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5月,一颗神秘的气球从苏联飘到了我国境内,之后从新疆一路飘到了河北易县境内。
河北省立即拉起了防空警报,这件事情甚至惊动了周总理,在得知气球即将飘离我国之后,周总理大怒:“不惜一切代价,务必将其击落在中国境内!”
这只气球是什么来头?为何周总理会下此命令?最终结果又会是如何呢?
神秘气球竟是高空间谍?
1974年5月,我国新疆高空突然出现一只神秘气球,防空警报立即拉响。
经过我军雷达观测,这可不是一般的气球,这竟是美国的高空间谍气球,表面上看是一个气球,其内部装有摄影以及发射全套装置。
即使是在20000米的高空,也能够清晰地拍摄到地面的景物,并自动发送到美国。
气球从前苏联的西伯利亚一直向东一路飘到我国。
如果任由气球在我国上空飘动,那么从新疆到河北一路飘过去,我国的军事机密将被美国一览无余。
而且气球一旦经过渤海湾,飞出中国,对中国的权益是极大损失,中国空军的荣誉也将蒙受极大的侮辱。
中国是绝对不会允许美国如此嚣张的公然侵犯和挑衅的。
为此,中央军委果断下令:“打掉它!”
可是要想打掉他又谈何容易?
据观测这只气球直径有15米,如果是在地面可能还算是一个庞然大物,但要是在万米高空,地面看来也就是黄豆大小,不仔细看几乎看不到。
就算是在飞机的瞄准器里,他也只不过是一个小亮点罢了。
有人会问,为什么不开着作战飞机近距离击落?
要知道,我国的作战飞机两翼之间的间距不过才9米而已,靠得太近,再加上高速运行,很容易就会碰上气球。一旦碰上就会被气球裹住,造成机毁人亡的后果。
所以,击落它是相当有难度的。
美国的这种霸权行为激怒的不仅仅是我国,这只间谍气球在此之前从美国出发已经途经了日本、韩国、苏联等国。
这些国家的空军当然也不会允许美国这样肆意妄为,于是纷纷派出最精锐的飞行员对其进行拦截。
结果显然是没能如愿。
据说苏联空军还出动了数辆先进飞机对其升空射击,结果依然是无功而返。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只气球神奇地飘出西伯利亚,飞向中国。
当时中国的空军装备不像现在这么先进,所以一些西方国家根本就不把中国放在眼里,认为实力雄厚的苏联空军都没办法拦截下来的美国气球,新中国空军就更没本事了。
当时美国也是这样想的,他们认为中国的破铜烂铁怎么可能拦得住他们的先进武器?气球肯定能大摇大摆地横跨中国。
于是原本可以飞到40000米高空的气球,为了能够近距离获取我国的地面信息,直接就调整到了10000~20000米。
他们认为对付中国仅仅是这个高度就够了,这无疑是对中国空军赤裸裸的蔑视!
这件事情很快就惊动了中央,一向温文尔雅的周总理立马就变了脸色,向空军总部下达了一道指令: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这个高空间谍击落在中国境内,灭灭美国嚣张的气焰!
中国最优秀飞行员出动
气球刚到新疆上空的时候,我国空军就派出优秀的飞行员对其进行拦截,但是最后因经验不足,失败。
到了甘肃上空,依然拦截失败。
按照间谍气球的移动速度,5月15号将抵达河北,那是最后的机会。
如果再不能将气球击落,那么它就会经过渤海飞出我国,那时候中国的权益和空军的荣誉都将蒙受巨大的损失!
5月14日,北京空军的飞行师接到总部指令:“明日美国间谍气球将会抵达河北易县上空,你部无比将其击落!”
从电话中,可以听得出首长很焦灼,这件事情刻不容缓。
但是西方的几个国家还有我国新疆、甘肃的攻击均没能成功,现在的经验几乎是等于零,真的能完成任务吗?
接到指令后,北京的空军将领们连夜召开了紧急会议,研究明天的作战方针以及上阵人员。
经过一系列讨论,大家决定采用四架飞机轮流升空作战的方式,十分钟一架次,在距离气球1000~2000米处以提高射击角度的方法开火。
确定好作战方针后,最重要的就是选飞行员。
“这次任务很重啊,咱们必须选出射击最优秀的尖子飞行员,你们心中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董培!”
这时几个空军将领毫不犹豫地说出了同一个名字,最后决定由以董培为首的四名飞行员执行这次的射击任务。
5月15日上午九点钟,天空中只有一层薄薄的云,在空军基地里四架歼-6飞机整装待发。
十五分钟后,我军雷达的屏幕上赫然出现了那只嚣张的气球,其目标就在河北易县境内。
随着一声信号弹,第一架飞机像一把利剑一样呼啸着冲向了天空,连带着那层薄云都被冲散开来。
抵达相应位置之后,飞行员开始朝着气球发射,但随着几声轰隆隆的炮声,气球却没有受到一丁点的影响,完好无损地在空中漂浮着。
“他奶奶的!”
气球就在眼前,却无法将其击毁,这名飞行员气得破口大骂,急得眼睛都红了,但是也只能不情愿地降落下来。
紧接着第二名飞行员也出动了,有了前一次的教训,这一次飞行员打算换个位置发射弹炮,可结果仍是失败告终,失落而归。
眼看着前两名飞行员都垂头丧气地回来,这让董培倍感压力。
他坐在驾驶舱里,一直密切关注着战友们的动态,这一次轮到他了,董培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把气球给击落下来!”
随着指挥员的旗帜挥动,董培按下了飞机的引擎键,很快飞机呼啸着就到了指定范围内,按照预定作战计划,董培试着发出了几枚炮弹,跟前两个战友一样,根本没有办法伤害到气球一丝一毫。
董培觉得要是再这样打下去,命中的可能性非常小,搞不好就会完不成任务。
这时,董培开始迅速地转动脑筋,在高空盘旋了一大圈后一个新的作战计划出现在了董培的脑海里。
第一,更靠近间谍气球。原定的射击距离是1000-2000米,董培打算把距离缩小到500米之内。
第二,改变射击角度,原定的角度误差大,就减少了命中率,董培决定提高射击角度。
第三,把单炮射击改成三炮齐发,这样命中率会大大提高。
但是,董培这样的方案是完全不符合飞行条例的,因为距离气球太近,飞机在高速飞行的过程中很容易就会撞上气球,这样一不小心就会导致机毁人亡。
而且在万米高空三弹齐发的话会造成发动机缺氧,一旦缺氧飞机就会发生迫降.......
先不说在那个年代造一架飞机需要多少金钱,国家培养一个飞行员又要花费多少心血?所以国家是绝不允许飞行员这样以身犯险。
但是那个时候董培脑子里已经想不了这么多了,国家神圣的使命感促使着他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一定要想方设法把气球击落!决不能让它在中国空军的炮口下跑掉!
在他之前,还没有这样的先例,但是时间紧迫,他已经来不及向地面指挥部报告了,千钧一发之际,董培开始向着气球逼近。
1000米、800米、600米......董培驾驶着飞机还在朝气球靠近。
在大约400米的地方,董培按下了发射键,三炮齐发,随着一声巨响,直径15米的气球被击中了!
之后董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空中又是一个漂亮的盘旋,远离了已经支离破碎的间谍气球,并未伤及分毫。
在阳光的照耀下,鼓鼓囊囊的气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肥皂泡,很快便灰飞烟灭。
这个大摇大摆地穿过了多个国家,逃过了无数次空军射击的不可一世的气球,终于带着他的残骸还有破碎不堪的摄像器材,徐徐坠落在了河北境内。
后来这只气球的残骸被放在了中国博物馆内。
董培非常平静地回到了机场,他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不该自作主张临空改变作战计划,开始向上级检讨。
师领导激动地握着董培的手,接连称赞道:“机智灵活,堪称将才,随机应变,何错之有?”
很快,董培击落美制间谍气球的消息就传到了军区,由于此事对中国具有重大的政治和军事意义,军区领导对其做了上报。
周总理听说这件事情后,特批董培为工农兵英雄模范。在国庆25周年的招待会上,周总理亲自向他发了请柬。
1974年10月1日,在《人民日报》公布的与会中外宾客名单中,董培的名字赫然入目。
军区作为嘉奖把他越级提升为了大队长。
受到党给的荣誉,董培工作更加刻苦,但正当他准备继续为国家的空军事业做贡献时,意外却发生了。
1976年,在部队组织的体检中心,董培被查出有些心律不齐,并伴随着有杂音,总的来说就是已经不再适合飞行了。
这让从小热爱飞行事业的董培大为失落,董培出生于1938年,从小就梦想着能够成为飞行员的他,中学毕业后毫不犹豫选择了航空学校。
经过一年的紧张训练,董培跟随着部队来到了河北的一个航空预校学习驾驶。董培似乎对飞机有着独特的天赋。
仅仅是16个起落之后,董培就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起落技术,成了学校里第一个放单飞的飞行员。
当时这个学校的飞行团团长是我军一级战斗英雄赵宝桐,在朝鲜战场上,他只身歼灭美国飞机数架,威震朝鲜半岛。
董培对飞行的悟性,赵团长深表赞扬,董培也非常虚心学习,在赵团长的悉心教导下,董培的技术日趋精湛。
赵宝桐曾多次称赞:“董培是该校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员。”
在河北学习结束后,董培又转入了辽宁的一个航校,开始转入高级教练机的训练,开始学习驾驶米格15。
经过一年的刻苦训练之后,不仅提前完成了各项飞行任务,还创造了许多高难度的飞行动作,为我军空中飞行训练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1960年,董培以首届地方飞行员第一名的成绩圆满毕业成功分配到了北京空军某师,为国家的空军建设添砖加瓦。
在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开战机之后,董培告别了20年的飞行生涯,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当年董培击落美国间谍气球的事迹由于事关军事机密,所以并未向社会公开报道。
1982年,转业后的董培回到了故乡柳州,在市百货批发部任人保科长、党委副书记。
多年来董培从未向亲友、同事提起过这件事情,就连他的妻子也只是略知一二,一直到这件事情被报道出来后,这件隐藏了多年的秘事才得以告知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