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友好城市发表《呼和浩特:推动“儿童友好”可及可感聚焦所需所盼,用“一米高度”托举城市未来》
原文如下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草原丝绸之路文化公园,横跨全市五条马路,南北跨度5.5公里,东西最宽处达400多米,面积为150公顷,是展现呼和浩特历史文化最大的绿色长廊,成为外地游客打卡的热门景点。
在巨型哈达雕塑的南侧,有个备受孩子和家长喜欢的沙滩景区,1000平方米的沙坑成了孩子们快乐的源泉,儿童最喜欢的阿基米德取水器被放置在最显眼的位置,造型独特的“昆虫旅馆”,激发了孩子们探索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我家就在公园附近的巨海城,这里太火了,星期天人更多。往南走就是小草公园,里面有篮球场、足球场和儿童地下探秘乐园,出门就能体验到儿童友好的公共设施,特别方便。”赛罕区市民莎女士说。
01
打造儿童友好城市名片
呼和浩特市先后制定印发了三年行动方案,分领域制定出台配套文件,完善儿童友好城市顶层设计。包含儿童友好街区、社区、出行环境、学校、医院、公园、图书馆、配套设施、校外活动场所、普惠托育设施及儿童之家等11类儿童友好空间的建设指引,为儿童友好空间项目提供了基本建设遵循。
来到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实验幼儿园,从走廊到教室,从户外到室内,整个幼儿园处处都体现了“一米高度看世界”的儿童友好原则。“我们一直致力于办一所充满童趣的幼儿园,把儿童友好理念贯穿于一日生活的各环节,整合发掘儿童友好幼儿园的资源,让幼儿园成为守护儿童的先行者。从课程到游戏,都真正做到儿童为本,以儿童发展优先。”园长陈娜仁说。
赛罕区达尔登社区则立足家长需求,基于儿童视角,科学布局各类馆室,打造儿童友好特色服务项目,全面营造社区助力儿童成长氛围。
为进一步倡导和培育优良家风,在内蒙古妇联的关怀指导下,社区联合呼和浩特市妇联等部门,打造了呼和浩特市家风馆,包括红色家风、廉洁新风、家风家训、和美家庭等六个部分。
02
全方位维护儿童权益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人民检察院积极打造“卓兰未检”工作品牌。“卓兰”在蒙古语中意为“灯芯”,寓意着智慧、温暖、希望之光。今年以来,全市两级检察机关共有103名检察人员担任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159场,覆盖学校118余所,受教育学生超过7.6万人。
“我们还与市公安局、市妇联联合出台了《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提前介入、一站式取证和证据审查办法》,建立三所‘一站式’办案场所,累计对62名未成年被害人开展一站式取证工作,避免重复询问对未成年被害人造成二次伤害。设立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接待窗口,对5类涉及妇女儿童权益案件优先接待、优先移送、优先办理。”市检察院第九检察部副主任张宇说。
03
提供儿童友好优质服务
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作为妇女儿童医疗保健的重要场所,一年多来,按照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任务及妇幼工作目标,重点从设施建设、优质服务两方面入手,推进儿童友好医院建设。将儿童友好元素融入儿童就医空间设计,设置母婴专用空间,方便哺乳、尿布更换,窗户安装设计高度在1.1米以上,开启角度限定在30度。儿科门诊及病区采用粉色基调,墙面及住院病房走廊植入卡通图画元素,儿童保健科和儿童早期发展基地设置滑梯等游乐设施。这里还设有呼和浩特市首家公立儿童康复中心,面向0~17岁儿童,为各类发育行为障碍性疾病提供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认知语言训练、感觉统合训练、沙盘心理治疗等康复项目。
据了解,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呼和浩特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在政策体系、公共服务、硬件基础设施、权利保障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比如,在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方面,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微景观提升,整合现有资源,开辟了更多让孩子们跑起来玩起来的公共空间。公共服务方面,主要集中在儿童的教育、医疗、权益保障和安全保障方面,通过优化服务提升了儿童的幸福感。
呼和浩特市妇联主席阿荣表示,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将持续聚焦儿童所需所盼,进一步提升儿童的归属感、安全感和幸福感,用可感可知的“城市温度”呵护全市儿童茁壮成长,以“儿童友好”促进“城市美好”。
来源:中国儿童友好城市
编辑:呼和浩特市妇联新媒体中心
声明:原创内容特别说明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和音视频均来源于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在文章下方留言联系我们删除或支付稿费。
戳在看的你,一直都那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