的根本秘诀,也是湖南人在再艰苦的环境下,都能生根开花的根本原因。

参考资料

[1]冯军旗.新化复印产业的生命史[J].中国市场,2010,(13):5-8.

[2]冯军旗.“新化现象”的形成[J].北京社会科学,2010,(02):47-53.DOI:10.13262/j.bjsshkxy.bjshkx.2010.02.011.

[3]谭同学.有限差序的社会结合及其现代性转化——基于新化数码快印“同乡同业”的思考[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05):18-28.DOI:10.19714/j.cnki.1671-7465.2020.0072.

[4]刘晓莉,陈淑兰,唐艺窈.新化文印产业发展中“故乡”与“他乡”的变化、功能与联系[J].世界地理研究,2015,24(04):131-141+151.

[5]杨放兰.复印产业农民工职业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22.DOI:10.27751/d.cnki.gjxkj.2022.00018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读完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