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资阳雁江的冬菜又迎来丰收季。12月17日,记者走进雁江区保和镇六石包村看到,大片大片的儿菜和花菜长满山野间,村民们正抢抓农时,穿梭在青菜垄间,忙着采摘、装筐、搬运,山坡上回荡着村民采收的欢声笑语,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劳动景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儿菜采收现场。

蔬菜喜获丰收的背后,凝聚的是六石包村“两委”和全体村民的心血。

土地整理“唤醒”撂荒坡

六石包村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带,全村2000多亩耕地大多分布在“馒头山”上。这些土地高低不平、大小不一、零星分布,无法规模化发展,传统农耕无法获得很好的利润,村上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只有老人小孩留守村中,不少土地因此撂荒。

如何破解发展困局?“我们因地制宜用活自己的土地,把主动权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村党支部书记鄢庆伟一语道破产业兴村的秘诀所在。

“六石包村的土地大多在丘陵上,要搞活集体经济就要把土地折腾出来!”鄢庆伟说,发展之初,村里就把闲置土地流转起来,以低廉的租金吸引产业项目落户。

“我们这都是丘陵地,都是坡土,很贫瘠。我们当时也是考虑到招商引资,然后由业主去带动,但是他们看不上。”谈及过去招引项目的经历,鄢庆伟依旧记忆深刻。无人带头,六石包村就自己干!

通过实施坡改地土地整理工作,六石包村将原来瘠薄、高低错落的陡坡荒地慢慢变成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的大片土地。现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种上了柑橘新宠“雁媛”和儿菜、花菜等蔬菜,昔日的“撂荒坡”焕发第二春,终会结出致富果。

农业“弄潮儿”拒绝跟风

产业振兴是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也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六石包村发展的柑橘产业。

六石包村经过整理后的土地“含金量”更高了,更需要好好利用!“我们拒绝跟风发展产业,结合村里面的实际情况,择优选择了一些适合本地种植、经济效益高的农产品。”提起集体经济选择种植的农作物,鄢庆伟首先想到的便是柑橘。“我们没有选当时最火的品种,根据我们村的地貌分别种植了一定比例的耙耙柑、沃柑和爱媛。”

种什么柑橘品种挣钱?什么柑橘能保持长远的发展活力?在保和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六石包村“两委”干部积极参与到外出学习中,多方面了解柑橘产业发展前景,邀请农技专家进村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并改善坡地的基础设施种植柑橘。

一番摸索之下,柑橘产业活起来了,在村集体经济的带动之下,全村柑橘种植规模约1000亩,年产量达2000吨,年产值达400万元,带动农户565户,主要销往浙江、东北等地方。

柑橘产业兴起了,但该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脚步没有停下,“我们用发展柑橘产业挣到的钱继续投入到那些荒坡上,把山上的二台土、三台土都开垦出来,种上了柑橘。小树没有长大,土地也不能闲下来,我们就开始种起了粮蔬。”谈起村里的产业发展,鄢庆伟就免不了要说到柑橘小树苗下种植的蔬菜。

地不留闲多挣“一季钱”

12月17日,鄢庆伟迫不及待爬上山坡,来到儿菜基地。“你看这个早熟儿菜,比一般儿菜早一个月卖,现在土头就要一元钱一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民采收儿菜。

当天下午,该村3组的村民们忙碌在坡土上,挥动菜刀,小心将收割好的儿菜剥叶、装背篓、送上车。“这批儿菜6000多斤,30多个村民等露水一干就开始收了,这一车装满后就要送到广州去。”六石包村党支部副书记芦梅说。

不只是丰收的蔬菜价格可观,就连村民的工资也涨了!谈及村民收入,芦梅笑着说,村民的工资已经从去年的50元一天涨到了60元一天,老人们年纪不小,不能干太重的活,收收菜就能有稳定的收入,大家都很乐意来基地做工。

村民工资上涨的底气,源自六石包村不断盘活的集体经济。如今,六石包村因地制宜发展柑橘产业和蔬菜产业,乡村活力焕发。2023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近130万元,除去支付人工工资、肥料、土地租金等,集体经济纯收入达17万元。

尝到甜头的六石包村,干劲儿更足了。今年,六石包村以柑橘产业为主导,大力发展轮作蔬菜,把“闲田”变“忙田”,让土地多挣“一季钱”。为了抢“鲜”上市,六石包村还依托订单农业,种植140余亩早熟儿菜和花菜。今年该村村集体经济产值预计达到150万元,集体经济纯收入可达到30万元。

“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产业很关键,未来我们还会根据市场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鄢庆伟说。

全媒体记者 刘佳雨 陶思懿 舒晶张郅晗

来源:资阳观察