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不服’阜阳,犹如盐城‘不搭理’徐州”。近期拙文《》介绍阜阳被安徽确立为“皖北龙头城市”,但扛起“皖北振兴”大旗的不只有阜阳,蚌埠也是不可忽视的存在,这座曾经的“千里江淮第一城”,究竟错失了什么?
一、“高开低走”的蚌埠面临哪些问题?
皖北包括阜阳、蚌埠、亳州、淮北、淮南、宿州6市。早些年,6市被规划成安徽省皖北城市群;后6市都被划入长三角城市群,同时,除了淮南市,其它5市又被划为中原城市群;而淮南和蚌埠又是合肥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当中,蚌埠在2019年申请加入南京都市圈,后如“泥牛入海”,不了了之。
不难看出,皖北地区“圈子倒不少”,但现实状况却是一言难尽!本该“抱团取暖”却相互不服“离心离德”,正应了“人前兄友弟乖,人后互不对眼”,蚌埠和阜阳这两地尤甚。
从安徽历年规划来看,“皖北龙头之争”基本是围绕蚌埠和阜阳展开的。不过,从安徽省的官方定位来看,也能看到省里从“一心扶蚌”变为“左右为难”,再到“毅然决然”。
在安徽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蚌埠定位为“皖北中心城市”时,是肩负带动皖北崛起的增长极的重任的,那时的阜阳定位只是“带动皖西北发展的区域中心城市”。而到了“十四五”,阜阳和蚌埠、安庆以及黄山,同时被列为安徽的四大区域中心城市,阜阳的位置则被提到蚌埠之前,明确要打造“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中原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这也意味着“事实上的”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已经花落阜阳。
直到今年3月,经安徽省政府批复的《阜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对外公布。其中,阜阳作为“皖北龙头城市”的定位得到确认,这也是该表述首次在安徽省级文件中出现。更重磅的是,一个月后,即4月份经国务院批复同意的《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明确划定“两圈”,即合肥都市圈、阜阳城市圈。
至此,阜阳在皖北乃至安徽省的地位及重要性得以明晰,相对的,蚌埠为何逐步被“边缘化”了呢?
蚌埠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据载,蚌埠“古乃采珠之地”,因此被誉为“珠城”,也号称“玉器之城”。
蚌埠随着1912年津浦铁路的开通而兴盛,逐渐成为淮河沿线的重要交通枢纽,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
1947年,蚌埠与凤阳县分离,成为安徽省第一座建市的城市。
资料显示,蚌埠曾是安徽甚至全国闻名的老工业基地,一度与青岛、无锡齐名。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蚌埠的工业企业达到三四百家,工业总产值位居安徽省第一位,是安徽最主要的工业城市。蚌埠的“五大机”——机床厂、空压机厂、柴油机厂、拖拉机附件厂、水泵厂——闻名全国,第一台空气压缩机、第一块手表、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台冰箱……安徽工业多个“第一”出自蚌埠。
到20世纪80年代,蚌埠的工业结构进行了“加轻减重”的调整,新增诸如卷烟厂、酒厂、火柴厂、肥皂厂,扩充当地的工业门类。
以上这些奠定了蚌埠的工业底色,也带来“合(肥)老大、蚌老二”的工业荣光,经济总量也紧随合肥和芜湖之后,居全省第三位。
基于此,蚌埠曾是公认的皖北乃至安徽省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合芜蚌”常常并列出现,蚌埠理应成为安徽“第三城”,但近年来,蚌埠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合肥和芜湖,甚至在皖北6市中也仅强于淮南和淮北。更直观的经济增势对比是:近十年间,蚌埠与阜阳之间的GDP差距从357亿元扩大到了1207亿元。
在2022年初,蚌埠曾因2021年GDP增速为0、被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点名已到“退无可退、背水一战”关键当口而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根据当时官方的解释,主要是产业转型升级不快、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中心城市能级不高、要素约束较大、民生保障有短板、发展能力水平还需提高、县域支持不强等八大问题。
2023年,蚌埠GDP在安徽16市中仅排第9,而阜阳已经荣升安徽“第四城”。蚌埠“高开低走”已是不争的事实,曾经引以为傲的皖北老工业基地竟沦落至此!
安徽各地市GDP排名
我们知道,近些年“老城”如何焕新,也是在转换发展赛道时面临的问题、难题,蚌埠也概莫能外,面临转型阵痛和发展低谷。虽然蚌埠政府在工作报告中提到,蚌埠GDP增速放缓,源于“产业转型升级不快”,但最主要的,蚌埠的产业结构调整能力与经济发展出现落差,没能做强做大相关产业,尤其是工业上。百家号“砺石商业评论”认为,蚌埠并非不重视工业,但就是有些“选择困难症”,造成主导产业定位不清晰,发展迟缓。20世纪八九十年代,蚌埠曾希望转型轻工业,打造轻纺城;21世纪之初,电子信息产业火了,蚌埠又开始大力发展电子科技和产业园;2010年之后,蚌埠又盯上了高科技领域的硅基、生物基产业。选择这些产业并非不好,但重点是政府肯投入,更肯花时间培育。由于蚌埠在这些产业领域的“摇摆”,使得这些年,无论是纺织城与电子城,蚌埠都没有从中取得良好效益。
说白了,蚌埠在市场化浪潮中没有抓住机遇,而是沿袭了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过分依赖国有企业和行政资源;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机制和激励机制,人才流失和产业空心化严重,增长潜力有限,难以支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最终“蚌埠住了”。
事实上,蚌埠的发展还面临着一种被周圈合肥、南京、徐州、阜阳“挤压”的状态,尤其是面对合肥的虹吸效应,蚌埠当下有点“无力招架”。
其一,蚌埠“人口不够多”、“地域不够大”,这也是“把凤阳还给蚌埠吧”呼声的因由。并且离合肥这个省会城市太近,自身实力不够强大,传闻“蚌埠早已被合肥掏空了”,所以很难发展起来。
其二,政策调整也致使蚌埠“未能左右逢源”。从“合芜马、合芜蚌、两淮一蚌、合淮同城”到“省会经济圈、合肥都市圈”,口号远没有目标重要。皖北乃至安徽省的整体发展需要的不仅是“今天这群明天那圈”,还需要持之以恒的政策导向。
当然,“经济发展失速力不从心”,也进一步减弱了蚌埠的城市能级,渐渐被“排挤”也在所难免。
综上,有人归咎于蚌埠的经济结构出现了问题,有人感叹蚌埠没有大企业、好企业,还有人说是合肥的虹吸效应。这一切,确实都是蚌埠“发展不好”的重要原因,但是,如何解决呢?俗话说,不破不立,当然,“找对路子”最关键。
二、凤阳会“回归”蚌埠吗?
地理上,蚌埠位于苏皖省际交界地带,不得不选择“自力更生”。但是,在长三角一体化下,单打独斗也意味着被“孤立”,蚌埠想破局难度不小。
蚌埠的发展困局,一直以来都想通过“区划调整”来解决,毕竟自身只有3个县,常住人口不到330万,离“大城市”的目标较远。坊间认为,最好的方案是,“滁州让出凤阳,划入蚌埠”。这样子蚌埠人口会达到400万,建成区也会有200多平方公里,将助力蚌埠成为皖北中心城市。
如前文所述,蚌埠与凤阳本是一家,“1938年-1948年间蚌埠也曾是凤阳县城,后因种种原因造成目前不合理的行政区划。”现今凤阳城区已经和蚌埠城区基本上融为一体,实现了同城化。资料显示,蚌埠城区和工业区早期在淮河南岸,早在80年代时城南地方就不太够用了,民间传言当时想申请“吞并”凤阳,一直未果,导致工业区北移和东移,东移的很多企业都是去了凤阳地界,属于滁州的GDP。
近年来,类似“凤阳县并入蚌埠市”的建议常被提及,民间呼声虽甚高,但实现可能性却渺茫:“蚌埠和凤阳人盼望了几十年,也没有等来区划调整的通知。”
“区划调整”遥遥无期,但是,蚌埠还有一个“优势”,是“京沪大动脉”上的重要枢纽,而且更靠近江苏。虽然是与苏北地区毗邻,但是蚌埠位于南京至徐州和合肥至徐州的交通轴线上。
作为“宁合徐”三地往来的必经之地,蚌埠这个“中心”地缘优势明显,而“京沪线”这个南北大动脉的外溢价值不仅体现在其直接的盈利能力上,还体现在对沿线城市经济的强大带动作用。所以,能否苏皖两省牵头组建京沪线上“南京-蚌埠-徐州城市发展带”呢?这也许是蚌埠的另一突破口,强化与南京、徐州等地的联系,这不仅有利于蚌埠与长三角各发达城市加强合作,为招商引资提供便利,也能带动当地产业的转型升级。
当然,这也与蚌埠加入合肥都市圈及融入南京都市圈并不冲突。
安徽的“芜马滁”,特别是蚌埠的邻居滁州市,近年来主动融入南京都市圈,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端制造业方面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优质企业入驻。2010-2021这十年间,滁州经济增速惊人,GDP的全国排名上升了90个名次,是全国进步最快的城市,没有之一。蚌埠也可以效仿滁州的做法,依托南京的辐射带动,同样能获得长三角城市的支持,拥抱新一轮发展机遇。
其实,早在2019年6月蚌埠是首先提出申请加入南京都市圈,但后又加入了合肥都市圈,致使加入南京都市圈到现在还没有具体结果。
不过,蚌埠未必只能二选一。比如,南京都市圈的八个成员中,一直就有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四座安徽城市,而滁州、芜湖、马鞍山也同时是合肥都市圈的重要成员。也就是说,南京都市圈与合肥都市圈,在行政区划范围上本来就有重叠部分。
近年来,蚌埠一直秉承“借力江淮、融入合宁、创新驱动、产业引领”的发展思路,日益密切与南京都市圈的经济人文往来,争取在更深更广的范围内主动融入南京都市圈。虽然目前蚌埠整体加入了合肥都市圈,未来也并不排除加入南京都市圈。蚌埠努力在合肥和南京这两个城市之间寻找平衡点,以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总之,蚌埠这座“老城”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不光是安徽铁路交通枢纽,还兼有淮河水运,而在高等教育方面,蚌埠大学数量在安徽省内仅次于合肥芜湖。所以,“底子有,基础条件具备”,“皖C”的蚌埠也誓言重回“C位”了,那么,这颗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上的“蚌珠”,能否再次明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