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遗体能否长期保存下来?

对于这个问题,早在毛主席诞辰100周年的时候,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特邀顾问徐静博士就回答过这一问题:

毛主席的遗体完全可以万无一失地一直保存下去!

迄今为止,伟大领袖毛主席安息在庄严的天安门广场纪念堂,已经46个春秋了。

功德千万,万人敬仰。

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酷暑严寒,瞻仰毛主席遗体的人流构成的长河,经年不断,奔久不息。

据不完全统计,自从毛主席纪念堂开放至今来自世界各地的瞻仰者已经到了9位数,平均每年接待瞻仰者600万人次,高峰期每天的接待量约为4-5万人。

可是,当五大洲的宾朋和国内各方人士怀着崇敬的心情得以瞻仰伟人风采时,又有多少人知道,毛主席溘然长逝时,对遗体紧急进行防腐处理那个不寻常的一天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逝世,三人小组确定遗体保存方案

1976年是中国农历龙年,也是在这一年,中国的政坛遭遇了“龙卷风”般的灾难。

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

7月6日,向周恩来敬过最后一个军礼的总司令朱德元帅走完了波澜壮阔的一生。

9月9日,一代伟人毛主席溘然长逝。

伟人的相继离世,让中国人民一整年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毛主席逝世后,中央政治局在中南海驻地召开紧急会议,一时间,毛主席的遗体如何保护成为了非常特殊且非常紧急的任务。

这项任务交给谁呢?卫生部原部长刘湘屏马上赶到中国医学科学院,经过与党委书记等人商量,最终确定人选为:

中国医学和学院基础医学组党支部书记、形态学教研室第一副主任、50年代留苏研究生并获得博士学位的徐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6年9月9日的凌晨4点多钟,经过了两个小时的寻找,卫生部值班室秘书江焕波敲开了徐静宿舍的房门。

江焕波只说有急事没有多少,徐静也没敢多问,觉得一定是有大事不然也不会半夜来敲门,于是便急匆匆的登上了汽车,消失在了黑夜里。

汽车在无人的马路上一路飞奔,没有一个人说话,气氛沉闷的令人窒息,徐静的脑子一直在想,到底是什么事情这么紧急,难道是紧急出国?或者是白天的那个病例?

没等徐静想出个所以然来,车子就停在了中国医学科学院的大门,此时天已经蒙蒙亮。

这时,刘湘屏已经急得在院子里开始打转了,一见到徐静没等其张口就换上自己的车向西驶去。

不一会,中南海的红墙就映入了演练,这时徐静的心跳离开时加速,在一排灰色的房子前停下后,徐静紧跟着刘湘屏走进了一件不大的房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中共中央办公室主任汪东兴已经等候多时,见到来人立即起身:

“我向你们宣布个不幸的消息,伟大领袖毛主席于今天凌晨逝世,为了能够让全国人民瞻仰毛主席遗容,需要进行遗体保护,时间15天左右。”

徐静的脑子里嗡嗡直响,不敢相信听到的这一事实,汪东兴问徐静:“你有什么要求吗?”

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徐静尽可能地让自己平静下来,思考了一下,提出了三个要求。

第一,需要回院里和同行专家共同研究方案;

第二,看看毛主席的遗体;

第三,需要一点时间,准备必要的器械、药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汪东兴带着刘湘屏和徐静走进毛主席的卧室。

整个房间内光线很暗,室内温度也很低,厚厚的紫色窗帘遮住了外面的阳光。毛主席躺卧在大床的中央,身上从头到脚蒙着一条白色毛巾被。

徐静缓缓走到床边,掀起毛巾被的一边,粗略计算了一下身高,察看毛主席的皮肤有无损伤,并触摸一下皮肤弹性,轻轻活动了一下关节,把这些一一牢记在心。

回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尽量到研究组成了一个三人小组,由徐静负责,张炳常和陈克铨参加。

张炳常是解剖教研室副主任,陈克铨是形态教研室的副主任,年仅38岁。三个人放下手中的活开始共同商定遗体初期的防腐方案。

在陈克铨准备药品和器械的时候,徐静还一大早拜访了她的老主任,全国著名解剖学专家张鉴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向他了解了孙中山先生遗体的处理情况,之后又拜访了一位病理科的教授,搞得两位教授莫名其妙。

上午10点,三人小组带着药品、器械准时赶到了中南海。

当时主席卧室旁的会议室内坐满了人,华国锋正在主持召开会议。看到徐静等人到来之后,提议让徐静谈谈关于遗体的保护方案。

徐静因在苏联读过研究生,对于列宁遗体的保存稍有耳闻,但因涉及到国家机密,具体细节从未对外公布,也不得而知。

在会议上,徐静谈了他们自己商定出来的方案和具体实施办法,并对大家的疑问进行了扼要回答。

最后,华国锋说:“长期保护好毛主席的遗体,让世世代代人民群众瞻仰,是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政治任务,你们完成好这项任务,党和人民不会忘记的,就按你们的方案来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遗体保存正式开始

时间紧迫,三人小组首先把毛主席的卫生间进行了彻底的消毒和清扫,把这里作为工作场地,开始配置药品和摆放器材。

把临时找来的工作台放在房间中间,一切准备就绪后已经临近中午。

操作开始后,首先要确定的就是遗体的摆放姿势。手臂要怎么摆?是像列宁那样放在胸前还是下垂?

毕竟这事关伟人形象,一时间谁也做不了主。

经过中央领导讨论,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下垂。

三人小组配合相当默契,张炳常是搞人体解剖学的平时跟遗体接触比较多,经验丰富技术娴熟。

陈克铨年轻,动作灵活敏捷,徐静是搞微观解剖学的,胆大心细,沉着冷静,敢于负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紧密配合,有人拿刀另一个人就迅速操起镊子,有人拿针就立马有人配合着穿线,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紧张配合,终于完成了全部的防腐工作。

防腐工作结束后,三人小组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守在遗体边观察细微的变化,比如肤色变化、皮肤的韧性和弹性、关节的活动程度等等。

甚至来颜面纹理都一条一条数过,为长期保存做好原始记录。

当天下去,三人小组又重新对毛主席的遗体进行了测量,交给了红都服装厂的师傅们,他们很快就为毛主席赶制出了两套中山装。

一套是厚一点的深灰色,另一套是相对薄一点的浅灰色。

经过中央领导商议后决定采用浅灰色那一套,之后又让理发师为毛主席重新整理了头发,北京医院病理科马燕龙技师为毛主席做了细致的面部修容。

操作过程中受到中央传下来的指示,遗体要长期保存,但是要长期保存就必须注入大量的防腐剂,那样的话就会出现遗体肿胀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静心中有些没底,这时张炳常说:“24小时可以消退。”

果然,到了11号的凌晨,当遗体从中南海往人民大会堂转移时已经基本上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9月11日凌晨3点20分,毛主席的遗体在中央领导的护送下,出中南海到人民大会堂,防腐小组的工作也由中南海转移到了人民大会堂北厅。

党中央决定从9月11日到17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群众吊唁、瞻仰活动。

吊唁开始后,成千上万的人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在悲壮的哀乐,缓缓走过伟人身边,在伟人遗体前肃立、默哀。

按照遗体保护的要求,大厅内的温度必须要足够的低,当时所有能够运转的风冷设备全部运转起来之后也才15度。

虽然人们穿着大衣还觉得很冷,但是对遗体来说这样的温度是远远不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下去,不仅前来吊唁的老同志们无法忍受,人一多他们所带来的热量也会让大厅急速升温。

想到这点,领导和专家们当即决定,必须要有一个有机玻璃棺罩,让遗体跟环境隔离开来,使得棺内温度降低,室内温度正常。

第一天的时候,棺罩还没来得及罩上,再加上演奏哀乐为军队当场演奏,铜管乐器中喷出的热气,还有大厅里强烈的灯光,这一切的一切都不利于遗体保护。

“再这样下去不行!”徐静等人非常着急。

中央毛主席遗体保护领导小组的同志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后,经过研究,决定撤掉乐队现场演奏换成播放哀乐的形式,并控制灯光总量,除了遗体顶上的大灯其他尽量少开。

同时从中国科学院化学所专调人员检测棺内气体,及时预报遗体有没有腐败物质产生,还从各地调取专家近30人,共商遗体保护大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吊唁活动持续到17日,先后有30多万人来吊唁,瞻仰伟大领袖遗容,寄托自己的哀思。

而从吊唁结束到毛主席纪念堂建成,中间有大概一年的时间,这期间毛主席的遗体又在哪里?

吊唁结束后,中央决定把毛主席的遗体移送到一个代号为“769”的地方,意思是毛主席在1976年9月逝世的。

9月20日,毛主席的遗体由中央领导同志护送到“769”保护室。在这里经过专业人员的讨论,论证遗体长期保存的方案,一边提出方案一边做实验。

经过专家们的实验论证,最后得出了一个最可靠也是最科学的保存办法,那就是气态与液态相结合。

暴露在空气中的在气态中,隐藏的部分在液态中,瞻仰的时间在气态,非瞻仰时处于液态,同时还采用屋里的光学的综合保护措施。

1977年8月,毛主席纪念堂正式落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月20日的凌晨1点40分,一辆由红旗牌轿车改成的装晕车,载着毛主席遗体从“769”平稳地驶向毛主席纪念堂。

经过短暂适应性处理,当天上午11点升入瞻仰厅水晶棺可瞻仰的位置。

两天后,崭新的毛主席纪念堂迎来了它的第一批瞻仰毛主席遗容的人——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工作人员。

毛主席纪念堂从1977年9月1日开放到1984年7月一直采用的都是发票的办法。

由中央机关、国家机关、北京市委、中央军委往下发票,这种办法在当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对于普通群众来说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许多进京办事、旅游的外地人特别是千里迢迢来的,却因找不到“瞻仰票证”而被挡在门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说一位来自河北的干部,曾八次来到北京想要瞻仰毛主席遗容但均未能如愿,只能在纪念堂门口深深鞠躬,遗憾离去。

看着每天风尘仆仆却只能失望地站在纪念堂门口徘徊、张望的人们,徐静和他的同事们心里很不是滋味。

经过了深思熟虑,他们大胆提出:凭身份证和工作证入场。

1984年7月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了毛主席纪念堂新的瞻仰办法,从那以后一直沿用至今。

改变办法之后的第一年,就接待了991万人次,最高的时候一天高达6万人,是前七年接待量的总和。

迄今为止,伟大领袖毛主席安息在庄严的天安门广场纪念堂,受各族人民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