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21 岁时进士及第,24 岁时步入仕途,一生起起落落,多次遭贬,辗转于多地为官,经历了无数的风雨磨难。
然而,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境,无论身处何种困境,都能泰然处之,从他的《定风波》中便可见一斑: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公元 1082 年,苏东坡因 “乌台诗案” 被贬黄州,仕途受挫,生活困苦,但他却在黄州这片土地上,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他耕种于东坡之上,自号 “东坡居士”,与朋友们畅游山水,饮酒赋诗。
那时,苏东坡虽然远离了朝堂,但却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在黄州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如《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在这篇赋中,他将自己对人生、宇宙的思考都融入了其中,展现了宏大的视野与深邃的哲理。
后来,他又被贬至岭南,在那片荒蛮之地,他依旧能发现生活的美好,留下了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的名句,其乐观的心态,让人钦佩之至。
他与友人的唱和之作也很能体现他的心境。比如在与参寥子的交往中,参寥子曾有诗相赠,他则回之以词,彼此间用文字来慰藉心灵。
苏东坡一生在诗词、书画等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才华虽然曾经遭人嫉妒和陷害,但他却从来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探索。
古人常叹仕途不顺,命运多舛,而苏东坡却在他的词中写道:“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洒脱的人,胸怀自能容物,这一点他比许多文人更加出众。在和许多友人的诗词交流中,他的作品往往能展现出更高的境界和更深的感悟。
公元 1094 年,苏东坡再度被贬至儋州,此时的他已经过了花甲之年。在儋州,他积极传播文化知识,开坛讲学,为当地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历经多年的贬谪生涯,苏东坡在 60 岁时写下了《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首词看似在描写春景和情思,实际上却蕴含着他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岁月流转,青春不再,然而世间的美好却从未消逝,就如同那 “天涯何处无芳草” 一般,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发现生命的希望和生机。
他的一生波澜壮阔,曾心怀壮志,欲在朝堂之上大展宏图,可是命运的捉弄,却使他历经磨难。但在岁月沉淀之后,他却活得越发通透自在,正如他在词中所传达的,不必为时光的流逝而悲叹,而应该在有限的人生中,去发现无尽的美好。
人生百年,如白驹过隙,每个人都在这世间匆匆而过。
不同的是,有的人在风雨中迷失了自我,有的人却能在风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彩虹。珍惜当下,感受生命的每一个瞬间,才是真正的生活之道。
人们总是在追逐远方,却忽略了身边的风景,殊不知近在咫尺之处,也有诗意和温情。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君看江水悠悠处,渡尽世间多少愁。
品词,就是在品一种人生;品苏东坡的词,就是在品一种豁达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