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今年是一战爆发110周年。近期,由上海大学主办,上海大学博物馆和威海市博物馆联合承办的“战地黄花袅余香:一战华工纪念及考古展”在上海大学博物馆开展。展览首次公开展示了上海大学考古团队在比利时弗兰德斯进行的一战华工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的前期成果,开辟了一战华工研究的全新领域。
展览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历史背景,全面展现30余万远赴欧洲战场的华工为战争胜利、世界和平以及民族现代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通过探寻这段尘封的记忆,致敬那些无名的先辈。
展览以孙干的个人经历为叙事主线,通过“小人物”的视角串联“大历史”,追溯华工从招募、启程到战地工作的全过程,运用共计86件(套)实物及文献资料等展品和多媒体技术,重现百年前的历史风云,探索华工在战火硝烟中的生命轨迹与文化印记。
“孙干原本是一名山东淄博的乡村教师,他其实是抱着游历欧美考察教育的心态报名了赴欧的华工工作,这次就是以他的日记为线索,从华工的招募到他们赴欧的过程,在欧洲的工作以及在欧洲的教育活动,还有未来的影响,几个板块全部串联在一起。”
上海大学博物馆馆员、执行策展人梅海涛介绍,战壕艺术发源于欧洲,华工并不是始创者,但是华工的战壕艺术非常有特色。“华工在前线用炮弹壳进行雕刻塑造,做了一些烟灰缸、花瓶。这次展示的这些华工的战壕艺术品上面极富中国元素,与战争毫无关系,反倒是跟和平、吉祥、长寿、福气等元素密切相关。”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彼时中国刚结束封建王朝的统治,欲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以提升国家形象和地位。在这场战争中,30余万中国劳工应征赴欧,进入一战战场,为协约国取得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对提升中国国际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深刻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向。
展览也展示了旅欧先进知识分子与华工对先进思想的吸收与传播,以及这段历史如何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启蒙与觉醒。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徐坚介绍,“整个一战考古学跟中国相关的部分,恰好就是我们现在正在发掘的这个部分。实际上这一次发掘它有着更深远的意义,因为首先它揭示的是中国是如何在1840年之后,重回国际舞台的努力,它揭示了中国走向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节,也能揭示我们20世纪文明之间的交流、交通、融合以及理解。”
展览首次公开展示了上海大学考古团队在比利时弗兰德斯进行的一战华工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的前期成果,开辟了一战华工研究的全新领域。这不仅是对中国参与一战历史记录的重要补充,也体现了学术界对于这段特殊历史记忆的研究进展。
今年夏天,上海大学考古团队已经完成了遥感的照片分析,基本上已经锁定了劳工营的范围和基本形态特征,同时也有一些大量跟战争有关的金属残片、金属遗物。徐坚介绍说,“我们所发掘到的无论是建立营地的柵栏搭建房屋的房基,像穿过的皮靴,用过的皮带、某些衣服,包括用那些炮弹残片改造的被称之为战壕艺术品的那些东西,都充分地反映了每一个小生命在大时代的遭遇。”
一战华工支撑了战时的工业与后勤,还用乐观精神与战地艺术点亮了困境中的希望。这些普通的劳工,为世界和平挥洒血汗,为中欧文明交融搭建桥梁,也在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介绍,弗兰德斯战地博物馆位于比利时伊珀尔市,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线主战场所在地。当时十多万华工奔赴西线的法国和比利时,大量华工在这里挖战壕,运送弹药,承担其他后勤辅助的工作。当地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华工墓地与华工营旧址。弗兰德斯战地博物馆负责管理的这一片华工营旧址,现在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这是中国考古工作者第一次进入西方发达国家,开展考古工作。段勇表示,希望通过对一战华工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把已有的弗兰德斯博物馆的展品和此次考古发掘的文物放在一起进行展示。“明年初我们在弗兰德斯战场华工营遗址的考古一旦有收获,马上就能把相关展品上新,在第一时间呈现给各位观众。”
考古发掘工作将为观众提供更加直观、具体的历史证据,也进一步提升了观众对一战华工历史的认知和尊重。展览在上海大学博物馆一层临展厅开展,展期持续至2025年3月15日。
记者:王琳琳
摄像:徐玮
实习生:乔易
看看新闻记者: 王琳琳
编辑: 王琳琳
摄像: 徐玮
责编: 王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