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高楼大厦是这座城市表面的绚丽色彩,城市里生活的人才是城市的底色。北京这座有着2186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要想做好城市治理,就要听到人们的声音,看见人们的需求。在12月19日上午2024北京接诉即办改革论坛举行的“同心——城市公共服务与公众参与”平行论坛上,“人民群众”这个词被一再提及。大家的诉求是如何推动城市治理的?“人民城市”又有哪些内涵?
听见百姓的声音,也要听到少数群体的声音。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相关负责人长期在残疾人事业一线工作,对残疾人朋友遇到的问题感同身受。
北京有将近100万残疾人,有盲人、聋人、肢体残疾人、智力残疾人、精神残疾人,个性突出,需求多样。 他们和所有的老百姓一样,都希望孩子有好的学上,自己有好的工作,比较高的收入,住房有保障,出行无障碍。 这个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搭建了残疾人事业的四梁八柱。 残疾人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等方面,都有了较好的保障。 比如,现在全市有19所特教学校,有1504所普通中小学和280多个幼儿园可以接收残疾孩子,融合教育在扎实推进; 劳动年龄段的残疾人就业率超过了62%,在全国居于前列,等等。 当然,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在残疾人事业领域也很突出,我们会继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让残疾人的日子越来越好。
如何进一步做好残疾人服务?除了通过信息化平台掌握残疾人的基本情况,12345市民服务热线也让残疾人朋友更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让无障碍建设“向前一步”。
接诉即办首先增加了大家表达诉求的渠道。残疾人朋友、老年人遇到出行的障碍的时候,把这些问题反映到热线来帮助他们解决诉求;第二是加大了监督的力度。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在公共场所如果发现无障碍设施遭到了损毁、占用,通过热线反映来督促有关部门单位去解决;第三是促进了城市的治理,通过对于12345反映的关于无障碍设施问题的汇总梳理,找出同类项,让有关部门加大解决的力度,在城市建设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项惠及全体社会成员的系统性、全面性、长期性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推进。除了政府努力外,非常希望社会各界认识到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事关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事、家里事,希望大家了解无障碍、关注无障碍、支持无障碍,共同推进全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的提升。
来源:北京交通广播
编辑:宣佳
审核:张雪飞、张競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